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逆向思维 巧找解题规律

2015-05-30 12:27彭长江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11期
关键词:逆向思维解题小学

彭长江

摘  要:逆向思维教学是提升数学教学效益、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小学数学“乘除法”教学中运用逆向思维,可以引导学生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对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客观、有效、合理地总结,找到解题的巧妙规律,获得最完善的结果。要合理引导,提升学生的逆向思维意识;要转变理念,注重对数学问题的逆向转换;要追求创新,培养逆向思维的灵活应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  数学  逆向思维  解题  乘除法

【分类号】G634.6

逆向思维是一种顺向思维相对应的思维形式,又被称为求异思维,其是指对司空见惯、似乎已成定论的观点或事物反过来思考的思维方法。利用逆向思维解决问题,倒过来思考,从结论往回推或转换问题分析,有可能会使问题简单化,更易理解和解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应用逆向思维思考问题,容易帮助学生找出解题的技巧与规律,促进其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数学素养。本文以北师大“乘除法”教学为例,探讨教师引导学生应用逆向思维,巧妙找出解题规律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引导,提升学生的逆向思维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策略下,使学生养成了根深蒂固顺向思维,在学习中往往就形成了“形而上学”的理念。这种现象下,容易使学生形成错误的思维,例如在“比谁少”的计算中第一想到的是减法,在“比谁多”的计算中第一想到的是加法。为能合理地解决这种现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便应该通过合理的引导,先提升学生的逆向思维意识。

例如,教师设置一问题:“植树节学校组织植树活动,我们班来到山上进行植权,全班共植了64棵树,若分成2组植树,每组平均要植多少棵树?若分成4组植树,每组平均要植多少棵树?若分成8组植树,每组平均要植多少棵树?”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作出如下分析:将64棵树分给2组去植,那每个组有多少棵树加在一起可以得出64?2乘以多少会是64呢?学生便会利用乘法口诀去推算,最终得出2×32=64。以此类推,便会得出另外两个答案分别是4×16=64,8×8=64。

通过这种逆向思维法,将本来是用除法计算的题转化成了乘法,便能使学生更易理解。同时,利用这道题中引用的逆向思维,也会使学生懂得,在数学“乘除法”学习中,不能只墨守陈规地以顺向思维去解决问题,若感觉顺向思维难以解决一些问题时,便要适当地换个角度,利用逆向思维去探索、去理解,从而更容易地获得问题的答案。在“乘除法”教学中常常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去解题,自然便会提升学生的逆向思维意识,促进学生应用逆向思维的能力。

二、转变理念,注重对数学问题的逆向转换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每一个顺向问题,都可以将其转换为逆向问题进行思考、解答。因此,教师需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在数学问题解答方面,注重对问题的逆向转换,以便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例如,教师列出如下数学问题:1/6+1/12+1/20+1/30=?,若是按照传统的顺向思维解此道题时,学生需要先通过乘除法进行通分,然后才能作加法计算,这样一来便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也容易导致学生思维混乱,感觉计算困难。因此,将逆向思维融入数学问题解答当中,把复杂的数学问题通过逆向思维进行转换,便也显得很有必要。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利用逆向思维展开联想,从而得出一种新的有规律性的解题思路:1/6=1/2-1/3,1/12=1/3-1/4,1/20=1/4-1/5,1/30=1/5-1/6,根据这一规律,便可将题“1/6+1/12+1/20+1/30=?”化解为:(1/2-1/3)+(1/3-1/4)+(1/4-1/5)+(1/5-1/6),由此得出1/2-1/6=4/12=1/3。

这种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分解化的逆向思维模式,能够启发学生在遇到难解的数学题时,换个角度、换个方式去理解、研究、探索。使学生渐渐摆脱传统顺向学习方法带来的束缚,由常规的、惯性的思维中解脱出来,形成独具新意、标新立异的构思,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逆向思维的能力,在数学问题解答中获得出奇制胜的效果。

三、追求创新,培养逆向思维的灵活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乘除法”学习虽然看似简单,但其实千变万化,不同的数学题就会有不一样的解答方法,就算是将逆向思维应用其中能够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但也无法用一种逆向思维去应对所有的数学题解答。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引导学生追求创新,在克服顺向思维中定势的同时,培养学生对逆向思维的灵活应用能力。

⑴例如,在数量关系的分析中,教师列出如下数学问题:我们学校举办歌唱比赛,其中有30名女生参加,而男生的参加人数是女性的5/6,求我们学校一共有多少学生参加本次的歌唱比赛?学生在教师合理引导与相互讨论下,便可利用逆向思维作出如下分析:因为要求出全部参加人数,便要在已知女生参加人数的基础上,求出男生的参加人数,再用女生人数+男生人数,便可得出总共参加歌唱比赛的人数。根据题目可以看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5/6,即男生人数=女生人数÷6再×5,得出25,当学生计算出男生人数后,便可以很容易的应用加法将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相加,得出总人数55名。⑵再如,在数学计算中引导学生灵活应用逆向思维,教师列出下题:已知某个梯形的面积为60cm2,上底为5cm,高为8cm,求该梯形的下底长度是多少厘米(cm)?学生在灵活应用逆向思维的基础上,结合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长+下底长)×高÷2,转换出计算梯形下底长的公式:梯形下底长=梯形面积×2÷高-上底长,然后将已知数据代入到公式当中:60×2÷8-5=10,计算所得到的10,便是本问题中梯形的下底长度。

就如上例题所讲,通过互逆性变题训练,将已知条件转为问题,将问题变成条件;或是从结果往回推,让学生倒过来思考。通过等等的逆向思维措施,使学生懂得在解题中对逆向思维灵活、合理应用,进而提高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

总之,在小学数学“乘除法”教学中运用逆向思维,可以引导学生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对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客观、有效、合理地总结,找到解题的巧妙规律,获得最完善的结果。同时,这种逆向思维的教学方法,还能促进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由此可见,逆向思维教学提提升数学教学效益、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杜忠佩;浅述数学教学中创新性思维培养[J];数学爱好者(教育学术);2008年02期;

2.范彦方;在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技资讯;2010年02期;

3.彭勤勇;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途径[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年02期。

猜你喜欢
逆向思维解题小学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在小学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独立思考成就独家新闻
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作用与培养
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