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鹏 何江 黄耀
作者简介:邓小鹏(1986.06-),男,壮族,广西崇左人?研究生,广西大学,助理经济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同时也给城市的有效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现今信息时代的到来,一种城市管理的新模式——数字化城市管理应运而生?而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日渐凸显出来,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管理是否到位,正是基于这个背景,本文就深入探究数字化城市管理这一模式在公共管理中的实际运用状况,分析它独特之处和不足方面,并以公共管理的相关角度出发提出一些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公共管理;数字化;城市管理
由于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在信息时代公共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新时期下的公共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必须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应对数字化管理模式的不足有个基本的认识,才能针对性的提出措施予以完善,最终才能发挥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旨在与同行交流为城市管理部门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1.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数字化城市管理诞生于西方发达国家,成为目前服务社会、有效进行城市管理中最有效的管理模式?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城镇化的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这一模式迅速在我国兴起并得到发展?数字化管理模式使我国在公共管理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方面,因为政府部门的参与,能使国家第一时间掌控公共组织的相关信息数据,这一掌控不仅使国家了解公共组织的运行情况也可以为正在进行的管理进行调控,好的管理可以保持发扬,对不好的管理方面及时调停并采取措施处理;数字化的公共政策过程使得政策的制定和出台一定程度上的公开化、透明化,有利于完善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并加大民众对政策执行的监督力度?但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还是没有达到完美的程度,数字化管理若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出发,可此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数字化城市管理的不足之处[1]?
1.1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方面的问题
城市化管理的主要参与者是城市的政府组织,但城市的非政府组织没有进行适当的参与,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比例不平衡,不利于公共组织取得民众的信任;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方面存在职位冗余现象,具有一样的职能性质却设多样化的职位,使得公共组织的职位结构不合理,并且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的工作部门、人员存在办事效率低下的问题;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管理中的志愿者的管理存在漏洞,志愿者受招募进入组织时,招募的标准没有具体明确,并且受组织领导的主观臆断的影响,志愿者进入组织后,没有受到后续的培训,没有受相关组织和制度的规范,这些志愿者成为影响内部的稳定的因素;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应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但是实际中他们缺乏服务意识,有意的疏远群众,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1.2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实施方面的问题
数字化城市公共政策实施中因为利益驱使、上下级传达出错、沟通不当等因素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是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过程中最重要最需要马上解决的问题;城市公共政策实施方面,由环环相扣的五个方面构成,各环节相辅相成,也使市民参入进来,虽说这是一个值得发扬的地方,但是市民在参与的力度上仍是远远不够,并且参与的范围也比较狭隘;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的执行方面也存在问题,政策本身制定时缺乏与实际联系也就有执行的局限,执行部门执行政策时效率低下,并没有正确传达政策的主要意图,广大市民也存在情绪抵触、接受缓慢的问题?
1.3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方面的问题
这一方面首先存在绩效评估标准问题,现存的绩效评估标准要么过于广泛,要么过于精细,这些过于广泛或精细的标准使得绩效评估不切实际,而在绩效评估过程中往往信奉标准而忽略实际情况,所以得出的评估结果可信度不高;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部门设置存在问题,没有专门设置一个绩效评估部门,而是把绩效评估这一职能分散到多个部门中,使评估体系被割裂,多方评估组织没有进行協调合作,反而成为绩效评估的累赘?并且绩效的评估方法过于传统与单一,缺乏创新,没有引进好的评估方法和技术,评估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存在随机性与主观性,得出的评估结果也失真[2]?
2.从公共管理角度来分析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措施
2.1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需要采取的措施
城市公共组织需要从数字化管理模式入手,革除冗余重复的职能机构,建立合理的职能机构体系,并且加强对职员的培训监督,提高工作效率,在日常工作中,定期对职员进行考核,考核与绩效、薪酬和人事调动挂钩,使薪酬等一系列激励措施发挥作用,使得组织、职员办事效率提高;相关组织应制定贴合实际的招募标准,监督部门应加大对志愿者招募的程序监督力度,同时应采取数字化的管理模式针对志愿者组织杂乱的问题,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使他们具有纪律性组织性,制定相关的制度来规范志愿者行为,严格进行对志愿者的选拨后期的监督反馈工作;城市公共组织需要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应从群众的需要出发,为群众着想,也要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与建议,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更有利于组织工作的开展?
2.2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过程需要采取的措施
相关组织部门需要加大力度对公共政策过程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整治,对政策制定部门进行定期培训与考核近,他们使制定出的政策能有效的推广到群众生活中?需要对数字化城市政府的政策理念进行转变,培养数字化政府的责任意识,健全政府政策的制定执行制度,加强政府内部人员的沟通交流,对政府政策执行人员的业务素质严格把关,同时加大对执行人员的监督力度;执行政策时可以建立多支进入群众生活的执行人员,宣传政策的制定意图,让群众理解政府的想法,执行人员不仅去执行相关措施,也可以提高群众对政策的接受能力,这样能有利于政策的执行并且拉近执行人员与群众的关系?
2.3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方面需要采取的措施
对现存的绩效评估标准进行分析整合,对存在过于宽泛或精细的标准进行相应的调整,使标准尽可能的公平公正与公共部门绩效相匹配,在选定新的绩效评估标准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接受群众的建议与监督,这样才能尽可能的使评估结果真实?绩效评估结果出来之后,需要相关部门对评估的相关组织和人员进行交流沟通,使各组织、各部门明确自己身上的责任,这样评估才有意义;健全公共管理部门的问责机制,需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欢迎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监督与举报,群众举报多、绩效评估差的部门人员必须进行问责,归咎他们的责任并采取相关措施予以教育培训,对屡次不改的部门人员必须进行裁决处理,这样才能调动公共部门内部人员的警戒性也发挥了群众的作用?同时为了发挥各城市公共部门的职能,注意对城市管理公共部门绩效体系进行整合规范,在绩效评估中引进信息技术以及创新使用多种评估方式,合理运用评估的结果[3]?
3.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在公共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的不足及其完善措施,旨在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使这一模式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得到最大发挥,有效提高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为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城市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作者单位:广西大学)
参考文献:
[1] 吴贵洪,陈笑媛.从公共管理角度探讨数字化城市管理[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4,03:60-62.
[2] 王兆喜,方伟.城市公共管理的新课题——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J].苏南科技开发,2007,07:50-52.
[3] 邱耀杰.基于从公共管理角度探讨数字化城市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5,09: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