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高中与非重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

2015-05-30 10:48单佳楠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

单佳楠

摘要:应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快乐感量表调查两所高中(一所为重点学校,一所为非重点学校)共225名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差异。结果显示:(1)两所学校的主观幸福感均处于中等以上水平;(2)重点学校的主观幸福感水平高于非重点学校,两所学校总体生活满意差异显著;(3)两所学校的主观幸福感均不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因此,加强非重点学校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高工作乃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 重点高中 非重点高中

一、前言

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出的整体性评价,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综合性指标,反映主体的社会功能和适应状态。它是用来评估人们的生活满意度的,通过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满意度,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大多数学者都在考察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则是针对高中生这一特殊群体,主要探讨的是重点中学和非重点中学的学生在主观幸福感的各个维度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注究竟哪种中学学生更需要我们的关注。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可以促进人们对较低幸福感组学生的更大关注。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两所学校的高中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进行 研究,所使用的研究工具为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该量表包括张兴贵编制的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和Diener的快乐感量表两个分量表。其中生活满意度又包括友谊、家庭、学校、环境、自由、学业等六个方面,共37个项目;快乐感量表包括6个正性情感和8个负性情感共14个项目。两个量表全部采用七级计分的方法,报告被试在过去几周以来对自己生活状况的看法和体验到的情绪。其中学校一为非重点高中,学校二为重点高中。

三、研究结果

1.两校学生幸福感的基本状况

(1)学校一和学校二两所学校的学生在生活满意度的各个因子上得分均为中等偏上,说明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状况比较满意。两所学校对不同生活领域的满意倾向基本一致,按由高到低的顺序分别为:友谊满意度、家庭满意度、环境满意度、学校满意度、自由满意度、学业满意度,其中学校满意度和自由满意度的得分率较相近。

另外,除在自由满意度一项上学校二的得分率低于学校一外,其它因子的得分率都是学校二高于学校一。即学校二的学生对友谊、家庭、周边环境、学校和学业的满意度普遍高于学校一的学生,但在对自身自由一项上满意度低于后者。

(2)学校一和学校二两所学校的学生主观幸福感普遍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即两所学校的学生普遍觉得自己比较幸福,负性情绪较少。学校二的学生在主观幸福感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学校一的学生,即前者比后者感觉自己更幸福一些。

2.主观幸福感在其他因素上的差异分析

(1)性别差异。男生在大多数因子上的得分要高于女生,男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要高于女生。

(2)年级差异。在友谊满意度上,学校二的高三学生得分显著高于高一学生,高二学生居中;在家庭满意度上,学校一的高三学生得分显著高于高一学生,高二学生居中;在环境满意度上,学校一的高三学生得分显著高于高一学生,高二学生居中;在正性情感上,学校一的高三学生得分显著高于高一学生,高二学生居中;在整体生活满意度上,学校一的高三学生得分显著高于高一学生,高二学生居中。其它的年级差异虽未达到显著水平,但可以看出仍存在差异,且总体的倾向是高三的学生得分最高,高二的学生得分其次,高一的学生得分最低,此倾向在两个学校均有。另外,在主观幸福感的三个维度:总体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负性情感上,两个学校均是高三学生得分最高,高二学生得分其次,高一学生得分最低。

四、分析与讨论

1.两所学校学生幸福感的基本状况

本研究发现学校一和学校二两所学校的学生生活满意度得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正性情感得分处于中等水平,而负性情感得分处于较低水平。说明中学生整体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很满意,对自己的友情、家庭和周边的环境尤其满意,这与Huebner的研究结果一致。Huebner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多数青少年的总体生活满意度水平和各生活领域生活满意度水平均为正性。但本研究同时发现在中学生对各生活领域的满意度中,以学业满意度得分率最低,说明两校中学生自我学业成就感较低,对自己的学业状况相对最不满意。这与其它类似研究的调查结果不太一致,Huebner在调查后发现青少年学生在学校满意度一项上得分最低,而在本研究中发现学校满意度水平与自由满意度水平相近,高于学业满意度水平,但低于其它三个领域的满意度水平。

另外,本研究结果表明学校二和学校一两所学校的学生虽然在生活满意度各因子和快乐感各因子上的得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总体生活满意度上却存在显著差异,且学校二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学校一。这与笔者的假设有很大出入,笔者最初认为学校二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会低于学校一学生。笔者分析数据和阅读文献后,认为出现该结果的原因包括以下两点:

第一,学校一的学生中考成绩多数是在普通高中分数线以下,未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因此本身情绪上会有失落感。

第二,由于学校一历年学生的升学率相对较低,学生在其中会感到更大的升学压力,对前途感到迷茫。

有趣的是,通过两所学校在生活满意度各个因子上的得分率可以看出,除了自由满意度外,其它因子的得分均是学校二高于学校一,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学校一的学生压力会较学校二的学生大,因此情绪波动较大,学生之间经常甚至朋友之间经常出现分歧,因而打架,所以友谊满意度得分较低。

第二,学校一的学生大部分家庭环境优越,但是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会过多或是过少,出现极端现象,更有一部分学生来自单亲家庭,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保持冷漠态度或者持过度紧张的态度,造成学生感觉家庭的温暖不够或者是家长管得太严,因此此校学生的家庭满意度较低。

第三,两所学校的成绩差距较大,也就造成了两所学校的氛围极为不同。学校二普遍学习氛围较浓,老师对学生的关注也较多,所以学生对学校的情况相对较满意。而学校一中学习氛围相对浅些,经访谈得知部分老师本身对自己的学生就有歧视,觉得他们学习不好,前途渺茫,因此上课时应付了事,甚至在批评学生时不断贬低他们,让学生对老师的印象十分不好,甚至敌对情绪很浓,所以造成他们对学校满意度相对低些。

第四,两所学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住宿生,校园环境几乎就是全部的生活环境,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两所学校的得分率不同。

第五,由于两所学校的学生成绩本身存在较大差距,作为重点中学的学校二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条件,在其中的学生有自豪感和优越感,体验到更多的自信。所以,学校二学生的学业满意度自然高于学校一的学生。

第六,自由满意度一项出现特别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学校二的学生被老师们看管很严,多数时间都在教室内学习,课外活动被限制,所以自由满意度得分较低。而学校一的学生可能带有一种自暴自弃的想法,经常逃课,课下也很少学习,所以自由满意度相对较高。

2.性别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性别因素对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在本研究中如果不考虑学校因素,男女生在家庭满意度和总体生活满意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且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生活满意度其他因子和快乐感因子上的得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徐帅等人的研究结果较不一致。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现代社会追求男女平等,女生同样要进好的大学,找好的工作,而不像过去只有男生面对工作和升学的压力,再加上女生本身多余多疑、敏感、细腻的心理特点,所以造成女生的生活满意度水平偏低。

再分别来看各个学校的情况,不论在学校一或者学校二,男女生在生活满意度和快乐感各因子上的得分基本无差异。

综上所述,性别因素并不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3.两所学校不同年级学生幸福感的差异

从本研究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满意度和快乐感各因子上的得分都存在不同大小的差异,且不论哪个学校,总体的倾向是高三主观幸福感水平高于其它两个年级,高一年级幸福感水平最低。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均不一致。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笔者分析为:

高三学生如今高考在即,所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地复习旧知识,做练习题,甚至很多学生已经复习得差不多了,现在只是在调整心态。这些学生即将结束高中三年辛苦的学习生活,开始神往的大学生活,因此高三学生的幸福感是最高水平的。

高一的学生刚刚入校,高中的课程设计与初中有很大差别,所以新生需要去不断适应和接受;两所学校又都是住宿生居多,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住校,离开父母后,要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双重压力。所以高一学生面对的问题最多,主观幸福感水平也就最低。

高二的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住宿生活和高中的学习环境,因此叫高一学生比这部分压力少了很多。但他们要面临即将到来的高三以及决定命运的高考,再加上繁重的新课程,造成了他们的整体幸福感水平低于高三学生。

五、教育启示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冲突和行为、情绪问题发生的高危阶段,此时的学生处于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时期,渴望独立、自尊心强且对自身的关注提高。而主观幸福感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又是至关重要的,结合本研究,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来提高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

首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高考,树立积极态度。现在高中生最大的压力来源就是被家长们称为“一考定终身”的高考了,学生们自己也是如此看待它的,所以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每个学生在心理上都有一道高高的坎,这也是他们学业满意度水平最低的主要原因。所以,就要引导学生们正确看待高考,让他们知道高考并不是毒蛇猛兽,只是一次普通的考试,只要发挥出平时的正常水平,就可以进到自己理想的大学,而其上大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

其次,爱护尊重每一个学生,提高他们的自尊水平。正如前面所说,高中生的自尊心较其它年龄段的人要强,很小的事情就可以挫伤他们的自尊,从而降低他们的主管幸福感。无论是老师或是家长,应注意平时与学生交往的细节,多夸奖他们,并且多制造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这些都有助于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提高。

再次,建构教师的幸福生活。两所学校均是以住宿为主的,这使得学生与教师接触的时间和机会增加很多,所以要想提高中学生的幸福感,学校应先提高教师的幸福感。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应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对于老师的工作多多给予肯定,充分尊重教师。

最后,家长要采用民主的教养方式,学习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家庭满意度是主管幸福感的重要维度之一,而家长则是家庭的主要成员。家长的态度和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因此希望家长们将孩子看成朋友,平等地对待他们,与之沟通,而不是将自己的思想灌输给孩子,将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学生,孩子并不是家长的所有物。

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有:在研究对象方面,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所限,本研究的被试数量不多,样本的代表性较差,另外,本研究只是选取了成绩差些的学校和成绩很好的学校,差距较大,可以增加一个中等学校作为对比;在研究变量方面,本研究仅是考察了两个学校的总体差异,每个学校的性别和年级差异,而在高中时分文理科的,所以可以以此为变量进行分析。另外,高中还有高四年级,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可以对此进行另外的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经计算机统计分析得出结果。这种研究方法虽然简洁省力,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但也存在相当大的局限性,今后可结合访谈法、个案研究法等,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七、结论

1.学校一和学校二两所学校的学生主观幸福感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总体生活满意度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而生活满意度和快乐感各因子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学校二的总体主观幸福感水平高于学校一。

2.学校一和学校二在主观幸福感上均不存在性别差异。学校二男生的环境满意度显著高于女生。

3.学校二在友谊满意度上存在年级差异,高三学生得分显著高于高一学生,高二学生居中;学校一在家庭满意度、环境满意度、整体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上存在年纪差异,高三学生得分显著高于高一学生,高二学生居中。

4.性别、年级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不显著。

参考文献:

[1]段建华.总体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大学生中的试用结果与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6,(04):1:5-57.

[2]杨慧.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赤峰学院学报,2009,25(10).

[3]王兆轩.高中生与高职生幸福感水平之比较及影响因素研究.扬州大学,2007.

[4]Huebner E S & Drane W & Valois R F.Levels and demographic correlates of adolescent life satisfaction reports.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2000.

[5]Huebner E S.Correlatesof school satisfaction among adolescent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0.

[6]丁新华,王极盛.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4.

[7]石国兴,杨海荣.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238-241.

[8]徐帅,王江峰,柴玉龙,楼美丽.聋哑和普通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对比分析.健康研究,2009,29(04).

[9]金雪萍.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的调查研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121).

[10]王玲.高中生自尊、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山东师范大学,2006.

[1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郑晓边.学生心理卫生研究现状与趋势.中国学校卫生杂志,1997.

猜你喜欢
主观幸福感
城乡居民收入与主观幸福感分析
高校青年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民办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相关研究
关于体育参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档案工作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西藏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幼儿教师流动与其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吉首市城区青年女性参加瑜伽锻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