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问政节目的勃兴与转型

2015-05-30 02:40
中国广播 2015年1期
关键词:质问问政官员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在这一背景下勃兴的电视问政节目,较好地把党的意志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结合起来,密切了党、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强化了政府部门和行业的作风建设,促进了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问题的解决,推动了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落实,提升了传统电视的影响力,培养、锻炼了一批具有媒介素养的干部,也推动了传媒理念的进一步创新。

新时期勃兴的电视问政节目,是中国电视节目的原创形态,是新闻改革第三波的标志之一,是提高电视影响力的杀手锏。已经成为党和政府动员社会各界建言献策,形成政府、媒体、社会“协同共治”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平台。“电视问政”不是“电视台问政”,不是百姓对官员的质问会,不是行政者的作秀场,而是政府对官员行政能力的检阅台,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驱动器。

着眼于此类节目的可持续发展,建议从三个层面进行调整:一是主持人回归本位,由“代民发问”转向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驾驭节奏和场面调控。减少对抗性话语,引导各方群策群力找出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而推动根本性制度的建立。二是节目环节设置更加电视化。利用一些视觉元素活跃现场气氛,通过场外点评区、网络互动区设立加大评议分量,双视窗及时反馈信息,增强决策透明度,使节目走向更趋理性。三是节目应以季播为主。一则可以防止选材平庸琐碎,二则可以保持被问政官员的应考感、紧张感,防止疲沓松懈、走过场。

新一代电视问政节目,应当由过去倾向于解决个体事件向引导制度建设方向转变,由感性质问向理性评说、科学施政方向转变,由过多展示官员、主持人话语交锋向侧重表现官员、群众共同面对问题、探究改进办法方向转变,由单媒体单兵作战向全媒体整合传播方向转变。

(张君昌文,摘自2014年第6期《视听纵横》)

猜你喜欢
质问问政官员
显得可爱
自定义的浪
自定义的浪
做好人大代表问政需要三个条件
感 动
网络问政节目应为公众所期盼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广场问政』应『去戏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