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建芳
摘 要: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早已人人皆知。阅读能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气质。当然,对于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还是要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可以使学生受益终身。
关键词:阅读兴趣;小学语文;教学
阅读,不仅对语文有切实的利益,还在许多方面有意想不到的现实意义。而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最好时期。近年来关于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效率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和课堂效果的好坏选定最终的教学方法,其中兴趣阅读教学法是语文教师公认的效果显著的教学方法。
一、小学生对课堂的期待
1.学生喜欢生动有趣的课堂
“中国式教育”现在似乎是古板、严肃课堂的代名词。对于刚刚接触正式语文课的小学生来说似乎还有许多期待,他们更愿意把语文课当作“故事会”,小学生对于语文课的好奇心为他们学好语文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语文老师应该摒弃传统的、古板的“中国式教育”,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把语文课变成真正的故事会,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兴趣增加的同时对于语文教师的工作推进又是一种强大的动力。因此,在此良性循环的作用下,语文课堂会变得越来越生动。
2.老师讲课通俗易懂
孩子讨厌那种摇头晃脑的上课方式,比起“老夫子”,他们更喜欢老师用他们的语言与他们沟通、讲课。老师可以利用孩子们这一特性与他们成为朋友,使枯燥难懂的知识通俗化,让语文课堂变得像一场朋友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之间掌握知识的要领,同时可以使师生关系变得更为融洽,进而使孩子们爱上语文学习。
3.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自由的整体,他们给“自由”赋予了新的定义。学习对他们而言是辛苦、是无奈,但是他们又有非常强的求知欲,小学生对知识世界的认识是有限的,教师是学生认识世界的窗口。小学生刚刚进入课堂,可能还不适应课堂的严肃性,所以教师要尽量为学生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和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够在快乐的环境中学到知识,领悟知识的真谛。
二、趣味阅读的基本方法
1.趣味阅读,引起兴趣
阅读的内容和方法都是千变万化的,而阅读的课堂由教师来指导。教师在开始上阅读课的时候,可以先找那些有意思的课文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带领学生学习《小马过河》的课文。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更是一篇故事课文,能使学生有很大的阅读兴趣,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其中的道理,乐趣、教学两不误,兴趣阅读是教师应该首选的教学方法。
2.情景设置,轻松教学
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所以小学生的课堂不应该是死气沉沉的,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自动配合积极的教学任务。在一些课文的讲解中利用特殊的教学方法,如“课文排演”,教师选定相关课文,给学生分配课文中不同的角色。受现代文化的影响,大多数孩子从小就喜欢表演,他们会喜欢这种上课的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刻地记住教学内容,还可以使学生领略到不一樣的阅读方式,体验到不一样的阅读乐趣,从而更加享受阅读。
阅读不仅仅是学习,也是放松,是休闲。阅读可以使学生有涵养,有气质,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兴趣阅读教学法,培养学生有阅读的兴趣,可以使学生快速有效地爱上阅读,这正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参考文献:
汪南军.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J].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