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散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及教学策略

2015-05-30 23:28章伟平
新校园·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内容选择教学策略

章伟平

摘 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绝大多数是文学类作品的阅读教学。而目前的散文教学中存在着“浅表化”倾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从散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策略两方面展开论述。其中散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包含要教学生学会阅读散文,要关注学生阅读中产生的困惑点,要着眼于和着力于文本的特质。其教学策略有抓“言”,从文字上着力;入“境”,从细节中突破;挖“情”,于情感处落脚,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散文阅读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绝大多数是文学类作品的阅读教学。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文学类文本可分为小说、诗歌、散文、戏剧,而散文又可以分为抒情性、叙事性和说理性散文。大多数语文教师可能认为散文的阅读教学要比诗歌、小说、戏剧等文本的阅读教学容易一些。事实上,看似浅显的散文并不容易读得透,也并不一定教得深,褚树荣老师曾在一个讲座中指出,“目前的散文教学中存在着‘浅表化倾向”。要解决这个问题,须先明确散文教学应该教什么、怎么教。这两个问题很大、很深,答案也并不固定。

一、散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

笔者认为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从三个维度来界定:从教师角度来说,要教学生学会阅读散文;从学生角度来说,要关注学生阅读中产生的困惑点;从文本角度来说,要着眼于和着力于文本的特质。

1.要教学生学会阅读散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我们从中不难看出阅读散文的两个切入点:一是品味语言,二是感受形象或情境。下面,笔者以胡适的《我的母亲》为例,谈谈如何阅读散文。

优秀的散文,无不追求精准的言语表达,那些个性化的语言所表现的是复杂、细腻甚至细微的感官所触和心绪。具体到此一篇散文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其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意味和作者的情感。如《我的母亲》第5段中写道:

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

这段话是母亲一早醒来教育儿子时常说的话,透过这句话就可以窥探母亲的心灵世界。一方面,母亲希望儿子要学习他的父亲,一个“总”字表达的是“一定、必须”之意。因为在母亲的心中,胡适的父亲是一个完美的人,“只”字说明了母亲对丈夫的爱恋、崇拜和忠贞。另一方面,胡适的父亲在遗书中曾说:“穈儿”(即胡适)天资颇聪明,应该令其读书。“不要跌他的股”,一句富含地方色彩的口语非常切合人物的身份特点,表明母亲已经把培养孩子的重任承担起来,不愿辜负了丈夫对孩子的期望。至此,一个一心抚育儿子成才的伟大母亲的形象跃然纸上。

汉语的特点之一就是含蓄凝练、言有尽而意无穷。教师的作用就是引领学生透过字词的表面去探寻其背后的“秘密”。《我的母亲》第11段中有一处细节描写:

我开了房门,她走进来,捧着一碗热茶,送到我母亲床前,劝她止哭,请她喝口热茶。我母亲慢慢停住哭声,伸手接了碗茶。那位嫂子站着劝一会,才退出去。

这段文字简洁明了,但文字背后的内容却异常丰富。此处写母亲面对大嫂二嫂的吵嘴和怄气,忍到忍无可忍的时候,就“轻轻地哭一场”。“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他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面對母亲的哭泣,心中有愧的嫂子是这样做的:“捧着一碗热茶,送到我母亲床前,劝她止哭,请她喝口热茶。”一个“捧”字形象地写出了嫂子的小心翼翼和对母亲的敬重之情,而后面的“送”“劝”“请”三个动词,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嫂子劝母亲停止哭泣是表面的,自己来道歉才是真正的目的。面对“嫂子”的举动,母亲也没有说什么话,她“慢慢停住哭声”,“慢慢”一词活灵活现地展示了母亲的心理:不能太快,别让人误以为自己装腔假哭;也不能哭个没完,以免令嫂子尴尬或添堵。“接”字表面是说喝茶,实则表明母亲接受了对方的道歉。至此,一场矛盾化于无形,可谓此处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

2.要关注学生阅读中产生的困惑点

学贵有疑。在散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捕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难困惑,与学生交流碰撞,共同去寻求问题的理想答案。有位名师说过,课堂教学的高境界,不是让学生没有问题离开课堂,而是让学生带着更大、更深的问题离开课堂。我校的一位年轻教师在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时,当中有一段父女在医院的对话:

爸爸看着我,摇摇头,不说话了。他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然后,他又转过脸来叮嘱我:“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

这里的父女对话可以算是爸爸最后对女儿的遗嘱,很是感人。可是有一位学生却对其中穿插的一个动作描写有了疑问。

生: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这里爸爸为什么要看自己的指甲呢?

师:这个问题一下子难倒老师了。老师想请同学们也一起来考虑你的问题,好吗?

(课堂顿时沉默了,显然大家都被这个问题难倒了。)

师:在这段中其实有一连串的动作,“他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看指甲就看指甲,为什么还要转过脸去呢?结合上下文我们分析过的对话看看。

生1:爸爸不知该如何向英子解释他不能去学校的原因,所以选择了沉默。

生2:爸爸当时一定很难过,知道自己不仅不能去女儿的毕业典礼,说不定还要永远离开女儿了。

师:小英子没看见爸爸的脸,大家想象一下,这么难过的爸爸当时转过去,除了看指甲之外,还有有什么动作、表情呢?

生1:很纠结,不知道如何和女儿说。

生2:我觉得爸爸此时很有可能在哭,但是因为不想让女儿看见,所以就转过脸去了。还看自己的指甲,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师:对人物的心情揣摩地真准确。还有人要说说自己的见解的吗?

生:我觉得爸爸不仅仅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也是在掩饰自己内心的悲伤,不让女儿发现。

师:作者看似无意的细节描写,为我们勾勒出一位高大慈爱的父亲形象。他至死也要把坚强的一面留给他的孩子。文中这种看似无意其实别有用意的句子还有好多。同学们再找找看,看谁发现得多。

(学生兴致勃勃地开始在课文中找起来。不久,他们又找出了。)

生:爸爸哑着嗓子,拉起我的手笑笑说:“我怎么能够去?”爸爸身患重病,已经知道自己去日不多,还“笑”着对“我”说,体现了爸爸的坚强和慈祥。

……

对于学生的困惑,这位老师的解说依据实际,合情合理,学生听后茅塞顿开。在学生理解之后,这位老师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再次发问:“父亲至死也要把坚强的一面留给他的孩子,文中这种看似无意其实别有用意的句子还有好多,同学们再找找看。”于是师生再一次沉入文本,课堂一步步走向深入。

3.要着眼于和着力于文本的特质

每一篇经典散文都是富有生命力的,其生命力的源泉就是其特质。教师只有找准了文本的特质,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才会科学、恰当。那么,究竟什么是文本的特质呢?王君老师在《文本特质思考》一文中指出:“文本的特质是一个文本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文本的标志性属性。文本特质决定了该文本在课程内容、教学内容以及在教材内容中的特殊位置,也就决定了围绕该文本采取的独有的教学策略。”准确的创新的文本解读是形成高效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上海市特级教师黄玉峰老师对《老王》这篇课文的教学或许会给大家一点启发。黄老师在其课堂首先提出的问题是:老王是怎样的人。但是,黄老师并没有急于让学生到文中去归纳什么,而是运用第二人称对老王本人提出了一连串的“疑问”:

“老王,你怎么把这么贵重的东西(鸡蛋、香油)送给别人!”

“你为什么自己不能享用,要送人?你为的是什么呀?”

“你不是想感谢他们,你早就谢过了……你不要钱,你要什么?杨先生懂了么?”

“他们看着你一级一级地下楼,也没来扶你一把……我要问,你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走完这段人生最后的旅程!”

一连串的“疑问”,对老王种种的不理解,正是出于迫切地想要了解这一人物的愿望。黄老师用与文本人物对话的方式走进老王的世界,重新建构文本中空白的那一块。继而黄老师转向作者杨绛,提出问题:杨绛怎样对老王?同样黄老师也没有把重心落在事件的概括上,而是向杨绛发出了一连串的“疑问”:

“我不明白,您怎么会在这里计较自己‘是好欺负的主,您想过没有,‘老王们才叫被人欺负呢!”

“您平时写文章从来就喜欢白描的,您在这里却是浓墨重彩。”(指杨绛描写老王临死前的那一段。)

“杨先生,老王来送蛋,您以为他是来感谢您吗?”

“您为什么不能对身边的这个不幸的人作临终关怀呢!您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泰斗级的人物,您都这样,中国知识分子还有什么希望!”

一系列近乎偏执的“质问”,乍一看让人讶异,虽然句句用的是“您”,但字字分量都不轻。就文本表面而言,似乎杨绛先生都未意识到问题严重到这种地步了。但是,就是因为这种“斥责”,就是因为黄老师大胆地对文本空白进行填补、再创造,才使得文本的深层意蕴得到进一步地阐发。学生不由得会思考:老王不是来感谢是为了什么?老王为什么是被欺负的?为什么说中国知识分子没有希望?杨绛先生在当时那个环境中没说的出口的,没下得了笔去写的,却在黄老师的课堂中重新生发了。所以说,黄老师的“再创作”看似和原文本有些背道而驰,但实际上是把杨绛言而未发的或讽而未尽的深层含义发挥到了极致。由此产生了在课堂最后黄老师对自我内心的“拷问”:“然而,我因此而更敬重您,因为您说的完全是真话,您使读者看到了,老王虽然什么都没有,但还有‘人!您使知识分子反省自己。作为您的读者,和您一样,我也感到愧怍,我也从老王身上吸取了我原来没有的东西!”

从“疑问”到“质问”到自我“拷问”,我们恍然顿悟:其实,文本中的思想情感并非一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能概括的。那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思想情感,杨绛本身又表达得如此含蓄,如果不是黄老师走入文本之中,走进文本中的人物去填补文中的空白,进行再创作,我们就无法理解杨绛冷静到几乎残酷的语言背后不仅有着自嘲,也是对整个社会的嘲讽。

德国接受理论先驱汉斯·罗伯特·姚斯曾说过:“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经典的文学作品随着时代的变迁或者在不同的鉴赏大家的眼中,会呈现出不同的意义、价值。

二、散文阅读的教学策略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如何启发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实际生活中各方面去。”散文的文学性很强,被誉为“情文”。文学源于生活,源于作者内心强烈的主观情感。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散文教学要围绕散文的特点,从以下三方面展开教学活动。

1.抓“言”,从文字上着力

散文历来有“形散神聚”之说。“神”乃文章灵魂,是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或所蕴含的哲理;“形”即散文的语言形式,诸如结构、材料、表達技巧等。散文教学要从语言入手,由形求神。怎样从语言切入呢?可以从线索切入,可以从文眼切入,但核心要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

笔者在教学《云南的歌会》时,将其思想点定位在“活”字,这是有根据的。这篇文章节选自《记忆中的跑马节》,原文有一段话:“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这说明,“活”是云南歌会的神韵。沈从文真正赞美的,是云南歌会鲜活的生命。所以,此文的教学定位,就可着力探究云南歌会“活”的神韵。可安排三个话题来品读:一是“活”在人有真性情,二是“活”在与自然生命的对话,三是“活”在民俗文化的亘久魅力。以这三个话题,来品读歌会的内容,品析精彩的语言描写。最后安排一个话题,深入品读文章的主题:现在,民歌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们唱的是流行歌曲,听的看的是流行歌手的演唱会。面对传统民俗文化,我们是继承,还是变革,抑或舍弃?通过探究“活”这个思想点,扎实有序地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使读、赏、悟的学习过程得到优化和整合。

2.入“境”,从细节中突破

要读懂散文,就要进入散文语言所营造的艺术境界,为此可从两个角度分析:抓典型描写,还原场景,使散文之“形”栩栩如生,让学生如临其境;也可以抓文中隐含的矛盾之处,走进文本,含英咀华,使散文之“神”灵动再现,让学生如坐春风。

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中,当“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啦啦”地飘落时,母亲为什么要“挡”在窗前? 想让儿子去看北海的菊花时,她憔悴的脸上为什么现出“央求”般的神色?“央求”一般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这里为什么用于母亲对儿子?细细揣摩这两个极易被疏忽的词,发现它们内涵极为丰富、深刻:双腿瘫痪、失去人生坐标的儿子看见飘落的树叶一定触景生情,联想到生命的凋零,陷入伤感绝望之中,于是母亲不但连忙“挡”住,而且转移注意力。说北海的菊花开了,母亲想让儿子见花开颜。怕儿子不答应,竟现出“央求”的神色。母亲想挡住的岂止是儿子的视线,更是儿子颓唐、灰暗的情感潮流,她想启发儿子重筑被猝不及防的灾难击溃的心理防线。这一个特别的动作、非常的神情之中包含了母亲多少的细心、爱心与良苦用心!关注这些貌似平易实则不寻常的语言现象,我们便会在“秋天”的回忆中理解母爱的内涵,在“怀念”的情意中感受母爱的思绪,在“秋天的怀念”中获得人生的思考。

再如杨绛的《老王》中有有一个逆情背理之处:“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作为妻子,她怎能不知道丈夫“一条腿走不得路”的原因?教师抓住这一点,联系“文革”的时代背景,追根溯源,探究分析,就能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苦难的包容和隐忍以及她那历尽沧桑而从容淡定的人格魅力。

3.挖“情”,于情感处落脚

钱理群曾说:“教育的本质是提升人的生命,把人的内在的一些美好的东西,把学生内在的生命体验、美好的情思挖掘出来,提升起来。”散文教学尤其如此,一定要反复品味、诵读、感悟,方可从作者的体验中再体验,从语言的罅隙处再回味。

如一位老师的《台阶》课堂教学片段:

屏显——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师:大家先把原文读一下。

师:“怎么了呢,父亲老了。”作者在这里用的是一个逗号,一个句号。如果让你来点标点,你怎么点?为什么?

生1:我会在“怎么了呢”后面加一个省略号,在“父亲老了”后面加一个感叹号。因为“怎么了呢”是一个过程,是父亲辛苦了大半辈子的过程,而“父亲老了”是父亲对他自己辛苦了大半辈子的感叹吧。

……

屏显——如果这是你的父亲,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生1:你辛苦一辈子了,该享福了!

生2:父亲,您将是我永远的骄傲、自豪。

生3:父亲你辛苦了,虽然你已经老了,但在我心中永远有着你年轻时候的辉煌和灿烂,父亲我永远爱你。

生4:父亲,有我在,没什么好怕的!

……

师:我相信我们的家长会以有你们这样的子女而骄傲的,因为在你们的语言诉说和细节描写中,我已体会到了你们对父母亲的爱。

屏显——学生在忧伤的钢琴曲背景中有感情地朗诵自己笔下的父亲的细节。

(1)又一次,又一次被父母放在外婆家中,我不知心中是喜悦还是忧愁,一切一切,都仿佛走马观花,尽收眼底,想家的种子被深埋于心底。在这个冬天的夜晚,我便一个人蹲坐在台阶上,远望着南方,那是我家的方向,外公外婆劝说我多次,但我始终固执地坐在那儿。又是小雪,片片雪花打在脸上,不知是凉爽还是寒冷,嘴里咬着父亲给我的最后一颗糖,是甜蜜,抑或是想融化心中苦涩的希冀。这时,父亲来了,一言不发,只是向外公外婆打了个招呼就拉着我走了,坐在电瓶车上,望着那一片片飞舞的雪,父亲的苍白侧脸、那布满皱纹的脸,格外显眼。他本不该如此劳累,他在这时候,本应坐在家中,享受并不多有的轻松。他的手格外粗糙,却带着温暖,仿佛要把我融入心底,这一刻,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但我还是故作坚强地问:“爸,冷吗。”“不冷,乖儿子!”我紧紧抱住他,仿佛想抱住这曾经逝去的美丽。

那年,我9岁。

(2)我这一辈子最不能原谅我自己,父亲只有了我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在他还有大好青春时,含痛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我以后便不能服侍他,也不能真正做父亲的贴心小棉袄。一别大概有十年未见(大概以后再也不会有再见的日子了),记忆中也很少有他的影子,唯有一件事,是我不能忘却的。

挥去记忆的雾纱,时光机往回转动,刚上幼稚园的第一天,是爸爸亲自送我去的。他在路上没有说什么话,跟平常一样,我也不睬他,自顾自地观赏周围陌生新鲜而又有趣的世界。就这样,他残酷地把我扔给了幼稚园的阿姨,我不肯,在撒泼哭闹中把老师的手给咬了一口。当时我还沾沾自喜,成功地捍卫了我的自由,不料,他一把揪起我,狠狠地扔到远处,拖回了家。我很生气,对他拳打脚踢,可能还说了些不恭敬的话,被皮鞭抽了一顿。自此我就记恨他,一直不理他,忘却了他对我的好。

但现在我却常在悔恨中想起这件事。不敢想世界能补给我什么,只想寻求——世界上有没有时光老人,我能不能回到过去!

……

不可否认,这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有所得,并在最后的配乐朗诵中感受父爱到热泪盈眶。这位老师的教学设计高明之处在于巧妙地利用改写标点,引导学生逐步品味出文本内涵并重新审视和修正自己心中的父亲形象,从而体悟出文本内在的情感,真正理解本文的创作意图,最后紧扣文本所要表现的情感,让学生朗诵自己的习作,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的学习体悟与作者内心的碰撞越来越多,离文本也越来越近。

从本质上讲,散文教学的问题可以归结为“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教什么”聚焦的是教学内容的取舍,“怎么教”研究的是教学策略的展开。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初中语文教师要立足课本,在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充分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既能从宏观上了解整套教材的构思,又能从微观上把握每一部分内容的基本特征和教学要求,还要能跳出教材、居高临下地审视和分析教材,对教材作出适当的变通,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葛宇虹,梁明書.中学语文教学参考[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内容选择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小班幼儿开展区域游戏的探究
Papi酱走红原因探析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的内容选择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