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舆论引导和传播效果提升探析

2015-05-30 02:40王亮
中国广播 2015年1期
关键词:形象塑造信任危机自媒体

王亮

【摘 要】本文以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抢险救灾中引起广泛关注的“浑水泡面”报道为例,梳理抢险救灾行动报道中,以国家电台为代表的传统主流媒体舆论场、互联网舆论场之间的互动传播现象,剖析舆论生成的机理规律、传播失效的矛盾困局,探寻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效果的提升路径。

【关键词】传统媒体 自媒体 浑水泡面 抢险救灾 形象塑造 信任危机 传播困境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信息时代是一个形象生存的时代,在塑造军队形象的过程中,媒体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移动互联为代表的媒介生态的变化、自媒体舆论场的形成,使得抢险救灾行动报道中的军队形象传播呈现出更加多元、更加复杂的局面,军队的形象前所未有地展现在“聚光灯”下,被各种舆论所包围、关注、传播和塑造,传统媒体、社交媒体以及军队本身的传播诉求和价值理念在信息流中彼此碰撞、交锋和博弈。

军队使命任务的拓展和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给新时期中国军队形象的塑造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以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抢险救灾中引起广泛关注的“浑水泡面”报道为例,剖析自媒体时代军队形象塑造的薄弱环节和国家电台军事报道传播效果的提升路径。

一、缘起与经过

2014年8月4日的中午和下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李腾飞、王远先后在中国之声连线报道中称:

震中龙头山镇的龙泉中学目前食品匮乏,只能吃外面输送进来的泡面,地下水和自来水因为地震水质现在比较浑浊,目前救援人员只能用浑水泡面、做饭。

当日下午16时,一段名为《重灾区物资缺乏 救援人员浑水煮面》的腾讯拍客视频,在网上一经发布,引来众多网友关注。视频发布后不久,中央电台央广网随即刊发了一条名为《云南重灾区物资缺乏 救援人员用浑水煮面》的新闻,众多媒体纷纷转载。

8月5日,环球网发表署名记者马骏的文章《救灾部队:浑水泡面不属实,勿轻信伤害前方士气》,对于“浑水泡面”情况予以否认:

在这次救灾中,有关“震中食品匮乏,救灾官兵用浑水泡面充饥”的一组图片格外令人揪心。《环球时报》记者5日就此向前方救灾部队求证时得知这是一则假新闻。一名前方救灾部队的负责人向《环球时报》记者确认,经查证,没有发现救灾过程中出现相关情况。

8月6日0时13分,新浪微博网友@孙礼纪事发表长微博:【比污水更脏的是宣传造假:谈救灾部队浑水煮面】难道今天我们部队最朴素、最真实的一面,他们正在做、一直在做的所有付出,都不足以令人感动,以至于需要摆拍和包装吗?当宣传工作者丢掉了真实这条底裤,就彻底辜负了几百万子弟兵用汗水、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荣誉,这是真正的犯罪。

8月6日,中央电台多个新浪微博认证账号回应环球网报道称“多名记者证实救援人员用浑水泡面做饭”:

@中国之声:【多名记者证实救援人员用浑水泡面做饭】针对@环球网微博称中国之声记者所报道救援人员浑水煮面是假新闻的报道,我们专门向记者做了核实。浑水煮面发生的具体时间是8月4日,发生地点为震中龙头山镇的龙泉中学。原因是当时食品匮乏,只能吃外面输送进来的泡面,而地下水和自来水因为地震水质比较浑浊,救援人员只能用浑水泡面做饭。央广记者李腾飞亲眼看见,部队要求只吃面不喝汤,他和同事都吃了。

同日,中央电台新闻观察员王磊连续在中国之声的三档《央广新闻·第一评论》中发表评论《浑水泡面是假新闻?你核实了吗?——三问〈环球时报〉》,追问“一条真实发生的新闻在《环球时报》的所谓求证中怎么就变成了一条虚假新闻”?①

追问之一:《环球时报》的职业操守去了哪儿?重申基本立场,即核定一条新闻是真是假,首先要做的就是缜密的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追问之二:《环球时报》标题写错了,还是骨子里的报道视角就走偏了?强调环球网报道视角的严重偏差,既没有考虑灾难救援的复杂和艰苦,没有看到前方救援人员的心急如焚,更没有考虑到整个地震救援报道的主方向是救人。

追问之三:守卫真实的生命线,《环球时报》做到了吗?呼吁媒体真实报道新闻,守住媒体的生命线。

与此同时,中央电台在中国之声特别直播《鲁甸紧急救援》中,主动设置议题,跟进关注了灾区饮用水保障的话题,并进行了灾区正在逐渐恢复供水的报道,从正面有效引导了社会舆论。

8月6日,环球网就“浑水泡面”事件道歉。@中国之声回应:道听途说绝对不是一个负责任新闻媒体的操作方式。我们本无意与无知言论纠缠,但谣言的传播会造成公众对灾情和前方物资情况的误解;虚假新闻四个字对记者是奇耻大辱,真实是所有媒体都应坚守的底线。

二、质疑与检讨

“浑水泡面”的消息经国家电台首发后,立刻引起网民的围观,有人称赞解放军不畏艰苦,把抢险救人放在第一位;也有人怀疑军队的后勤保障能力……这则新闻在互联网舆论空间持续发酵、迅速升级,其结果是一波三折,经历了媒体争相转发、“大V”带头质疑、环球网深夜“辟谣”、中央电台群起反击、环球网最终道歉等多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来自于网络空间的质疑之声此起彼伏,甚至不乏谩骂和攻击,质疑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质疑一:对中央电台中国之声“浑水泡面”报道本身真实性的质疑及对宣传模式的反感。

对“浑水泡面”新闻真实性的质疑以环球网的文章《救灾部队:浑水泡面不属实,勿轻信伤害前方士气》为代表。环球网记者试图通过“一名前方救灾部队负责人”电话求证来证明“浑水泡面”是一则假新闻:“经查证,没有发现救灾过程中出现相关情况”,“网传图片中用如此浑浊的水泡方便面明显不符合常理,不管谁煮开水也会选尽量澄清的水源”,“前方救灾部队携带有净水设备,不会胡乱饮用不卫生的水”。随后,新浪微博实名认证用户@孙礼纪事发表长微博《比污水更脏的是宣传造假:谈救灾部队浑水煮面》,把部分网民对军队和传统媒体抢险救灾行动报道宣传模式的反感推向了极致。“真正值得怀疑的,并不是这支部队救援的诚意和能力,倒是宣传工作者的老毛病——摆拍,作秀,最终好心办成坏事。”

检讨:重救灾报道,轻灾情信息。

救灾报道与灾情信息孰轻孰重,曾经一度被视为中西方灾难报道理念的一个重大差异。抢险救灾行动报道中,宣传主导模式一个最突出的体现,就是“丧事当喜事办”的报道思路。“‘丧事当喜事办是特殊年代把新闻宣传当成工具带来的思维方式。其基本特征是:灾难不是新闻,救灾才是新闻。在这样的报道理念之下,灾难本身被刻意淡化,而突出报道有关部门的关心关怀、及时有力的救援措施和救援成就、救援官兵不怕困难、忘我救援的先进事迹。“在一个开放的互联网舆论时代到来的时候,到处都是活跃的‘公民记者‘人人都是报道者,再想重复旧的做法,已无可能。”②

其实,灾情和救灾都是受众高度关注和关心的主题,两者不是对立割裂的,而是辩证统一的。灾情信息的及时公开、有效传播,有利于救灾工作在良性的信息环境中得以有序展开。因为,“对灾难的不透明报道,常常会导致谣言的滋生和传播”。③美国社会学家G·阿尔伯特曾提出一个流言传播公式:流言传播速度=事情的重要性×公众不了解的程度。可见,媒体对灾情快速、透明的报道对阻断流言传播、组织动员抢险救灾具有重要作用。

质疑二:对中国军队应急反应和保障能力的质疑。

比如,知名博主@五岳散人发微博质问:有工夫垒灶,没时间花五分钟净水?并言之凿凿称军队后勤保障不足。环球网也评论说,浑水泡面的新闻如果属实,毫无疑问反映了解放军的救灾能力存在一定缺陷。

进而,网友由对中国军队应急反应和保障能力的质疑,引申出“指挥员漠不关心官兵健康”“抢险救灾不以人为本”等舆论观点,并经由自媒体迅速扩散传播。如:8月5日凌晨1点,@五岳散人发微博称:看报道,云南救灾官兵只能泥水煮面真是怒了。野外净水设备在二战就成为标配,当时最不讲究后勤的日军都研发了净水车,现代野营徒步都带着净水杯、净水吸管,这也是非洲救灾给灾民的标配。你们知道不知道喝脏水轻则丧失战斗力、重则要命啊?当兵的不是人啊。

检讨:重正面报道,轻问题报道。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缺点,任何军队都不可能完美无暇。媒体在抢险救灾行动报道中把我军塑造为几乎没有任何瑕疵的“高大全”式的完美无缺的形象,难免让人心存怀疑,很难使人信服,未必能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另外,在网络媒体、社交媒体发达的信息时代,军队的抢险救灾行动及其成绩与问题都是高度透明的,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国家电台与其对问题视而不见、掩耳盗铃,丧失公信力,丢掉话语权,还不如先入为主,直面问题,争取受众的理解和支持,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抢险救灾报道中,国家电台塑造和优化中国军队形象,要顺应现代媒体特点,适应受众心理需求和接受习惯,做到正面报道与问题报道的动态平衡,即在坚持正面报道为主的前提下,对部队在抢险救灾行动中出现的问题作适当的反映,做到理性的颂扬与冷静的提醒相统一。客观、真实、富有建设性地报道中国军队在救灾中的一些不足,诸如救援装备不足、救援力量调配不合理、局部救援效率低下等客观存在的问题,不仅无损于中国军队的良好形象,反而让人觉得真实可信,既维护了媒体的公信力,又向公众传递了中国军队正视不足、改正缺点的勇气和努力。

例如:在汶川抗震救灾行动中,由于路断桥塌,部队的重型机械必须用大型直升机运送,但我军却非常缺乏此类装备。媒体的相关报道,使有关方面认识到救援部队存在的短板,立即向俄罗斯求助,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如果部队掩盖救援行动中的这个问题,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给军队形象带来损害。值得注意的是,在灾难报道中传播军队的负面信息一定要把握好“度”。④

三、启示与反思

透过“浑水泡面”报道所引发的争论,我们应该积极地看待自媒体时代受众的变化,互联网舆论场中的质疑与求证,是开启民智的“良药”,它使人们能够多角度地看待问题,在处理信息时更冷静、更理性,不轻信、不跟风,在多元信息的互相印证中获知事实的真相。

作为行动主体的军队和传播主体的媒体,应该从这一事件中引发思考,获得启示,自觉适应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主动应对来自互联网舆论场的挑战,理性看待受众对救灾力量和传统媒体公信力的质疑,探索新形势下军队形象塑造的特点规律和有效引导舆论的方法路径。

1.淡化宣传色彩,提高专业素养

长期以来,包括国家电台军事广播在内的主流媒体的抢险救灾行动报道,在宣传主导的报道模式下,确实存在宣传痕迹过重、报道手法陈旧、刻意渲染拔高的情况。过重的宣传色彩会引起受众的反感和抵触情绪,甚至产生对报道真实性的怀疑。

首先,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尽量避免主题先行。我国著名电视人陈虻曾经说过:“不要在生活中寻找你想要的东西,而要努力感受生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所有先入为主的东西其实都不是新闻,唯有放弃先入为主的冲动,才能看到世界本来的面目和它背后的必然性,唯有真实地呈现,才能唤起受众内心深处的共鸣和对军队形象的认同。生活本身已然丰富多彩,我们要做的是怀揣一颗真诚的心,带着新闻敏感去感受、去发现。灾难之下,那些人为挖掘出来的“人性光辉”和“动人瞬间”,即使令人感动,也是廉价的。“浑水泡面”真实无虞,非“人为挖掘”,但上述做法在传统主流媒体的其他抢险救灾行动报道中确有发生,应引起警惕,戒之。媒体公信力需要一点一滴的累积。

其次,要提升新闻报道的专业化水平,不仅要做到新闻事实的具体真实,还要有理性的求证和背景的支撑。比如“浑水泡面”的报道,中央电台记者现场亲眼目睹救灾官兵确实吃了用浑水泡的方便面,事实本身的真实性是没有问题的,但这并不等于说,把这一孤立的事实和信息报道出去就万事大吉了,尤其是对于一个专业的新闻媒体来说。换位思考,受众面对这样一个孤立的事实,心存疑虑:官兵是否在配合记者作秀?为什么没有任何净化饮用水的措施?我军的后勤保障能力到底如何?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假设,这位记者当时也像受众一样,在心中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为什么用浑水?净水设备、净水药剂哪里去了?然后带着这些疑问去采访、去求证、去抵达新闻事件发生的原点,寻找新闻事实,探究事件背后的原因和背景:灾难突发,十万火急,道路中断,轻装徒步,救人第一,争分夺秒。假设,这名记者在报道时提及了“部队要求官兵只吃面不喝汤,因为汤不干净”这一细节。这样的报道自然会减少受众对新闻事实真实性的怀疑,使受众更多理解前方救灾的不易和救援人员生活的艰苦,而减少对救援保障能力的求全责备。

其实,越是自媒体、移动互联时代,越要求传统媒体的职业记者具有区别于一般网友的新闻报道的专业素养,使报道更全面、更客观、更平衡、更理性,即便是连线和微博这类碎片化的报道也不能忽略报道本身的真实与严谨,也要力争做到在普遍联系中、在发展变化中、在否定之否定中,把握新闻事实的本质真实。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任何失误(事实的失实、视角的偏见、调查的懒惰)和“不专业”都逃不脱网民的眼睛。不专业的媒体终将失去公信力,更无法有效参与国际传播。

各大主流媒体无疑应该成为灾害事故后人们了解灾情以及救援情况的首选渠道。如何建立灾害、事故报道的应急反应机制,为民众提供准确、真实、客观的灾害信息,提高媒体工作者的职业操守与专业精神,成为国家电台等传统主流媒体必须面对和反思的问题。

专业的报道,应当是讲求事实与论据,不轻易选择某一方立场,对少数与多数都保持警惕的观察,避免简单的是非判断,避免振臂一呼的冲动,避免智力上的懒惰。唯有这样的理性,才能有负责任的报道。

2.主动设置议题,有效引导舆论

设置议题是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抢险救灾期间,作为行动主体的军队要主动与媒体沟通,及时提供有关救援情况的信息,传好议题设置的“第一棒”,争取掌握舆论引导和形象塑造的主动权。作为传播主体的国家电台,要优化资源配置,更多关注灾难中的人以及救灾进程和所面临的困难,报道要体现建设性。比如:“灾后饮水和防疫有哪些隐患,怎么防范?”“灾区军民此刻用水状况如何,何时能告别浑水?”“如何解决灾区饮水安全问题,需要媒体呼吁什么,需要外界提供哪些援助?”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议题。

令人欣慰的是,“浑水泡面”报道引发争论之后,作为“局中人”和首发媒体,中央电台在本着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驳斥不实指责之后,并没有一味地争论、纠缠,而是及时调整了报道的重心,《20万粒消毒丸紧急发往灾区》《后勤物资陆续进入,各救援部队和灾区群众生活条件逐步改善》《救灾官兵喝上了干净水、吃上了热食、住进了帐篷》等报道关注了救援力量的生存和健康条件,《震后饮水注意事项》《野战条件净水方法》等报道提供了及时有效的灾后服务信息。这些报道有利于减少公众对“浑水泡面”这一话题的无谓争执,引导舆论聚焦灾难及救援本身,是一次较为成功的议程设置,体现出了传统媒体所应秉持的专业立场和引导舆论的社会责任。

正如媒体同行柴静所言,“假如没有对人的真正关切,就不能成为记者;假如仅仅停留在对人的关切,而不是对问题的求解上,就不会成为一个好记者。”其实,对问题的求解以及求解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记者及其报道的专业化水平和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就是在一个个有质量的问号后面一点点建立起来的;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也是在一个个外强中干的感叹号和唯唯诺诺的省略号中一点点丧失掉的。当时代选择沉默的时候,记者不能失语,应该勇敢地表达;当时代和社会一片喧哗的时候,记者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有自己独立的姿态和冷静的思考。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宣传中心)

(本文编辑:宁黎黎)

注 释

①王磊 《浑水泡面是假新闻?你核实了吗?——三问〈环球时报〉》,央广网,http://zh.cnr.cn/2100zhfw/ygrxw/201408/t20140806_516154450.shtml.

②刘畅 《我们为什么要拍矿难救援献礼片》,载《中国青年报》2010年6月3日。

③于勇 《2008,饱满的电视新闻》,载《电视指南》2009年第1期。

④李曼 《优化灾难报道中军队的媒介形象塑造》,载《青年记者》2010年第6期。

猜你喜欢
形象塑造信任危机自媒体
汽车售后市场怎样才能摆脱“信任危机”
论舞蹈表演中舞蹈演员的形象塑造
歌剧《原野》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分析及表演技巧研究
从剧作角度分析《阿伽门农》中对克吕泰莫斯泰拉形象的塑造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
“脱媒”时代下媒体信任危机探究
贾樟柯电影中的底层人物形象塑造
网络募捐遭遇“信任危机”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