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知识的作用

2015-05-30 23:10董惠梅
开发研究 2015年1期

董惠梅

内容提要:对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知识的角色进行了分析。回顾了早期的国际化过程模型,并对模型中关于知识的假设提出了挑战。同时给出了关于“天生全球化”现象的研究综述。在全球新经济形势背景下,出现了对知识所扮演的角色的新的研究视角。这种关于知识的研究视角考察了知识强度和国际化知识积累对于企业国际化过程和模式的影响。

关键词:国际化过程:知识强度;天生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F27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5)01-0106-03

DOI:10.13483/j.cnki.kfyj.2015.01.025

一、引言

从企业层面看,欧洲和美国出现了两种相似的国际化过程模型。Andersen将此称为优泼萨拉国际化模型(U-Model)和创新驱动模型(I-Model)。知识,特别是在市场中获得的经验知识,其所扮演的角色是这两个国际化过程模型中的关键假设。Peterson等人强调的知识所扮演的角色,远比在20世纪80年代的国际化模型中所假设的要复杂得多,并且认为这可以部分解释目前国际化的新现象——“天生的全球化”现象。本文中,我们将从回顾知识在U-Model和I-Model的角色开始,进一步研究知识在企业国际化中的作用,同时考查这些关于知识的企业假设怎样适用于“天生的全球化”现象。

二、国际化过程模型

U-Model和I-Model都将企业国际化看作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相对而言,U-Model在企业国际化文献中占据主导地位。

(一)U-Model

在基于四个瑞典企业的案例研究中,Johanson和Wieder-sheim-Paul发现,企业是根据其经营过程来进行其国际化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国际化各阶段中,企业进入的新市场都有着较大的“心理距离”。他们将“心理距离”定义为“妨碍信息在市场间流动的因素”,这种因素包括语言、文化、政治体制、教育水平和工业发展水平。Johanson和Vahlne模型的基本假设是,海外市场知识的缺乏对于企业进行國际化经营而言是重要的障碍,并且必要的知识主要通过海外经营来获取;即通过海外运营经验来获取;这种市场经验在每个国家是不同的,并不能轻易地在不同国家间通用。这个模型是动态的,包括国际化的不同状态和国际化相关变量的变化。其中状态指的是关于海外市场的资源承诺,变化指的是依资源承诺的变化而决定的企业行为的变化。他们强调经验知识在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知识种类”;经验知识是企业国际化过程背后的驱动力。另外,模型假设经验知识不仅是减少风险的一种方法,而且还是获取信、产生海外市场机会的方法。Johanson和Vahlne模型指出,在获得一定经验知识后,企业会做出市场承诺。他们还指出,企业规模、技术、生产线和母国在多个方面都会影响该企业的国际化特征。Anclersen指出,这种每个企业独特的知识(经验知识)假设了一个由一系列事件串联起来的国际化过程。

总体上看,这个模型在其关于市场经验和承诺的假设上获得了一定的支持。它也特别强调了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与国际化决策的相关关系。Johanson和Vahlne指出,他们关于国际化过程的模型,通过“强调在决策制定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因素”,由此来对国际化研究做出一定贡献。

(二)I-Model

在“国际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假设上,Bilkey和Tesar、Czinkota和Reid的创新驱动模型与U-Moclel相似。在这些模型中,国际化是企业的一项创新,一个学习的方法。在I-Model中,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是不同的。Cavusgil提出了一个有五个阶段的国际化过程,最开始是国内市场的建设(第一步),并通过不同的、循序渐进的步骤,直到企业完成了国际化(第五步)。在从一个纯粹国内市场主导的企业开始、获得出口信息,直到成为具有丰富经验的出口企业这一过程中,Bilkey和rresar的六步过程、Czinkola的六步过程和Reid的五步过程都是非常相似的。在步骤数H和过程描述上这些理论是不同的,但他们都呈现了关于企业国际化的一个渐进模式。心理距离在以上四个I-Moclel中也是一致的——企业首先向心理距离近的国家出口,然后再向心理距离相对较远的国家出口。

Reid指出,小企业的出口行为容易受到个人决策制定者的影响;然而在大企业,决策更倾向于机制性的制定。Andersen强调,研究假设U-Moclel适用于所有的企业规模,而J-Model可能只适用于小企业。U-Model和I-Model都反映了企业从最初没有海外销售到最初的国际化这种国际化早期过程的情况。Andersen指出,U-Model和I-Model都是行为主导的,而且国际化的这种渐进模式是由于企业缺乏经验知识和是否进行国际化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然而,Hedlund和Kverneland对于在日本的瑞典企业的研究,则得出了一个加速的国际化模式:从一个缓慢的渐进的过程到一个直接的迅速的进入模式。Young通过回顾一系列企业国际化的方法提出了很多的问题,特别是关于高科技企业和国际化过程中的变化速度。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化过程模型受到了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是关于国际化过程和速度及影响进程和速度的因素。

三、关于国际化过程模型的挑战

(一)关于背景

U-Mociel和I-Model主要关注企业和企业内的个人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行为,但企业在其国际化过程中,商业背景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商业背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变化非常显著,正是在这一时期,很多关于国际化过程的模型都得到了发腱。Dunrling提出了在新经济世界中影响国际化过程的商业背景的关键特点,其中包括知识或信息密集型企业的重要的地位以及信息通信技术(ICT)的进步。接下来对此作一简要讨论。

1.知识密集型企业

有研究表明,知识会在企业中逐渐积累,并且高度的知识密集是与程度较高的国际化相联系的。Markusen强调跨国公司(MNFs)多存在于那些知识资本和知识密集型行业。在众多特征中,他强调MNEs与较高的R&D比率有关,并且MNEs拥有更高水平的尤形资产。Kotha等人也强调,有大量研究支持该观点,即R&D密集度倾向于与企业进行海外生产有积极联系。Markusen也强调,考虑到MNEs的行为,知识资本比实物资本更具灵活性,并且考虑到R&D最初的成本较高,就会提供相对成本较低的替代产晶。逐渐增加的知识密集度使正在国际化的企业和行业产生不同的需求,并给企业带来在知识密集型行业中常见的影响,这也会影响企业国际化决策的制定。当企业进行知识积累和学习时,会扩大其对于海外直接投资(FDI)的机会。

2.ICT的进步

除了MNEs本身的行为特征及其对国际化经营的影响,互联网的影响也逐渐成为很多讨论的主题。Petersen和Welch考察了当时互联网对国际商务的影响范围,并且指出互联网在最初可能会促进企业的国际化。Kotha的研究发现,在美国的互联网企业,无形资产是决定其国际化的重要因素。他指出,在国内市场的无形资产价值越大,企业越有可能在海外市场中有效地利用这些资产。Erkko等人也指出,知识密集型企业会比较少地受到距离和国界的制约,凶此,相比较仅仅依靠固定资产的企业米说,这些企业可以更灵活地运用海外市场机会。ICT的进步为国际化带来了更低的成本——更低的内部合作成本和交易成本,促进了企业国际化的发展,改变了企业的国际化过程。

因此,行业逐渐增强的知识强度和ICT的进步,带来了与U-Model和I-Model诞生时的背景相比有很大变化的现象。在这些模型中,与知识相关的假设都遇到了挑战,包括不同的知识类型、知识的特性和在国际化背景下知识的获取。

考虑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这些关于知识特征的假设是否还成立值得商榷。接下来,进一步讨论关于知识特性、知识获取和国际化知识的不同种类的假设在新经济背景下受到的挑战。

(二)知识的获取

Andersen对于U-Model中关于经验知识的假设提出了挑战,认为当市场环境稳定和相似时,相关的市场知识可以通过经验以外的渠道获取。类似地,Young特别指出,对于高技术企业而言,当这些企业能够借鉴其他企业的经验时,国际化道路上的一些障碍可能会减少。其他研究也指出,企业可以不用重复其他企业的经历就可以获得其他企业的经验知识。Petersen等人强调了Penros对于经验知识和客观知识之间的区别,认为客观知识可以通过标准化的市场调研来获得,并且可以很容易地运用到其他国家,同时在企业间进行复制。Blomstermo和Choi也对客观知识进行了区别,指出客观知识可以通过课本和营销课程来获得,而经验知识是独特的、针对特定企业的。Petersen等人强调,企业可以通过雇用那些有国际化知识的个人来获得关键的国际化知识。他们提出国际化企业中雇用有经验的国际化个人可能会部分解释企业的“天生全球化”现象,企业因此会有更快的国际化进程。

(三)国际化知识的积累

Eriksson等人的研究表明,国际化经验的积累并不是针对特定国家市场的(正如在U-Model中假设的那样),而是适用于所有市场的针对特定企业的。Christensen和Jacobsen在他们对丹麦新建立的国際化企业的研究中得出结论,企业进行国际化所进行的不同的路径选择是建立在企业成立之前所获得的知识上的。这与成立企业的企业家所扮演的角色非常接近。他们还指出,市场知识、国际化技术和创建者的经验都会在企业成立之前获得。

Almeida等人指出,海外市场的知识和企业学习知识的效率对于企业国际化的速度都是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3i。Eriksson等人进一步研究了国际化知识积累的不同方面——国际化进程中知识积累的影响、国际化过程中经验知识和成本、网络经验知识对于正处于国际化的企业的作用以及国际化过程中的路线选择和知识发展。Eriksson和他的同事总结了三种国际化知识类型:(1)国际化知识(IK)-企业可以在其国际化运营中运用的能力和资源;(2)商业知识(BK)-在特定市场中的竞争环境以及在这些市场中的客户;(3)机制知识(NK)——在特定国家中关于政府结构及其法规、规则、规范和价值的信息。

在随后的研究中,Eriksson等人考察了国际化运营中地理范围的变化对于企业经验知识发展的影响。这种变化可能以产品、客户、技术和市场的多样性来呈现,他们发现,变化使企业从多样化的环境中吸收知识,从而对企业国际化产生积极影响。

总的来说,对于知识理解的进展向早期关于国际化知识的假设提出了挑战。这些进展有关于知识的性质、国际化知识的类型以及获取知识的途径。因此,在最近的研究中有证据表明,与以往模型中假设的不同,知识在国际化进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l)在企业成立之初,企业就通过创建者获得了国际化知识。(2)不同的知识类型(IK,BK和NK)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取。研究表明,国际化知识(IK)可以通过经验来获得,可以通过雇用有相关经验的个人和通过国际化的伙伴来获得。(3)有些知识——机制知识(NK),相比较其他类型的知识(IK和BK)更容易获取。如果一个行业国际化程度越高,就越有可能拥有更高水平的机制知识。(4)知识不一定必须以市场为基础靠经验获得,也有可能以个人、企业和行业为基础获得。

正如Petersen等人指出的,这些关于知识变化的假设,可以部分地解释国际化中新出现的现象——“天生的全球化”现象。

(四)天生全球化现象

根据Kuemmerle的研究,逐渐增多的新生企业,特别是那些尝试更早、更快进行国际化的高技术企业,表明了本文研究的重要性。Oviatt和McDougall强调,那些最初就是国际化的企业,他们将这些企业称为国际化新企业( INVs),他们的是一个更为重要的现象。他们的研究已经开始从关注渐进的国际化过程转向更快的国际化过程,也就是“天生全球化”现象。这种加速的国际化进程与那些“高技术、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密集型企业”联系最为密切。与国际化的传统视角不同,Oviatt和McDougall强调“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决定性因素是这个企业开始国际化时的年龄,而非该企业的规模。

Oviatt和McDougall强调,“国际化新企业”的出现对国际化阶段理论提出了一个“特别的挑战”。他们描述了历史上MNEs怎样从规模大的、成熟的国内企业中出现,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晚期开始,基于多个国家的合资企业及“天生全球化企业”的案例分析已经表明了国际化的不同现象。Oviatt和McDougall指出,基于国际合资企业的市场经验,阶段理论最基本的假设很明显地受到了挑战。他们认为,随着行业环境、技术和企业能力的变化,企业可能会跳过或根本不经过那些国际化之前的步骤。

Erkko等人强调了知识在国际化过程理论和“新企业”/“天生全球化”理论中都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Petersen等人指出,由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的国际化进展得更快,但对这一点“缺乏实证证据”。Petersen和Pedersen在对丹麦企业的实证研究中发现,较快的企业国际化或许是产业全球化的结果。全球化的市场可能会需要更少的当地适应,因而就可以说需要较少的国际化知识。尽管缺少关于“天生全球化”的实证证据,但在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更快。(2)国际化知识使全球性产业中障碍变小,使企业国际化进程加快。(3)知识密集型产品和服务在最初拥有高昂的成本和低的(或是零)边际成本。无形资产的高比例可能会使企业迫切需要尽快地进入国际市场,从而改变了国际化的渐进特征。(4)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对国际化成本的降低做出贡献,特别是以知识作为交换物的行业。Knight等人描述了ICT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销售的运用成为“天生全球化”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辅助因素”。这就引导我们看到了知识扮演的不同角色——并不仅仅是在U-Model和I- Model中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障碍,同时也是“天生全球化”现象中国际化的一个驱动因素。

图l总结了U-Model和I- Model中知識的作用。尽管当企业搜集市场知识或者创新知识时,早期的模型将知识视为国际化进程的阻碍,但也承认知识在某种方式上逐渐促进着国际化进程。另一方面,在以知识为基础的行业中,知识驱动着“天生全球化”现象,驱动着一个更快、更早的国际化进程。

四、结论

Blomstermo和Choi从多种角度分析了国际化过程模型,其中一个方面是企业内部对于国际化驱动的刺激因素。他们描述这些刺激因素“可以包括开发新市场、技术优势或提供新产品的愿望”。他们将Czinkota和Reid的有关创新的模型视为对国际化的一个积极探索。从“天生全球化”角度对国际化的研究也被视作有关企业内部创新激励作用的积极探索途径,这种企业内部的创新激励作用是受到了企业在其全球特定市场中所拥有的技术优势的驱动。正如之前提到的,很多关于“天生全球化”企业的知识强度或高科技企业的研究,都关注了与传统的渐进式的国际化过程的比较。在早期国际化模型(U-Model和I-Model)和“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国际化中存在两种极端假设,特别是关于心理距离的假设,在文献中并非一直那么明显。正如Bell所指出的,尽管计量数据支持有关心理距离的说法,但是计量数据并没有说明心理距离决定了企业海外市场的选择。通过本文之前的讨论,相比较于明确的市场选择决策,人们对于心理距离的认识可能会更模糊。企业所积累的国际化经验与海外社交网络中知识的集成,很明显地影响着国际化的模式和脚步。知识强度作为国际化的一种关键驱动力,与之相关的是国内市场对于高科技产品的需求和产业全球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