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亮 陆丽花
[摘 要]中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特别是农村初中生的厌学情况相当严重,主要原因在于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农村课堂教学方法的不当,使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心理,这种心理对于个人成长非常不利。所以要重视家庭教育和改革农村课堂教学,帮助厌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关键词]初中生 厌学心理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30099
如今有不少学生存在厌学心理,这种现象在农村初中生里表现得尤为明显。学生厌学心理表现为:在课堂中睡觉、看小说、玩手机等,对学习没有丝毫热情。初中生的厌学心理是怎么样形成的?教师在教学中如何纠正这种心理?本文将重点对这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现状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厌学心理最严重的主要在初三学生中,调查厌学比例占67.3%,初二学生厌学比例为57.9%,初一学生厌学比例占42.1%。在农村学生辍学调查中也有显示,初中生辍学率比例非常高,而且有一部分就是因为厌学造成的。很多学生对学校开设的课程不感兴趣或是对授课的教师不喜欢,在厌学学生中较为典型的表现就是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经常迟到、早退、旷课等,对于教师布置的作业也是置之不理。
二、造成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的主要因素
(一)家庭教育不当
如今农村有一股热烈的打工潮,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家里留下的都是爷爷奶奶一辈,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非常缺失。同时,孩子也因为家庭中无人引导,很多时候犯错自己都不知道。
(二)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作文题目是要学生写出他们的人生目标,但是由于农村很多父母都没有给予孩子一定的引导,导致他们在人生目标这个问题上显得尤为茫然和无知。很多学生在描述的时候,就只是单纯地说出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是具体成为这样的人可以做什么,或者是需要做什么才能达到目标,学生心中没有任何概念。所以无论是父母还是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目标。
(三)农村教学课堂气氛沉闷
在农村初中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只将目光集中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尤其是初三的教师,更是只将注意力集中在中考上。教师也只是针对中考展开教学,对初中生的素质教育非常欠缺,导致教学课堂非常枯燥沉闷。
(四)初中生特有的逆反心理
学生的逆反心理在初中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初中生与小学生相比更加期望教师的平等对待,开始追求人格独立,渴望在学习生活中受到教师的尊重。但是常常事与愿违,初中教师往往对成绩较好的学生比较宽容,但是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或是直接忽视或是非常苛刻,导致初中生的逆反心理不断膨胀。
三、对待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的策略
(一)鼓励家长从小对孩子注重引导
父母对孩子要从小就注重培养他们正确的待人处事方式和对学习的态度。很多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不注重教育,不注意关心,孩子在初中形成一定的性格后就开始责备他们不听话、不懂事等等。事实上,孩子的行为都是由家长引导的,所以家长要从小就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培养,让他们拥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二)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项非常著名的跟踪调查,调查显示,明确而长期的人生目标对人的生活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所以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对指引他们的人生具有非常大的意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人生规划方面能力的培养,拥有一定的人生目标,无论是大是小,都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积极影响。
(三)鼓励教师对教学方案进行创新
农村初中学校很多都将升学率作为教学的根本,所以教师的授课方式基本上是围绕中考在做文章。但是初中生事实上很难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上,所以教师一定要创新,以合适的方式对学生施展教学,让初中生能够真切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四)教师要注意公平公正
前文有提到,农村初中很多教师因为学生学习基础的不同对其区别对待,导致基础差的学生有被放弃的感觉,没有存在感,厌学感强烈。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时候,不能以偏概全地批评基础差的学生,人无完人,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对待学生的方式。
农村初中生的厌学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一定要及时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不要导致学生在产生强烈的厌学感之后发生辍学的事情。教师在对待每个厌学的学生时,也要注意用耐心和责任心去化解学生的厌学心理。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