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测控专业的VB阶梯式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2015-05-30 12:46杨慧英高宏伟于洋
大学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实践

杨慧英 高宏伟 于洋

[摘 要]针对我校测控专业VB课程开设学时短、现有VB教材专业针对性弱的问题,分析测控学生学习需求,总结VB教学经验,提出梯度授课、梯度案例与梯度问题相结合的综合阶梯式教学方法,并进行实际教学实践应用。

[关键词]测控专业 VB 阶梯式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1-0156-02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以培养与信息检测和控制相关的信息处理、过程检测与控制、智能仪器等方面具备开发、设计和制造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因此学生无论在专业课学习、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阶段,还是日后就业过程中,都必须接触到软硬件的设计与编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开设相当数量的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前提下,仍很难胜任仪器仪表相关的软件编程。[1]首先这些问题与学生自身的学习程度有关,其次很大程度也取决于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开设学时与课程对后续实践应用的支撑不足有关。本文以VB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探讨如何针对测控专业的特色讲授VB相关内容。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主要是通过梯度授课、梯度案例与梯度问题相结合的综合阶梯式教学方法[1],力争在现有较短的课程学时情况下,最大限度使VB教学贴合测控专业的发展需求,提高学生VB学习的效果。

一、测控专业VB授课过程遇到的问题

多数测控专业的教师在VB教学过程中遇到过一些问题。首先,现有的教学大纲对VB课程的学时分配较少,使得课上时间只能完成VB基础知识点的讲解,但测控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对不同类型数据检测与控制的需求,VB接口操作相关知识没有讲解,这就导致在日后编程时,学生对外部数据采集与对外控制的编程完成不好。其次,现有的VB教材数量版本很多,但是针对测控专业工程实践以及相关实例操作的教材较少,这也为教师授课与学生自学带来了不便。为此研究如何在有限学时内尽最大可能将基础操作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VB的学习效果,为后续相关工程应用奠定基础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二、梯度式教学法的实施前提与运用原则

梯度式教学法的实施前提是“承认差别”,要承认讲讲授的内容是有差别的,授课的群体是有差别的,所用的教材是有差别的,上课的老师是有差别的,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差别的。在“承认差别”基础上,我们提出运用梯度式教学法进行VB教学,力争提高VB教学的教学效率与质量。

梯度式教学法的运用原则是“因材施教”,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与方法,力争在同样的教学时长下,使得不同梯队的学生都能对VB有一个较好的掌握。

只要坚持“承认差别,因材施教”[2]这一主线,才会在教学的实践中取得效果。

三、阶梯式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一)梯度式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

本文主要是基于以下问题提出梯度式教学的思想,首先对于学生层面,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是分层次的,若在教学过程中一味追求短学时内给学生灌输较多的VB知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应在学生层面采用分层、分组的梯度结构带动VB学习。[3] [4]

在课程讲授方面,则采用梯度授课、梯度案例与梯度问题相结合的方式,将所需VB基础知识与高级应用融合到不同难度的案例中进行实例教学,同时在不同案例内部设置不同阶梯难度的问题,以由易到难问题驱动的方式进行。

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梯度授课方式,基于实例在课程学时内完成对基本知识与简单工程操作的讲解,目的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对基础知识有所掌握,同时对实际应用方向有所了解。课后辅助一些难度提升的作业留给学生课后完成,这样既可以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与提高,又能弥补课时不足带来的问题,充分利用学生业余时间。这个层面可以采用学生分组的方式进行。

拔高阶段,这一台阶主要针对少数掌握较好的同學,以组织学生参加竞赛或是自行设计一些比赛的形式,培养一些高层次水平的学生。

以上这些举措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

(二)梯度式教学法在VB教学中的实践

1.整体授课进程梯度设计

为了弥补现有教学计划学时安排较短的问题,对VB的整体授课进程进行规划,分为课内台阶、课后台阶、竞赛台阶三级台阶进行教学(授课方案见表1),首先是课内台阶主要分解为两大模块:(1)VB基础知识的讲解;(2)测控专业需求的VB知识讲解。具体实施手段是基于实际案例讲解,案例难度呈现梯度,针对群体每个学生个体。

(表一)

课后台阶主要是调动学生课后时间,弥补课内学时短的问题,对课上讲解内容进行复习与拔高。实施手段是布置难度高于课内的实例作业。针对群体是学生分组。[5] [6]

竞赛台阶主要是通过竞赛手段锻炼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与短时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实施手段是参加校级、市级与省级各类软件编程大赛。针对群体是学生中对编程感兴趣的几组同学。

上述三级台阶的设计符合“承认差别,因材施教”的教学主线。

2.课内课后台阶设计

课内台阶主要是通过实际案例结合梯度问题进行教学,具体设计过程中,案例要符合测控专业日后的专业方向需求,案例要难度适中,适合在上课学时内给学生讲解明白,且案例要覆盖基础知识点的内容。表2为一个典型的案例设计。

3.竞赛台阶的实施

近年来,在每批次VB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都会在课内先以自愿报名的方式招募学生组成课后兴趣小组,通过QQ群的方式进行线上沟通,同时在课后时间还对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同学进行辅导,兴趣小组由高年级带动低年级,对VB的教学起辅助作用。同时,在兴趣小组中每年都会选拔一些学生参与国家以及省市级的各种类型的电子设计与程序设计大赛,已经在实践操作中获得奖项,取得成绩。

四、结束语

通过多年来多批次的VB程序设计教学,深感如何提高学生的上机编程能力与工程实践解决能力的重要,为此探索了将阶梯式教学法结合实际案例的教学模式。现阶段看这种课上与课后的教学组织方式能够对现有有限学时进行补充,而且通过学生上机实验课的反馈发现,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有所提高,特别是在每个年级批次的学生中都能够通过后续的竞赛环节培养一些拔尖学生,对班级的整体学习具有带动作用,同时也为后续很多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该方法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具有实践推广意义。

[ 注 释 ]

[1] 李志辉.VB教学案例设计的总体思路及其实例解析[J].计算机教育,2009(22):92-94.

[2] 黄刚,乔淑云.“分层、分组、互动”教学法在非计算机专业VB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1(23):58-61.

[3] 吴海珍,蒋加伏.关联案例教学法在“VB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09(12):54-56.

[4] 李勤.非计算机专业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5):23.

[5] 杨潞霞.“VB程序设计”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15):26-28.

[6] 李丹程,李哲洙,石凯等.软件学院案例式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C].杭州:全国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年会论文集,2007.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实践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