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通幽,别有洞天——文本语言资源的开发

2015-05-30 20:56王瑞兴
留学生·下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语言实践文本资源

王瑞兴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笔者认为语言实践着力点必须放在激发学生体验文本的过程上,必须要包含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不能脱离语言文字活动。因而教师要立足文本,个性解读文本,寻找开发蕴含在文本中的语言实践的有效资源,创新实践形式,从而落实语言学习的目标。语文教学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内涵。

【关键词】文本;资源;语言实践

作者:福建省建阳市将口中心小学  福建建阳  354200

教材文本仍是当前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而文本中的语言训练资源也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对于“文本”与“语言实践”,我想如此打个比方:文本是船,当我们乘上这艘知识之船,就必须鼓扬起语言实践训练的风帆,才能让这艘船神游到语文学习更广阔的海洋,才能到达语文学习的理想彼岸。如何驾驭“文本”这艘船,树起学生的语言实践之帆,笔者想结合几个案例谈谈自己的所得所悟。

一、“稻花香里说丰年”——文本画面资源的开发

语言文字是极具内涵的,它能赋予我们无限的遐想,它能展示给我们以鲜活生动的画面。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如何个性解读文本,如何把学生真正引入情境,引导学生读到语言文字的背后,如何深入文本世界,沟通内心的深刻体验,形成阅读期待?以下的片断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教学片断:《古诗二首——题临安邸》

师:你怎么理解这个醉字?透过这个“醉”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帮达官贵人们沉缅于酒色之中。

生:我仿佛看到了他们整天在西湖边上吃喝玩乐,一个个都大腹便便的,早就将家乡人民的苦难和国家的安危抛之脑后。

师:通过这个醉字,你还能听到什么?

生:我听到了达贵人们在酒店里的吆喝声,“我出一哪,你出二……”

生:我还听到了商女们哀怨的哭泣声和从院子里传出来了凄凉的羌笛声。

……

在這个教学片断中,老师鼓励学生调动生活经验,用语言对诗眼“醉”进行情景描述,中国汉语的形象性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学生的想像是五彩缤纷的,随着次第展开的一幅幅画面和一声声哭泣,语言的丰富内涵生动地投射在学生的心湖上。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舒展地联想,“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实现了语言的内化与外化。学生读到的再也不仅仅是一个“醉”字,而是一幅优美的画,一首宛转的小诗,在如诗如画的品味中,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语言魅力泼泼洒洒地散发着。

二、“不及林间自在啼”——文本辩论资源的开发

阅读教学是“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而“辩论”是这个过程中一种独特的语言实践方式,是语言机智与个性感悟的立体展现,为学生的情感碰撞、心灵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课堂上适时组织学生开展基于文本的辩论是语言训练实践的新颖视角。教学片断:《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生(记者):试验成功了,你将怎样庆祝?

生(伽利略):我不会庆祝,这是我的工作,没有什么值得庆祝的!

生(记者):试验失败了,你的面子怎么办?

生(伽利略):面子,我的试验是针对亚里士多德的说法的,我不觉得失败了没有面子,再说我也不会失败!

……

案例中,教师通过“伽利略答记者问”任务驱动学生的辩论欲,让学生通过争锋相对的问答式对话把伽利略的内心袒露出来,这样的辩论是语言机智的显现,也是思维之光的闪耀。

三、“湖光秋月两相和”——文本交际资源的开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语文的目的是什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其一。最重要的是进行交际,能口吐莲花,下笔如有神。学生学习语言,不能只停留在“理解”层面,更重要的目标应指向于“言语表现”,缺乏表现力度的语言,是没有生命力的僵死符号。因此,我们要结合课文内容,创设“语用”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写话说话,在说和写的训练中,让语言最大限度的增值。教学片断:《小珊迪》

师:(缓慢动情地):……这就是我们的小珊迪,请同学们看,(出示课件:小珊迪躺在一张破床上,“我”站在床头,握着小珊迪的双手,小利比趴在床头),这样的孩子,可爱吗?(可爱!)可敬吗?(可敬!)我们能忘得了他吗?让我们在心里默默地诉说:“小珊迪啊,我永远忘不了你!”

生:齐“小珊迪啊,我永远忘不了你!”

2、教师设疑:同学们,你们忘不了的是小珊迪的什么呢?把你的心里话写在纸上,表露在纸上。(学生在《二泉映月》音乐声中写话)

“小珊迪呀,我们永远忘不了!忘不了你那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这是我在校本教研中的一个片断。在这里,学生的心灵得到了洗涤,情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憾,学生的言语能力得到了锻炼。这样的积极内化,一头连着工具,一头连着人文,岂不妙哉!这是一种指向于“表现”的训练。这种“表现”,不是教师外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经过一堂课的情感积蓄后,有着一种想急于暴发出来的原始冲动,有明确的表达目的和交流对象,是特定的话语情境的言语实践活动。

四、“要把金针度与人”——文本艺术资源的开发

汉语言是一门艺术,它有着许多表达技巧,诸如丰富的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对偶、反语、一语双关等,这些修辞表达赋予了汉语言无穷变化与魅力。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体会语言表达效果的要求,既要体会语言内容方面的表达效果,又要体会语言形式方面的表达效果,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领会语言表达艺术,从而学会艺术地表达,如何把浅表的语言表象变为深层的语言积累,也是语文教学重要的学习与实践的内容。

倘佯在文本字里行间,语言训练实践的资源无处不在,俯拾皆是。只要老师用慧眼去发现资源,用匠心去开发利用资源,引导学生踏上与作者、文本对话的“通幽曲径”,进入语言的“藕花深处”,相信学生的语文学习亦会走入豁然开朗的“别有洞天”。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教学月刊》(小学版).《语言的才是最好的》(赖正清)

猜你喜欢
语言实践文本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资源回收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如何对待小学英语课堂上学生的语言错误
高中英语课中如何指导高中生探究性学习
语言积累,和风细雨最润物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