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发展趋势

2015-05-30 02:29魏靖琳
艺术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人才培养

摘 要:现如今,为迎合市场需求,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蓬勃发展。设计类专业发展较快,包括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动漫设计等方向。设计专业受到广泛欢迎,高等院校开设此类专业屡见不鲜。但设计类专业在高等院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显现出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论文通过围绕对高等院校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对现今高等院校在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做出具体分析,浅析高校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以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设计类专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

近年来,艺术设计类人才市场需求量较高,许多高等院校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纷纷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相关专业,招生也十分火爆。但在笔者走访多所高等院校了解情况时却发现,许多院校开设设计类专业存在许多问题,毕业生就业也差强人意,许多毕业生就业与市场脱节已是普遍存在现象。

1 高校设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

1.1 设计类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清晰

许多高等院校不能够对所开设专业做具体、详尽的规划,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所从事的行业没有明确的目标。大的方向把握不好,培养出的学生必然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生不能够在学校正确地引导下进行专业学习,对今后自身的发展比较迷茫,慢慢也失去学习兴趣,这是导致学生学无所成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1.2 教学结构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等院校需在四年内培养出设计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时间短,任务重。现如今,许多高等院校培养学生大多以理论授课为主,基础课程较多,致使专业方面实习课程少,理论联系不上实际,这是非常不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点。并且受到教学条件的制约,教学结构大多只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形式,并没有形成师生间的互动,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1.3 师资力量缺乏

如今高等院校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教师本身并无过多实践经验,空有理论知识,自身都无法做到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更不可能在教学过程中生动细致地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而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由于对专业知识没有具象的认识,使得最终只能死记硬背去应付考试,而从中并无得到有用的知识去指导实践,到了工作岗位上仍是无所适从。

2 高等院校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

2.1 应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今后工作岗位

设计类专业是一个综合性的统称,其中包括许多分支,主要有环境设计(分为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两大方面);产品设计(分为工业产品设计、家具产品设计等);平面设计(分为网页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装帧、VI设计等);服装设计;动漫设计等多个方向。这些方向虽同属设计类,但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各不相同。高等院校应根据开设的不同方向,认真、具体定下人才培养目标及其主要负责的业务工作,而不是泛泛而谈。例如,室外景观设计类专业学生今后的工作方向应为景观绘图员、景观设计师、景观施工员、景观造价师四项职业岗位,针对每个岗位所需要负责的工作制定详细的授课计划,这样才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最后学有所成。而现在有些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对其培养目标泛泛而谈,导致课程设置混乱、教师上课无积极性、学生学习一片茫然的状态,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2.2 应对传统单一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改革,合理安排专业课程

高等院校要培养理论应用型及专业型技能人才,单在课堂上进行单一教学结构的理论授课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在学完基础理论之后到相关工作单位进行实习。学校应联系与专业有关单位,或让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实习,使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吃透理论知识,并且掌握一定的实际操作技巧。以室内设计专业学生为例,学生在学习完专业理论课后,学校应安排学生到室内设计装饰公司或室内设计施工单位进行半年到一年的实习培训,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亲身经历各种室内装饰材料及其施工工艺。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毕业时掌握更多的專业技能,并且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方法也应采用多种形式教学,不应只是单一的讲授法,而应多采用直观演示法、多媒体教学法、自主动手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尤其是设计专业课程,应采用引导的方式,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挖掘其内在潜力,让学生自主动手设计、制作模型,作品完成后可在学校设置展台,把学生作品进行展示。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亲身体会设计的每一项环节。

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应紧密围绕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设置,其他与专业无关的基础课程应尽量少占课时,已保证专业课程顺利进行,保质保量完成。有些高等学校类似于音、体、美等发散性课程或专业拓展课程开设较多,占用大量时间,最后导致其专业课程无足够时间完成,这是极其不合理的现象。另有一些院校把专业课程的先后顺序及其相关性弄错位,一些专业辅助软件课程开设到专业实践课程之后,学生无法进行实际操作,并且给授课教师带来很多不便,无法达到理想的上课效果。针对这些问题,专业带头人应合理安排每门课程先后顺序,所开设的学期,以及占用的课时数,达到整个专业学习过程是一个具有顺承性的、无间断的整体。

2.3 加强师资力量,广纳社会精英

如今,高等院校的师资力量比较缺乏,尤其是设计类专业教师,不仅仅应该懂得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现在许多教师都是刚刚走出校门,就进入了另一个学校门,实际经验严重匮乏。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应当多从社会上招聘一些具有实际经验的精英人才作为专职或外聘教师,来为学生传授一些课本上不曾提及的实践经验,弥补现有师资力量的不足。教师是一个专业的灵魂,只有教师的整体水平提高了,学生才能够学到真东西,最终学以致用。

3 结语

高等院校在开设专业的时候,不应只一味地迎合市场需求,而不顾现有的专业水平盲目开设专业方向。并且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采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具体规划每一个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职业岗位分析、培养的基本规格以及专业主干课程设置等等细节。高等院校必须本着向学生负责,向社会负责的态度,从宏观上把握好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发展方向,在微观上认真推敲专业设置以及专业课程等每个细节,才能把学生培养成设计类专业方面高素质、专业精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康红娜.高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

[2] 邱红革.高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初探[J].大众文艺.

[3] 王静.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科技与管理.

作者简介:魏靖琳(1989—),女,牡丹江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
关于高校篮球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
高校跆拳道教学的影响因素及优化对策分析
高等院校教育督导职能与任务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