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探究式学习有效性的思考

2015-05-30 10:48王正民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探究式思考有效性

王正民

【摘要】探究式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已经深入到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中,但是,在其实施的有效性方面也出现一些值得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是从学习内容的可探究性、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课内与课外的衔接四个方面,提出要思考的问题,并加以分析问题和尝试解决.

【关键词】探究式;有效性;思考

作为学习方式之一的“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取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广大教师在数学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在“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性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很值得大家再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努力尝试加以解决.

思考一 探究式学习活动随意性大,学生学习内容有可探究性吗?

在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对开展探究式学习的数学题材和学生实际情况不加分析,不深入研究,随意设置探究问题,不管学生的认知水平高与低,问题的难度大与小,问题是否有探究的价值等,盲目开展探究式学习,使得探究式学习变得没有意义或意义很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

其实,探究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自主学习意识,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在动机、态度层面上强调要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在教学方式层面上强调要由接受学习转向研究性学习,在社会环境层面上强调要由单独学习转向合作学习.所以,我个人认为,探究应是渗透在教学过程中的,并不需要一节课从头至尾都充满着探究.

选择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创设一个良好的探究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共同参与的积极性是提高探究式学习有效性的关键所在.为此,教师应从多角度、多渠道整合探究的学习材料,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景切入探究主题,将探究的问题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目的地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究.

思考二 探究式学习过程流于形式,学生自主性能得到充分体现吗?

在探究式学习活动中,大部分教师都很擅长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但问题提出来以后,有些老师为了“节省”教学时间,往往迫不及待地进行一问一答式的“启发引导”,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还有些教师提出问题后,急切希望学生能迅速探究出结果,很怕学生思维受阻或出问题,一旦学生探究中遇到了障碍,教师就以自己的讲授探究代替学生的自主探究,这在一些“公开课”“评优课”中是屡见不鲜的;有些教师虽然也很重视可操作性探究活动的教学设计,但不重视学生个体之间探究能力的差异性,只要某些个别学生有了探究的结果,全员性的操作活动便戛然而止,从而转入合作与交流的环节中;有的教师不注重倾听学生对探究结果的汇报,学生的想法一旦与自己的“思路”不一致,便打断学生的发言,或让其“站而三思”,或再提问他人.这样的探究式学习,学生有活动却没有体验,学生看似参与了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顺利解决了探究的问题,其实学生的思维并未真正启动,没有实现探究的目的,没有体现探究的要求,学生所有的参与都是跟着老师的感觉走,只是表面的参与,教师忽视对活动内在过程的有效调控和学生探究思维品质的提升,使探究式学习流于形式而难以收到实效.

探究的过程毕竟不同于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水平、思维广度提出极高的要求,探究的结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更不是在师生的一问一答中实现的.探究思维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我们需要留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空间,引导学生充分思维、尽情探索、严格论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从事数学探究活动,是提高探究式学习有效性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这里所说的支配时间其实就是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只有给予充足的探索时间,学生才能认真思考、整理,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在探究式学习活动中,必须给学生留出“空白”,保证学生的探究时间,让学生去探索、去思考,真正成为探究的主人.

另一方面,我们给予学生的空间还应包括学生展示的空间.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想法是丰富多彩的,也许有些想法是显然错误的,是幼稚的,也许学生有时不按你设计的套路出牌,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往往由于课堂时间的有限以及教学内容的限制,在有意与无意之间剥夺了学生展示的机会、展示的空间,甚至挫伤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和欲望.所以教师要用心灵去倾听学生,去感悟学生的思想,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的机会.

思考三 探究式学习缺乏合理调控,教师主导作用得以有效发挥吗?

探究式学习倡导学生的自我感悟、自我发现,提出要适度淡化教师的分析讲解.于是,有的教师上课时就忌“讲”,不少老师还把“少讲”和“不讲”作为平时的一个教学原则,由过去的“一切皆管”变为“一切不管”.一部分教师提出探究的问题,学生在独立探究或合作交流时,却袖手旁观,即使走下讲台也很少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以为这是“放”,是充分体现学生探究的自主性.他们怕自己的点拨会影响学生探究的效果,于是任其自由发展,使探究式学习成为学生漫无边际的自学.

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主体,但不是不要老师的指导,在教学中,教师要担负起管理和调控职责,适时点拨,为学生的研究、探索指引方向,提高探究的效率,否则很可能使探究性学习变成“自由化”,使课堂变得松散而缺乏效率.教师适时、合理地指导,是提高探究式学习有效性的重要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有时因教师介入过早(学生没有充分自主探究的时间),使学生失去了本可以“发现”的机会;有时因教师介入过晚,以致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状态.因此,教师的指导要适时、有效.在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观察、了解学生的活动,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学情的了

解上,并迅速地进行思考,教师是否应当介入,什么时候介入,如何介入,下一步的教学应该如何调整,哪些问题值得全班讨论,哪些问题教师要讲解,教师要及时做好选择.教师的指导是过程的调控和组织参与.教师的合理指导,既可以表现为对结果和目标的合理要求,又可以表现为过程的适时帮助.

教师的指导要有弹性,教师指导的程度取决于保持学生真正参与探究的需要,对于那些缺乏探究经验的学生需要提供较多的指导,如探究问题的设计要有坡度.教师也需要教给学生一些讨论、探究的步骤和程序.对于探究难度较大的问题,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与调控;在学生产生思维障碍和心理困惑时,教师要适时介入,排除学生思维障碍,克服学生自己难以克服的困难,使学生探究的方向不偏离主题,把探究式学习逐渐引向深入,充分发挥教师的合理引导作用.

思考四 探究式学习课内课外脱节,探究只是对课内情有独钟吗?

很多教师过度强调课内是探究式学习的主阵地,热衷于在课内将探究学习的所有问题全部解决,致使教学容量过大,反而限制了某些探究活动的有效展开;有些教师对课内没有完成的探究性问题,也不愿对学生提出在课外进行再探究的明确要求,使得一些极有拓展和延伸性的探究问题失去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作用.究其原因,一是这些教师对课外开展探究式学习缺乏足够的认识,二是对学生课后进行探究感觉非常的不信任、不放心.为此,我们要认清探究式学习不完全是在课内进行,在课外也有其开展的空间,要采取更多方法去激发学生课外的探究热情,提高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质量.比如明确布置一些探究性预习任务,以减轻课上探究的负担;将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作业与阶段考试的成绩相挂钩,按一定比例作为加分因素;还可以发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作用,以小组提交探究报告等形式开展探究式学习结果的交流与评比等.

探究式学习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由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的多少决定的.在探究中,教师是否科学、积极地引导,是否真的“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取得探究成功的关键.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将“探究”作为学生面临的实际学习任务的一部分来教,通过提供探究教学的情境,让学生逐步学会探究的方法,树立探究的意识.所以,我们要充分挖掘课本中的探究的问题,将数学教材中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知识的形成过程设计成探究的过程,让探究隐于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探究意识转化为自发、自觉.发现学生的创造品质,想方设法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提高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苏)克鲁捷茨基 .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2]宁连华.数学探究学习应从基础学力抓起[J].中学数学杂志,2006(2).

[3] 徐光考.数学探究性课堂教学的探索[J].数学通报,2005(10).

猜你喜欢
探究式思考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关于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研究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