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探

2015-05-30 10:48谭家琴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应试有效性生物

谭家琴

【摘 要】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关键。只有关注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多反思多钻研,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将课堂时间用在“刀口”上,讲学生之所需,解学生之所疑,在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中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学生会学得更好,老师们的教学也更有意义。

【关 键 词】 有效性;生物课堂;教学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思考并在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它的内涵是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自身教的效益,也要关注学生学的效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永恒主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实涉及的因素很多,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生物新课程标准,我摸索出了一些提高生物课堂有效性的方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面对现实,处理好学生全面发展和应试能力提高的关系

高中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必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讲,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高中教学是必须面对高考的,这是一个回避不了的现实,因此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也就成为一种现实的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本无可厚非,只要高考存在就回避不了应试。关键是如何处理好学生全面发展和应试能力提高这两者的关系。因此,我认为当今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首先是要摆正好这两者的关系。令人欣喜的是,高考改革与课程改革是同步进行的,在某些方面,它们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不应该是水火不相容的。如高考考纲将命题的要求表述为:“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高考考纲界定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要求,其实正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以科学素养考查为主要目标的试题,诸如实验设计与分析,信息的获取、处理、转换与表达等类型的试题,已成为高考的主要题型。这为我们既要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又要提高学生应试高考的能力提供了保障。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素养提高为核心任务的教学,同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水平。

二、做一个“有效的教师”是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

有效的教师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何谓“有效教师”呢?所有的教师都会对他们所教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一些影响,而某些教师会持续地产生更大和更积极的影响,他们似乎与学生相处更融洽,在教授知识方面更成功。这种教师称之为“有效教师”。

有效教师应具有的特征或品质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或品质,如个人外表、魅力、整洁、善良和亲切、智力、机智、开放、热情、幽默等;二是与教学工作相关的特征或品质,如体谅学生、对学生有高要求、教学能力强、学科知识丰富、教学的适应性强等等。有效教师的特征或品质和与良好教学效果相关的教师教学行为是一致的,自己要成为有效教师,就必须培养有效教师所具有的或应该具有的特征或品质,并在教学实践中努力表现出这些教学行为,促使教师意识到教师的教只有通过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才会对有效教学起作用,认识到教学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性,鼓励教师灵活教学,展现教学机智,实现有效教学。

三、精心准备教学设计

(一)了解学情

此环节在实施有效教学的备课中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为了充分了解学情,课前学生自学,从中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教学的重难点。真正做到讲学生之所难,解学生之所疑,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重视不同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

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惯性,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找出不同教学内容知识上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问题串”,使不同的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如教学《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节时,我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学生回顾生长素产生、运输和分布的特点,说明植物发生向光性的原因→老师展示植物根向地性,茎背地性的简图,学生尝试解释原因→学生的思维火花产生了碰撞,并对生长素的促进生长提出质疑→老师展示“问题探讨”中的“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关系”曲线图,讨论其中蕴含的信息→师生共同小结: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三)认真做好集体备课

通常按以下四个阶段进行集体备课:1. 集中备课。①引领:由备课中心发言人在教研活动会上以“说课”的形成发言。说教材、课标要求、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件准备、习题精选、教学理论等。②合作:讨论发言人的内容。③交流:由个人代表或小组代表发言交流。④整合:由备课组长整合大家意见,小结备课情况。2. 实施教学方案。统一时间组织本备课组教师听课、观察。让研究课真正回归到日常教学中来。3. 教学反思。执教教师执教后对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学生表现以及教学的成功与不足进行理性分析,自我反思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4. 形成新教案。由于生物教师一般都是任多个班的教学,因此同一教案多层次,多次上课。多次教学反思,反复讨论。结合不同班级的实情,最终讨论定稿。把上次研究积累的经验作为下一次实践的起点。长此以往,实现螺旋式上升。

(四)精心设置问题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而设置的“问题”成了互动的纽带。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要精心设置问题,深入做好一个或几个问题探讨的引导,避免设置的问题过多、过细,没有思维量,造成堂课“互动”流于形式。精心设置的问题,应具有这样的特点;其一“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思维量,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其二“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有效教学需要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当教学的目标确定后,有效的教学方法便是能高效达成教学目标的方法。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方法,如讨论法、自学辅导法、探究法等百花齐放。本次高中新课程改革显著的特征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对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每种教学方法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但解决另一问题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会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却妨碍达到另一些目的”(巴班斯基)。由于教学目标的多重性、教学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教学客观条件的千差万别和千变万化,使得我们不可能找到适合于一切教学环境,符合每一特定教学情境的教学公式,一种方法的优点,可能恰恰是另一方法的不足所在。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必须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克服其劣势,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与组合,使方法结构协调、合理,各种方法优势互补,长短相济,立体结合。

总之,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关键。只有关注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多反思、多钻研,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将课堂时间用在“刀刃”上,讲学生之所需,解学生之所疑,我想在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中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学生会学得更好,老师们的教学也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卢文祥. 生物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魏书红. 浅谈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引导[J]. 新课程学习(中),2015(3).

[3] 周银. 优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几点做法[J]. 理科考试研究,2015(3).

猜你喜欢
应试有效性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2021年高考《选修3—4》考点预测及应试策略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体育课“大翻身”须警惕陷入“应试”误区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第12话 完美生物
应试写作的文化视角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