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一体”视阈下的民族文化互动与融合

2015-05-30 23:10石中坚
开发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多元一体民族文化中华民族

石中坚

内容提要: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呈现出多途起源、多个中心、多样发展的态势,是民族史问题研究中的定论。运用“多元一体”理论来审视属于地域性的潮州民系文化的形成以及与当地的土著畲族的互动与融合,其发展历程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如出一辙。畲族文化成为潮州文化中的元素存在,体现了文化上的“先入为主”现象;而潮州文化对于畲族文化产生强势影响,又反映出文化选择上的“择优相依”特征。为此给各民族以平等地位,有意识地保护各民族文化,对于形成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文化;互动融合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5)01-0124-05

DOI:10.13483/j.cnki.kfyj.2015.01.030

中华民族自源头开始,在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中就呈现出多途起源、多个中心、多样发展的态势。为此,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于1988年提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构想,认为中华民族有多元起源,但在民族发展的过程中交互融合,殊途归一,最终会构成为“多元一体”的格局。这里的“多元”,便是指构成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而这一体,就是56个民族统一集“中华民族”于“一体”之中。“多元一体”阐明了主体族群——汉族的核心作用并规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方向,保留了与新族群的联系与融合,同时也使主体族群中的某些成分异化成为其他异质族群或者成为具有地域性的民系文化。异质族群或者具有地域性的民系文化又代表着汉族这一主体族群与其他异质族群互动与融合,回归到汉族这个大家庭中。

一、“多元一体”的论断及其内涵诠释

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千差万别,中华民族多途起源、融合发展是民族史研究中不可置疑的定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漫长的历史过程,就是民族间相互冲突、影响和融合的过程,最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并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对此论断,不仅可以从传世文献中得到确证,而且也可以从大量的地下挖掘中得到支持。

中华民族多途起源、融合发展虽是定论,但在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却又一直存在着以汉华为代表的华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究竟“谁融了谁”之间关系的争论。本来,民族间区别及发展的不平衡是一个事实存在,但是对这种区别和不平衡的不同看法,则代表着对民族关系的价值判断的差异。历史上的孟子在民族融合问题上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吾闻用厦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孟子·滕文公上》),多少有一点带有狭隘的大民族主义思想和汉族优越的文化观,但在汉族形成之后就成为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核心开始向四周辐射,把他们吸收成汉族的一部分的历史发展事实面前,史家们也难以找出相反论据来反驳孟子论断的偏颇。而费孝通先生在提出“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的论断中,并不十分强调或者看重汉族在民族融合中的如同孟子所说的“用厦变夷”思想,相反突出的是各民族在相互融合与交互影响中,既保留着本民族特性的一面,又表现出相互吸收、彼此接纳和认同的一面。这就克服了孟子在论述民族关系上的绝对性局限,所以容易为史家与民族学者所接受。而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形也能证明,并补充费孝通先生的论断。那就是: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具有与世界其他民族不同的特色,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我国古代民族互动融合的结果。导致民族融合的事件是复杂的。看来是出于社会和经济的需要。虽则政治的原因也不应当忽视。运用“多元一体”的民族互动与整合的论断来审视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历史具有指导意义。即使是运用“多元一体”理论来审视属于地域性的潮州民系文化的形成以及与当地的土著畲族的互动与融合,其发展历程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也如出一辙。潮州人的祖先从中原逐渐南移,直至落脚潮州。在迁徙过程中,因为生活与社会交往的需要,不断地与当地的文化相互融合。如今的潮州文化事实上已是随中原移民而来的中原文化與当地土著文化相互融合而成的新文化。同在粤东地区这个平台上的畲族文化与潮州文化,由于历史发展和地理变迁等原因,两种文化在长期的相互交融中激烈互动,糅合在一起,也同费孝通先生所下结论一样,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的文化互动与相融格局。

二、畲族与汉文化的互动与融合

在民族发展演变历史上,地处粤东的我国潮汕地区,住在潮州凤凰山的畲族先民在潮汕当地最早形成了畲族部落,大量史料证明,远古时期粤东便有畲族居住。早在大量汉族没有迁徙进入粤东之前,畲族就已在当地生存并保存和延续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后来随着作为汉族的闽南人大量迁入并逐步演变成为潮州人,于是就有了先居凤凰山的土著畲人与后来迁徙而定居下来的潮州人之间的交融事实。在潮州文化形成过程中,因为生存经验积累在程度上的差异,决定了后来的潮州人有必要与当地土著的畲民进行文化交流并从中学习与吸收他们的生活经验与文化习俗。由此,当地畲族文化虽然没有对汉族文化构成占有先机的优势地位,但在客观上对汉族移民带来的外来中原文化施加了重要影响。而发展成熟的潮州文化又对原生态的畲族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反作用,并最终在潮州当地占据了主导地位并成为主流文化。

(一)潮州文化中的畲族元素

在汉畲文化的渗透互动与彼此交融中,占有先居优势的畲族文化对潮州文化的渗透力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潮州方言中的畲语渗透

潮州方言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南语系。它的词汇丰富,幽默生动,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并保存着很多古汉语的成分,因而为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所重视。然而认真进行词源研究,会发现潮州方言中一些所谓的古汉语成分其实是由许多“土语”组成的。或者可说是部分畲语在汉语中的混用。由于历史上畲族有关盘瓠王的故事、高皇歌的故事,也有清朝钟良弼果敢陈书斥科举考试不应该藐视畲族的故事等等,在潮汕地区的汉族群里也广为流传,以至于畲语中的一些专有词汇便随同畲族故事的传播进入汉语语境之中。潮州话从语音、词汇以及表达特点上.都与当地的畲语有了极大的相似性。

比如语言表达时倒装词的使用。在畲语中,有许多词语是用倒装的形式来表达的,而且在潮州话中也是这么说,但是这种情形在现代汉语中和古汉语中并没有出现过。例如畲语中的人客、鸡公、猪娘、鸟仔,在潮州话中分别是人客、鸡安(公)、猪母、鸟仔。潮州话与畲语接近,但在普通话中不可倒装,分别是指客人、公鸡、母猪、小鸟。再如古词汇的运用上,畲语中关于人们吃饭、拉屎的行为和对天上下雨的现象描述,分别是食饭、屙屎、落水。到了潮州话那里,就成了食饭、放屎、落雨。与畲族话也较为接近。与普通话相比,畲语与潮州话因为具有相通相似的特点。而且潮州话与畲语中均包含有大量的这种类似的古汉语词汇。而在普通话中并没有保留下来,从中可以看出,潮州话作为一个语言体系,深受畲族语言的影响,并为此将古汉语的词汇借用畲族语法的运用技巧得以保存下来。

2.畲族歌舞对潮州文艺的影响

潮州歌册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在潮州当地下层民众中产生的以民间说唱文学、歌谣俗曲演变而来的一种文化形式。不可否认,潮州人作为中原移民,其潮州歌册自然会受到中原文化母乳的哺育。但是,潮州歌册没有流传后代的志书或史书的明确记载,作为俗文学也没有登上大雅之堂,不为士大夫所重视。只是由当地民间,尤其是潮汕妇女之间的代代传唱才得以留传下来。如果认真研究潮州歌册的内容,会发现它的起源与畲族关系密切。畲族是一个以歌代言的少数民族。畲族民歌是畲族文化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其内容丰富,具有明显的民族个性、集体性及形式多样的特点。它历来对潮州文化,特别是对潮州民歌(儿歌)的影响颇深,有“祖公”、“杂歌”、“斗歌”、《麟豹王歌》等史诗反映盘瓠王英雄事迹。凤凰山畲歌中《送神歌》反映了以前畲胞生活的艰辛。如今在大多数的潮州歌谣中都能找出这些畲歌的影子。潮剧《苏六娘》中的《桃花过渡》一场中的《灯笼歌》就用畲歌《十二月歌》。渡伯和桃花的对唱也和“表姐”和“亲家伯”的习俗中一样,所用的就是畲歌.由此说,潮州歌谣与畲歌同源一体,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歌册》的另一种叫法就是“畲歌”。

潮剧是主要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用潮州话演唱的一个古老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然而潮剧是由潮汕农村搭台演出的广场戏(俗称踮脚戏)发展而来,再往前溯源,它又受到畲族中长期存在的“斗畲歌”以及畲族舞蹈文化的影响。潮剧中古装人物所惯用的舞步——马步就是直接从畲族“招兵节”中的猎步舞中沿变过来的。历史上的畲族作为生活在深山里的一支少数民族,过着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但是他们天性乐观,而且能歌善舞,其中传下来的猎步舞便是一种十分粗犷的民族舞蹈,它模仿了畲族先民打猎的动作和过程。后来在与潮州文化的接触中慢慢地为其所吸收,发展成为潮剧形成独特剧种的重要元素。

潮剧所祭祀的戏神是传说中的田元帅,潮州戏班演出时,后台都设置有田元帅牌位,全戏班人员在演出前和演出后都要祭拜。由于当时戏班经常流动,为方便携带,便用木龛放在戏箱里,布置祭坛时再用罗帐将其围住。龛匾上写的是“翰林院”三个大字,中间用红纸写着:“敕封九天风火院田大元帅牌位”。这田元帅原名雷海青,据说是唐玄宗时宫廷著名的乐师,掌管翰林院梨园子弟,后奉旨出征西番兵败受罚,砍掉姓氏上半部表示已杀头,于是改姓田,仍在梨园教曲,所以成为畲族的戏神和音乐师。由于潮剧是从畲族音乐和舞蹈那里传承下来的,所以人们才会祭祀这位畲族英雄与音乐师。

3.风俗文化上的畲族认同

在人类文化史上,传统习俗是维系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民众如何过民俗节日是如何承继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在潮州的民俗文化中特别看重的有八个节日,即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七月半)、中秋、十月十五(五谷母生)和冬至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可以说在全国各地都很隆重,当日人们要插茱萸和吃糕(高)。可是唯独潮州人不太重视重阳节,而更关注上述八个节日。各地人们不太关注冬至这个节气节日,但是冬至在潮州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甚至在当地人有“冬(至)节小过年”之说。为何有这种情形,原来是与畲族文化中所存在的“九王菩萨”崇拜有关。在畲族传说中,所敬的祖先神灵之一就是九王菩萨。在冬至节日祭祖时,畲胞要在自己家公厅的上方挂上祖公图,各家各户要准备“五牲”、红色米饭、香烛等等,并举行隆重的拜祖仪式。据说畲族人所以把米饭染上红色,是对先民打猎流血的纪念。受此影响,潮州人冬至日的祭品也都要染上红色,例如潮州人把棵做成红色的就叫“红粿”,鸡或不红的果品如甜粿、鼠壳粿等都要点“红花末”。这种所有的供品都要染上或点缀上红色的做法可说是在潮州地区仅有的一种现象,而这种风俗恰恰又是潮人从畲胞那里继承下来的一个节日。

在人类现实的生活中,总有许多事情是事前难以预料的,为此各民族往往都有相近似的预卜算卦等行为或族群“求运”仪式,以求选择“黄道吉日”以避灾免难。例如畬族的“招兵节”族人颂扬和纪念高王的英雄业绩,也是历史上畲胞出兵前的誓师仪式。其中最重要的仪式是“卜杯”。潮州人与畲胞祭神时的占卜一样,以喜欢遇事到神庙拜神时“卜杯”,以预知是否如愿,测定的结果同样是以胜杯为佳,稳杯为次,笑杯为差。还有畲族“招兵节”确定日子也和潮州的传统民俗活动“青龙爷出游”的日子一样靠卜杯确定。这种占卜方法是潮州所独有的,却与畲族所用的传统方法,两者内涵相同,功能一致。畲族地区的畲民还保留其特有的节日,如正月二十的“天穿日”。这一习俗来源于“天狗食日”的故事,传说远古时日头曾被天狗所食,结果天上出现过空洞,即“天穿”。因此在这一天,畲民要举行仪式祭祀,敬天所需的供品主要是“落汤糍”。即糯米团经过水煮后捞出,放在盆中反复搅拌后用手将其捻成一小块一块,粘上粉精和芝麻、花生粉,再放到盘中,就成了“落汤糍”。畲民用“落汤糍”祭祀上苍,希望用“落汤糍”把“破了的天”补好。而这种做法也被潮州的民俗所吸收,以至于“落汤糍”成为现在的潮州特色小食的重要品种之一。

4.生活领域的畲汉文化趋同

在口常生活领域,由于畲族人与潮州人存在着紧密的接触与交融空间,致使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彼此相互学习生活经验与增长生存智慧,日久相袭而生成具有共识性的习俗文化与审美情趣。例如古代畲族在传统发型上习惯有二种选择方式:即平鬃与崎鬃。住在凤凰山区的畲族妇女,因为天天仰望自己族群祖山风凰山的主峰“凤鸟髻”,为表示对祖先的敬重而不可以将自己的发型做成高高的凤凰髻而被称为“平鬃”;而居住在凤凰山区之外的畲族妇女,因要束发以怀念她们来自潮州凤凰山的祖先,就往往把自己的发型打扮成像高高的凤凰髻的“崎鬃”。“崎”在潮州话的语境中也有“高耸”之义。受畲族妇女影响,潮州的妇女也好将自己做成“崎鬃”发型。在服饰选择上,以前潮州妇女都穿一种造型与畲家妇女所穿的衣服非常接近的“大筒衫”,特点是上衣的衣扣在侧面。衣扣由布条扭曲而成,色调也较为简单。以前潮州从事种田的男人好穿一种“水布”或“浴布”裤裙,劳动时将其围在腰上,休息或下河洗澡时可以方便地脱下底裤。这种“浴布”其实与男畲胞穿的“独幅裙”式样相似,作用也相同,在日常生活用品上,潮州妇女经常使用的一种精编竹篾用品原初应该是畲胞的日常用品。比如潮州人经常使用的一种有盖的竹篮叫花篮。这种花篮外面画有红花绿草等图案,表面涂着桐油以防雨水。潮州俗语称这种花篮为“篮饭”,而这对其的称呼应该是畲语“饭篮”的倒装,其实所指的都是同一物件。在饮食习惯上,潮州当地山区多雾障,温热潮湿,依山而居的畲族因为所居住环境相对恶劣,一·旦喝生水容易导致痢疾、肠炎和寄生虫引起的各种疾病,畲族同胞从生活经验中逐渐意识到喝生水的害处,慢慢地养成了喝“凉茶”(根据不同的季节,采摘不同的青草药煮水冷却之后饮用,称为“凉茶”。)的习惯。如今潮人保持着喜欢喝凉茶的习惯,特别是喜欢喝青草水代茶饮的习惯,其实就是从畲族同胞那里学来的养生保继之法。

(二)潮州文化对畲族文化的消融

凤凰山是畲族的发祥地,因为畲民最先进入与生存其中,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凤凰山区是畲族民俗文化活动的中心,畲族文化在这里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但是,人类民族文化发展与融合的共同特征是一种文化所以居于主流地位的根本因素不在于其扎根的早晚,而是在于族群发展壮大所以控制的资源要素的能力,或者说是一定族群所代表着当时社会进步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依此道理可知,在潮汕凤凰山地区,后来择地潮州而居的由中原经过世代迁徙而入的汉人族群,虽然到此晚于畲民,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文化交融之后。‘畲族文化便很快失去主导地位而让位给汉族文化。作为少数人口的畲民也必然融人占据人口多数的潮州民系之中才有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这种不可更改的情形,就如今的现实来说也是如此。由于种种原因,如今居住在凤凰山区的畲民已越来越少,新的统计数字表明,身在潮州境内的畲民只有约2000人,占潮州总人口数不到千分之一,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少数民族。随之而来的事实就是自己的民族文化已慢慢地为潮州文化所同化,或者被潮州文化所边缘化。

如今生活在凤凰山地区的畲族中,作为少数民族的文化已逐步消融在汉族文化之中,难得独善其身。

1.民族饮食文化的融合

历史上的凤凰山畲族居住在远离城市的山区,日常生活是靠山食山,自给自足,食物主要是山菜山货,简单而朴素而且因为经济收入少和交通不便的原因,他们习惯于将食物做得很咸很辣,把“成腌货”作为自己“山里客”的当家菜以便于长期储存。以至于被居住在平原的汉族同胞称为“成老”。可是随着与外界交往的日益频繁,如今的他们已逐渐适应了潮州人喜欢青淡食物的口味,由于物质丰富,交通便利,他們不需要依靠腌媵方法来保鲜食物,因而调味也慢慢转变为以清淡为主。他们也逐步放弃了自己族群的“靠山食俗”而趋同于潮州的“滨海食俗”,如今走进畲族村,人们视野所见的餐馆同潮州市区并没有什么两样,各式海鲜类在那里照样火受欢迎,也看不出他们的饮食文化节上有什么自己的特色,相反,倒是潮州饮食文化大行其道.、在畲民传统上狗是他们的图腾,所以不吃狗肉是本族的绝对族规与禁忌。但是对一些走出大山的畲族年轻人来说,他们在缺少约束的环境下也不那么守规矩,成为破除禁忌的食客。

2.传统建筑文化的消亡

传统上畲民都是山居客,他们的住居处也都在深山穷谷之中,所以建房一般会依山势造间。清代以前的各畲族住地的建筑基本上都是以其特有的“寮”为主,可是在如今的畲族聚居地,以前遗留下来的传统低矮的“祭”都没有人住,有些只是作为杂物堆放用。畲族村的建筑和村容村貌与汉族村落几乎没有差别。特别是现在,随着与外界交往的日益频繁,外界有的东西,在畲族居住地也能接触得到。现在的畲族居住地的建筑物,与潮州其他地方基本没什么两样。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畲民的居住条件随之改善,相当部分人已把土木结构的瓦房改建为水泥结构的楼房。有的还进行现代化的装修,具有了浓厚的现代气息。传统畲族居屋而渐渐消亡。

3.民族服饰已远离畲民生活

凤凰山畲民向来有自己的民族服饰,早在唐代就有“左衽椎鬃”的记载。明代还流行椎鬃卉服,即头饰高鬃,衣服花边脚穿草鞋和木屐,男孩做新郎时,则穿黑色布靴。而现在的畲族人,从外表上,基本看不出与潮州的汉族同胞有什么不同。现在社会流行什么服饰,有什么样式的鞋,畲民也就会穿什么服装和鞋,传统畲族服饰在凤凰山区畲族同胞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消失。1993年,李工坑畲族村曾举办规模较大的“招兵节”传统民俗活动,当时他们所穿的民族服装都是从福建、浙江畲族地区那里定制的。畲族同胞开始走向与潮州汉族人的趋同之路,传统畲民已在不知不觉中为潮州文化所同化。

4.民族语言与歌谣走向衰落

语言是人类思想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工具,具有强大的改造民俗传统的作用。没有语言工具便意味文化优势的丧失,如果借用其他族群的语言工具来实现本族交流与传播文化的需要,那么自己的族群文化便会为所使用的语言工具的功能作用所消融。事实正是这样,凤凰山畲族没有反映本民族语言的文字,历来都是使用汉字记录本民族的歌谣、族谱等,各地畲族的学校也都是使用汉语教学。因此这样长期使用汉字工具的结果是自己的民俗传统为汉语语境所改造并在逐渐被同化与消失如今在潮州整个凤凰山区中的八个畲族村(含自然村)里,只有风坪村、李工坑村和碗窑村还在使用畲族语青作为日常语,但是他们同时也能用潮州话或普通话与外来者交流。而饶平的蓝屋村则与所在地客家方言区一样,日常使用客家话交流。其他各畲村全部使用潮州话作为日常用语,这些村中除极少数几个上年纪的长者能讲点畲语外,年轻人已不具有用畲语与人进行交流的能力。

闻名遐迩的畲歌的境遇则是更遭。过去能唱诗歌的老年畲民已渐行渐远,到2l世纪初年,在整个凤凰山畲族聚居地,还能唱出畲歌的已经不到10人。取而代之的则是在潮州尚有市场的潮剧唱段在地方广播节目中传播,而青年一代所喜欢的流行歌曲和新音乐正不断地走进畲民的日常生活中

三、“多元一体”格局中的民族文化互动

在民族文化研究领域,如果静态地认识与描述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不难发现汉族与各少数民族文化之间所存在的相互影响作用并存。如果剖析风凰山畲族文化与潮州文化历史发展的脉络,并将畲汉文化之间的互动置于“多元一体”理论的视阈下,客观的审视畲族地方文化与潮州文化的互动、融合。则可以突出展现畲族文化与潮州文化的混成性和作为祖源文化中心的畲族文化对外来文化实施的影响,以及接受发展起来的潮州文化的“反哺”的特殊性,从而进一步彰显出在中华民族发展成“多元一体”格局中,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之间交叉影响和相互融合的特征。

(一)文化发展上的“先入为主”现象

一般说来,人类历史上的文化特点是不分种族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相互接触,互相渗透,双向进行。就我国来说,历史上存在的诸多少数民族都可以,甚至说事实上都在吸收中原的汉族文化以发展自己的文化,如果完全与汉族文化相对立,那么就意味着自己作为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同时的汉文化不可避免地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例如在潮汕地区,由于畲族长期居住潮汕大地,为适应当地的环境,他们有了一套谋生策略,形成了他们的民族文化。这是他们生存经验的总结。它适应了当地的环境,因而被认为是有用的。所以也就成为在他们之后入潮的中原汉人采借的对象。前些年拍摄的电视剧《根在中原》介绍了这一事件。那么,相对于原住地居民畲族,中原人潮州的汉人只能算是外来者。由于原住民文化的根深蒂固性,外来汉人很难改变,而只能较多地选择适应,主动接受被认为“对生活有用”的原住民文化。在这一时期,畲族文化在畲汉互动中处于主导地位,事实上曾深深地影响着后移而来的文化。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在潮州传统文化具有那么多畲族文化元素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文化选择中的“择优相依”趋势

文化传播学理论认为:由于生存与发展价值取向上的需要,人类文化传播的特点是优势认同选择。这就是说,一种文化特质和文化受体被接受或者抗拒,视其对接受一方的效用和适应性而异。民族发展与历史的演变过程也是一样,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相互交融中,因为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力大,自然就会成为可以同化后者的主导力量。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原本是地处中原的汉族不断向外拓展空间和移民人夷地的历史。由于汉族族群的不断向外迁移,初到一个地方,不懂当地有风土人情,生存与发展就会遇到障碍,而要克服障碍,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生活,融入当地社会,后来移人的民族必然会选择主动地接受当地已经存在的少数民族世代承续下来的生活方式生活,因时趋势,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寻求民族文化健康发展的道路与方向。但是生存是为了发展,学习是为了创造,适应是为了争取主动。一旦移民的汉族适应了移人地的自然与人文社会环境,经过长期历史发展所积累的生存智慧与民族优势文化便会在移人地生根并壮大起来。在与当地的土著民族文化的互动相融中慢慢地显示出自己的强势特征,开始在对当地的文化互动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促使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与代表华厦汉族文化的日益趋同,从而显示出人类文化现象中的“择优相依”特征。

以潮汕地区存在的畲汉民族文化变迁情形来说,先人为主的畲族文化相对于强势移入的汉族文化来说,无疑是一种弱势的族群亚文化。事实上,在畲汉民族的文化交融过程中,由于畲族同胞所居住地区多数相对封闭,才能保留其独特的畲族文化,随之而来的必然是社会文化建设欠发达。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畲民生活在很多地方已经得到了改善。但是受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历史条件、社会变革等因素的影响,畲族原有的传统文化很难抵挡潮州文化的影响,随着畲民年輕人逐渐离开山区走向大城市,族群文化后继乏人,也就自然难以改变为强势的潮州汉族文化相融合的趋势。

(三)多元民族文化的互动、尊重与保护

在中国民族历史上所发生的一次又一次的民族大融合浪潮中,以汉族为主体的“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逐渐形成,各民族在共同创造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实,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发生的冲突、对抗与融合的过程,也就是中华各民族在习俗、道德与文化交互影响、融合,甚至是同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民族既有保留本民族特征的冲动与愿望追求,又表现出彼此相互接纳与认同,相互学习与接受影响的客观需要。从而造就了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互动与尊重的厉史事实。以潮汕地区存在的潮州汉族文化与当地土著畲族文化的相互影响过程为范本,对于我们今天理解各民族间不同文化的交互影响具有启发意义。

纵观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汉族与各少数民族间客观存在差距,是由于各民族所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而造成的,它们本没有贵贱之分,民族间不同的习俗文化与道德文明,其实同样是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表征。我们现在所讲的民族有四大要素,即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道德与文化,其所表达的内在含义是各民族间在相互融合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保留本民族特性基础上的文化趋同,但不能等同于或者意味着民族文化的消融。多元民族如果化为一元,甚至达到不可辨识的程度,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一体”的格局。既然如此,给各民族以平等的地位,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各民族的风俗与习惯,支持民族文化所形成的传统,真正在中华民族文化圈中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就显得十分重要。

猜你喜欢
多元一体民族文化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
多元一体,和谐发展
多元“玉成”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