昆明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民居建造材料与技艺研究

2015-05-30 20:27邹洲
艺术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历史街区

摘 要:昆明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民居的形成是昆明地区自然环境、历史沿革及人文结构的必然选择。无论其功能格局、构成形制、施工材料工艺如何,都是遵循着因地制宜、因材制宜的原则来做到与自然共生、顺应时代背景的。我们看到,几条重要历史街区中传统合院式民居建筑,向我们展现了过去一定历史时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居住的需求及对材料的驾驭能力,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使用方法和獨到见解。并结合昆明本地的传统文化和当时的社会风貌,营造出了极富特色的民居建筑。而通过对旧时昆明民间本土建筑师对本地建筑材料的熟练运用和相互搭配组合的研究和了解,这些传统的智慧和经验对今天传统民居及建筑技艺的保护和传承、改造,以及对当下新建筑的设计和运用,在提倡环保节约型社会背景下,有着极大的借鉴和反思作用。

关键词:历史街区;建造技艺;传统智慧;适应环境

民居演变与发展的过程也是建筑技术逐步走向成熟,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是地形条件因素、气候环境因素、建筑材料因素、经济形态因素、社会生活因素以及文化因素等综合的必然。

在昆明城市多条历史文化街区中沿街的线性建筑立面多为砖木混合结构,而街坊内的民居宅院则基本为土木结构。这些规律也是旧时昆明城市形成和商业发展中渐渐演变而成的,是一个长期积累和不断选择、更新、发展的过程。建造使用的泥土在砌筑结构上的广泛使用、木材在承重结构上的支撑、石材在基础上的稳固、生土中再加入草、木的野趣等,从建筑材料的选择到具体工艺的应用,更是积累和承载着普通民众因材施技的宝贵智慧和丰富的生活经验,是与建造当时社会环境是紧密联系的,是适合当时生产生活条件的体现。

1 石材在昆明城市历史民居建造过程中的应用

昆明城市历史街区传统民居建筑所用的石材基本为就地取材,这和昆明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地貌有着直接的关系。昆明地处高原,山地面积较大,山上石材资源较为丰富,山地为建筑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资源。例如,在民国以前,昆明城里的建筑石材大多来自滇池边西山脚下的各个采石场,每个采石场都有严格的分工,有专门从事采石的采石工,也有专门从事石料加工较为专业的石匠,他们都能按雇主的设计要求直接加工成材,用船运到篆塘、小西门等处,再用人抬马拉运到建筑工地。这是利用了滇池水系的运输便利,才得以完成的工作。

以昆明文明街传统民居建筑为例,在调查中发现,多数文明街民居建筑中天井铺设的石条长度没有超过1米,宽度超过0.4米的,阶条石也没有超过1.5米长的,但在滇池边西山脚下的村落中就发现建筑所用石材体量比城市中的建筑用石大,石材重量巨大,如果长距离运输,其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是很难完成的。

昆明地区采石厂的青白石质地坚硬,质感细腻,青中泛白,不易风化,具有较好的观赏效果,加工后不易缺损,表面光洁,防潮耐腐蚀,是能为建筑所用较好的石材。适于加工各种石质构件,且能雕刻各种图案,磨光效果好。在昆明“一颗印”式民居建筑中大量使用。

在昆明祥云街、景星街区“一颗印”式民居建筑中,建筑的基础及墙体下方用石砌勒脚。多采用毛石为基础,基础上的石台基是一个有着一定高度的平台,其在平台中又分了几个不同的高度,即天井最低,厢房平台其次,正房平台最高,台基的构造基本上全用石材做构件,如地面石、阶条石、柱顶石等,另外天井的地墁用石条、石板,大门的门墩石,上下相连的踏跺,二楼窗台上的窗榻板等,均采用石材。廊柱下多用石柱础,柱础直接承接柱子,受力大,对石材的质量要求高,所以多采用青石加工制作,以满足建筑的受力要求。总之,整个台基的立面均为石材砌筑。所以站在天井看“一颗印”式民居老建筑的台基,被岁月打磨的光亮的石材仿佛已使你感觉得出建筑的年岁了。

2 泥土在昆明城市历史民居建造过程中的应用

泥土是人类最早利用于建筑自己家园的材料,随着时代发展,技术的改进,建筑技术也日益完善,人们对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泥土却被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而得到更加广泛的使用。人们喜用泥土建筑房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泥土材料极为方便取用,造价低,加工制作方便简单。并且又具有良好的防护、保暖、隔音等作用。泥土在土木建筑结构中,主要用于砌筑墙体,俗称夯土墙和土坯墙,除了有保护、御寒等作用外,还有对木构架起到围护、连接和部分承重作用。

昆明传统历史街区民居建筑中的墙壁多采用土墙,土坯墙作外围护墙,据对所调查的建筑进行测量,发现所有建筑的墙厚基本在70厘米左右,薄的也有50厘米,最厚的超过90厘米。每一面墙还有一个特点,最下面要厚一些,越往上越薄一点,靠近屋檐的最薄,也就是从下往上逐渐收分。

在昆明城区南强街的历史民居中有少数部分是夯土墙筑构,即是取具有一定黏性的土壤,加入草灰、草筋植物拌合,在含水率合适的情况下,将要砌筑的墙体用筑墙板支撑,形成墙模,加土夯打,直至坚固,形成墙体。再将木板往上提,支撑在已经筑好的夯墙上,层层往上,一直到建房所需的高度。

但在文明街、景星街片区的民居中大多数使用的是土坯方法筑墙,是先用模具将土制成一定形状的土块作为砌墙材料的。在文明街“一颗印”式民居建筑中,土坯又被称为土基,做土坯俗称“抹土基”。土坯的尺寸一般为33厘米×17厘米×13厘米左右。其砌筑方式通常为一层立坯,一层平坯,或两层立坯的做法。抹土基一般先选好黏土,后加草灰及加工过的草杆,拌水后反复踩踏,使其充分拌合熟透后,放入模具中压实抹平,取出模具,蘸水后再加工下一个。模具蘸水,主要是土坯加工完成后,模具好取出,并使土基四周平整。一般土坯需阴干后才能用于砌筑墙体。为防雨水侵蚀,大多土墙外又粉刷了一层泥土,主要原料仍为土和草拌合而成,墙角用金镶玉手法(即外包贴面青砖),从而使土墙得到有效的保护。

在测绘中碰到在拆除的老宅,发现土墙中有木棒,并且木棒摆放有规律性,与墙的走向一致,经咨询此称为墙肋,主要起到对墙壁的拉强稳固作用,也叫加筋。相当于现代的钢筋,具有抗震、联结、强固墙体的作用,同时也起到防盗拉强的作用,盗贼土匪如想挖墙入室木棒将起到很大的防护作用,主人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应对,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是如何的科学建房和百姓对泥土是怀着一种敬重的心态来传承文化的。

3 木材在昆明城市历史民居建造过程中的应用

昆明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树木种类繁多,适于用于做建筑的木材树种很多,而且质量较好,其中松木类因其纹理顺直,木质软,好加工,耐腐,不易开裂变形,成本低等优势,渐渐成为人们的首选建筑用材之一。在调查的昆明城市历史街区传统民居建筑中,使用松木的比例较大,原因是在昆明周边松木类木材产量大,故多用松木作为建筑用材。

在祥云街、景星街片區中合院式民居整幢建筑以木构架承重;每坊的房间用木板墙分隔;各坊面向内院的面用木槅扇门或槅扇窗;上下楼层使用木楼梯,楼板为木楼板,少数楼板地面上也有铺花砖地面的(这也是近代做法),楼上楼下多数都是吊顶棚的做法。木构架建筑是中国古代建造房屋的一种主要方式,随着生产实践和应用木材技术的提高改进,人们从捆绑支架相互联系木材形成房屋,到发明榫卯穿斗技术组合木构架建筑,到斗拱支撑出现,经过了漫长实践和进步,形成了完整的中国建筑木构架体系。又因人们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木结构亦形成了抬梁式、穿斗式、干阑式、井干式等多种结构体系,抬梁式又成为木构件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木结构体系。祥云街区合院民居的木构架有抬梁式与穿斗式两种,间墙处的构架有时省去中柱则用抬梁式,而山墙处多为穿斗式。鉴于各坊面向内院皆有外廊,为防止雨水斜落,屋面出檐较深,一般1.3米至1.5米,于是需另加l~2根檩条支撑,此檩条由穿坊的梁头及吊柱承托。

昆明民间有一种说法,“一颗印”式民居建筑的脊檩多用红椿木,有春天来临,万物复苏,六畜兴旺之意。在昆明周边的山地上,至今仍广泛分布着松木林带,野生松木占绝对比例,一般称为“云南松”。其上百年树龄的松木仍然能找到。也能发现先民们建筑房屋时所使用的树种,经昆明城市历史街区走访多幢“一颗印”民居,调查得出结论,昆明“一颗印”式民居建筑所用的木材为就地取材的本地松木。

4 砖瓦在昆明城市历史民居建造过程中的应用

砖瓦在建筑上的使用,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大意义。砖的使用,提高了墙体的强度,增强了墙体的抗风雨腐蚀能力,延长了墙体寿命,并使墙体有条件变薄,增加了室内的有效使用面积。

不过,昆明文明街区传统民居建筑墙体基本采用土墙,很少有砖墙的“一颗印”式民居,砖只是用于大门门墩的砌筑,和少量砖瓦檐上。不过,我们的调查也表明,昆明“一颗印”式民居建筑大门全部为砖砌,为的是使大门墙体结构合理美观,一般大门采用磨砖勾缝的做法,即要将砖的六面进行磨平,然后一层平砖顺砌,一层侧砖顺砌,并上下错缝砌筑。做工好的最后还会用工具将整个墙面磨平并勾缝。砖均采用30厘米×17厘米×7.5厘米左右的青砖。

例如,昆明景星街、南强街区传统民居建筑屋面全部采用黏土筒板瓦屋面覆盖,所用的瓦全部为青瓦,青瓦是不上釉的普通青灰色瓦,它是用泥土烧制而成的,青瓦中又有板瓦、筒瓦和勾头瓦。板瓦有一定弧度,并且两端大小不一,分大小头,筒瓦则呈半圆形。在椽子上铺瓦时,一般是先盖板瓦,即将板瓦的凹面朝上,顺着椽子叠放,一块压一块,形成一列的瓦沟,在沟与沟之间形成的中缝上,再盖上筒瓦,屋檐最下面的一块有圆形的端头装饰称勾头瓦,上面布满各种图案或文字。

昆明民居所用瓦件一般均为就近加工,且尺寸规格相对统一,如昆明城附近的龙头街、普吉、小板桥、马街等处,均有砖瓦窑。这些规模小,但数量多的砖瓦窑有着较为严格的分工,烧砖的基本不烧瓦,烧瓦的基本不做砖,这样更利于提高效能,改进技术,保证质量,还可以降低成本,利于普通百姓使用。

5 油漆在昆明城市历史民居建造过程中的应用

昆明是个多山地区,其植物种类中有一种树种叫漆树,从漆树身上割取乳白色汁液,是一种天然的树脂漆,经过简单加工虑去杂质,脱去水分后就是生漆。在经初步加工制作,即可用于建筑装饰。在上漆前,一般要做披灰补平。经测量调查发现,昆明地区“一颗印”式民居建筑披灰补平的全部为单披灰补平,没有用麻布补平的。

单披灰只用油灰衬底,油灰是由瓦灰、桐油、面粉、石灰水等经不同工艺处理而成的,一般披三道灰后上生桐油,称磨细钻生,操作方法为,细灰干后,以丝头蘸生桐油,跟着磨细灰的后面随磨随钻,使油钻透,干透后,上土漆,即完成了油饰作业。昆明城市历史街区传统民居建筑的内部油饰,基本上都是用黑色土漆做的油饰。不过,门窗的颜色也有用土红色来漆的,用土漆刷的建筑物具有漆膜坚硬,耐久性好,耐磨性佳,耐热,防水、防渗、防虫蛀,不易脱落等优点。许多漆面虽有上百年的历史,至今看起来仍然光亮如新,这说明土漆对木材的保护作用,竟是如此完好。

6 结论

昆明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民居的形成是昆明地区自然环境、历史沿革及人文结构的必然选择。无论其功能格局、构成形制、施工材料工艺如何,都是遵循着因地制宜、因材制宜的原则来做到与自然共生、顺应时代背景的。我们看到,昆明文明街的传统合院式民居建筑,向我们展现了过去一定历史时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居住的需求及对材料的驾驭能力,经过对昆明历史民居建筑材料的技术文化特征、具体应用以及典型实例比较归纳得出,昆明文明街历史民居的建造过程是旧时昆明先辈的智慧凝聚,他们熟练地运用本地建筑材料和与之相配的地方传统技艺,利用因地制宜和就地取材的方法,巧妙地运用于民居建筑中。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使用方法和独到见解。并结合昆明本地的传统文化和当时的社会风貌,营造出了极富特色的民居建筑。而通过对旧时昆明民间本土建筑师对本地建筑材料的熟练运用和相互搭配组合的研究和了解,这些传统的智慧和经验对今天传统民居及建筑技艺的保护和传承、改造,以及对当下新建筑的设计和运用,在提倡环保节约型社会背景下,有着极大借鉴和反思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林泉.重返老昆明(上、下)[M].云南美术出版社,2003.

[2] 杨树群.老昆明风情录[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3] 张惠.城市典藏话昆明[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4] 杨大禹,朱良文.云南民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邹洲,男,昆明人,硕士,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学。

猜你喜欢
历史街区
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的反思
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的反思
空间设计思路下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创造性更新
增强历史街区公共空间互动性的必要性与发展动因
历史文化街区环境标识系统设计初探
再生与异化的悖论:消费文化驱动下历史街区商业化改造的机制解析及应对
浅析城市老街巷景观本土设计元素的提取与置换
南京老城南历史街区拆迁改造现状分析及保护研究
青岛信号山历史街区的街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