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游园惊梦〉的写作技巧和引申含义》再批评

2015-05-30 07:44:08胡译方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文本细读

胡译方

内容摘要:欧阳子的《<游园惊梦>的写作技巧和引申含义》一文,使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白先勇的小说《游园惊梦》的文章形式和结构进行了精细入微的分析,其中贯穿了大量的新批评理论方法。白先勇自幼的文学情结以及与昆曲《牡丹亭》结缘的经历,使得《游园惊梦》这篇小说的创作,充满了浓郁的中国古典艺术的情调。白先勇熟练地运用平行技巧,设置隐性语境,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红楼梦》的描写手法与表现方式,在小说中既显示了对于昆曲艺术乃至中国古典艺术日渐没落的现状的痛惜与遗憾,也凸显了“人生如梦”的宣传主旨。

关键词:游园惊梦 欧阳子 文本细读 再批评

一.白先勇与《游园惊梦》

欧阳子对于白先勇的小说《游园惊梦》的文学批评研究,首先是建立在对《游园惊梦》写作背景和文本本身深入探究的基础上。作者欧阳子在这篇文章中提到“结构形式和主题含义,都十分艰深复杂,”因此,必须经过“细细咀嚼,反复玩味”,读者才能对研究对象《游园惊梦》的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故事主旨隐含的深层意义等有着更为深入的了解。

1.白先勇的文学情结(文学背景和研究领域)

首先,欧阳子将《游园惊梦》与白先勇的其他几篇小说做了比较分析,他提出《游园惊梦》研究者应该具有相关的戏曲和昆曲知识背景,否则将会对文本的整体结构和含义的产生认知阻碍。这种研究方法涉及到社会—历史批评的领域。《游园惊梦》的作者白先勇自幼喜爱中国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他早年阅读过大量中国古代及近现代文学作品,既有像《薛仁贵征东》、《樊梨花征西》、《说唐》、《蜀山剑侠传》、《啼笑姻缘》等通俗文学作品;也有《三国》、《水浒》、《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名著和 《家》、《春》、《秋》等现代文学名著;这些都是他钟爱并且熟知的作品。虽然在大学求学期间,由于受西方现代文学思潮的影响,白先勇开始接触和阅读西方现代派作家的作品,在创作上也开始模仿西方文学。但是毕业后,他的研究兴趣又转向了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古典文学领域。

2.白先勇《游园惊梦》的写作背景简述

作者白先勇先生对于中国戏曲也有着非同一般的兴趣。他曾自叙幼年时有过的一段昆曲缘,当时梅兰芳先生抗战后回到上海演戏,第一次演的时候,是在美琪大戏院,演出《牡丹亭》中的一段折子戏《游园惊梦》,是与昆曲大师俞振飞等合演的[1]。白先勇在长辈带领下有幸欣赏了这出戏,这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即使几十年后也念念不忘。白先勇曾说过:“由于昆曲《游园惊梦》以及传奇《牡丹亭》的激发,我便试图用小说的形式来表现这两出戏的境界,这便是我最初写《游园惊梦》的创作动机。”[2]这段幼年的深刻记忆,加上他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学的素养,经过长期沉淀,终于诞生了《游园惊梦》这部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戏曲内涵的佳作。

二.白先勇的《游园惊梦》与欧阳子的解析主旨

1.《游园惊梦》故事梗概

在白先勇的《游园惊梦》这篇小说中,曾经拥有名伶身份的女主角一生中重大变故总与自己的成名曲段《游园惊梦》有关。名伶蓝田玉因为当年《游园惊梦》唱的最好,被钱老将军一眼看中娶做了继室夫人,但有充足物质却无精神交流的婚姻生活让女主角蓝田玉如同表面规矩却内心叛逆的杜丽娘一般,与年轻英俊的郑参谋有了一次如同《牡丹亭》中那样春梦般的外遇。然而不久后郑参谋被她的亲妹妹十七月月红抢去,使蓝田玉陷入痛苦与失落。钱老将军死后,随之失势的蓝田玉也深居简出,某日收到昔日戏园姐妹桂枝香的邀请而赴宴后,面对熟悉而又陌生的场景,蓝田玉借着自己曾唱《游园惊梦》哑了嗓子的可怕回忆,又重温了隐痛。作者设定蓝田玉因这曲“皂罗袍”两次哑嗓,一方面写尽她所受到的“爱情”失败后带来的情感刺激,另一方面也写出了她一生所寄予的“游园”之梦即青春之梦的彻底毁灭[3]。这是一种双层的隐喻。

2.人物与场景的映射

评论家欧阳子的评论文章《〈游园惊梦〉的写作技巧与引申含义》中,白先勇用蓝田玉脑海中曾与郑参谋私通的意识流回忆替换了这一出戏里直白过露的唱词。但其本质却是相似的。这样的做法恰恰将蓝田玉与杜丽娘这两个人物重叠了起来,互为表里,为接下来蓝田玉于宴会中再次体验“惊梦”作了伏笔。随后,欧阳子又陈述了白先勇这篇同名小说在故事开始前的背景设定。有了这两层铺垫,更加有利于深入解析故事情节与人物关系,人物心理。

欧阳子认为,在小说《游园惊梦》里,始终贯穿小说的宴会背景营造了一种类似于人间仙境的气氛,而这个场景又与女主角蓝田玉旧日风光时候所举办宴会的美好画面重合,于是,敏感多情的蓝田玉在酒精的作用下有了类似杜丽娘白日做梦的体验,自然而然地重温旧梦。

三.平行技巧在人物塑造,人物关系设定与意识流描写中的运用

在谈及《游园惊梦》里作者所运用的“平行技巧”的时候,欧阳子列举了白先勇在其他小说中运用此技巧的例子,以此证明这并不是特例,而是和“对比”一样作为作者所驾轻就熟的写作手法在文中表现出来。欧阳子以阐述《一把青》里对比技巧的使用方法,来探讨平行技巧在《游园惊梦》中的运用。平行技巧在这篇小说里用处之广,可以说包含了人物、布景、情节、结构和叙述视角等方面。欧阳子显然对此研究也很重视,将之作为首先且重点分析的对象。

1.人物塑造

在人物塑造上运用的平行技巧,体现在作者对人物对照的设定。在小说里出现的人物中,蓝田玉对应桂枝香,十七月月红对应蒋碧月,郑参谋对应程参谋等等。欧阳子一一列举了文章在细节处显露的证据,证明了原作者在人物设定上的暗示。小说的故事背景、发生地点及环境布设,也是与蓝田玉从前的宴请经历有所相似或重合。于是,在原作者白先勇的故意为之下,欧阳子看出了蓝田玉会产生今昔交错难以辨别身在何处的原因。而蓝田玉的“游园梦”的生成和发展也是层层递进的,欧阳子将蓝田玉的意识流思绪分为两个部分,即存在今昔界线的部分和模糊今昔界线的部分。而这两个部分则被欧阳子以明确的故事时间点相切割,并给出了以蓝田玉为视角的造成“醉梦”主客观原因的推理。为此,欧阳子还提出了有关文本隐形语境的大胆的猜想。

2.隐性语境

欧阳子根据作者所写人物间对话,敏锐地发现文本中的隐性语境,并予以发掘[4]。在他看来,桂枝香与郑参谋之间似乎也有如同蓝田玉与程参谋之间暧昧的关系,作者的刻意描写造成的视角切换使得读者从蓝田玉视角和心理看待她过去与程参谋的暧昧,而蓝田玉又从对桂枝香与郑参谋间耐人寻昧的情状的观察去向读者传达隐晦的信息。有趣的是,在《游园惊梦》的演出剧本版本中,白先勇就将桂枝香和郑参谋的这一情感暗线彻底明朗化了[5]。这就足以证实欧阳子观点的正确性。就此,欧阳子也点出了蓝田玉在小说中为读者服务的特殊身份,即一个兼具主客体双重身份的叙述者。蓝田玉既是上流富贵圈内过气的交际者,但同时也是最熟知宴会中人员基本情况的人。这一特点造就了她在这场宴会中主、客观双重的叙述视角和人物身份。当蓝田玉被宴会中似曾相似的人物和情景所触动时,将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转变成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尤其小说中徐太太唱《游园》的时候,蓝田玉由此产生的情感的触动达到了顶峰,产生了分不清现实还是回忆的混沌状态,这里这种回顾性叙述中通常有两种眼光在起交替作用:一为叙述者“我”追忆往事的视角,另一为被追忆的“我”正在经历事件时的视角[6]。作者用意识流手法重点强调蓝田玉此时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强烈的心旌摇动的感觉,思维混乱的情绪,十分传神,也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作者在进行正常客观叙述时无法直接描写出的小说中的隐秘事件。

四.“人生如梦”的小说主题阐释的评析

1.《游园惊梦》中的“梦境”场景的阐释

在重点介绍完小说所使用的平行技巧后,欧阳子又将研究的注意力转移到小说的写作技巧方面。欧阳子将小说中所使用的比喻、意象、反讽、对比、预示、双关语、顺流连接等之技巧使用情况,一一举例讨论。首先,欧阳子还是点出了本文的主题,即人生如梦。所以,围绕这个“梦”字,文中产生了许多与之关系密切相关的比喻和意象。从门前站岗的如天兵般的卫士,到琼浆玉液般的美食佳肴,再到如仙乐般悦耳动听的戏曲,以及锦衣华服言笑晏晏的宾客,无一不是昭显了这个地处人间,却宛如仙境的“梦”之宴。如此,根据欧阳子的例举和解释,读者也就不难理解蓝田玉身处这样似曾相识的环境中,会如同春日游园的杜丽娘般触动心事,恍然入梦了。

2.意识流描写中的寓意阐释

在谈及蓝田玉入“梦”后一连串意识流手法的心理描写,欧阳子没有忘记自己在前面的提醒,把蓝田玉的这段带有古典诗意和浪漫情怀的心理描写,和昆曲《牡丹亭》中《游园惊梦》那一段描写男女主角花园幽会的唱词相联系,点出了这里平行技巧的运用,并且与之前所阐述的蓝田玉与杜丽娘的角色重合这一观点联系了起来,表明作者在这里给予读者双重含义的暗示。同时,欧阳子借用姚一苇的《论白先勇的〈游园惊梦〉》中运用精神分析学得出的结论,赞叹了白先勇于此的意识流写作段落既贴合理论,行文又完美流畅。

但需要注意的是,欧阳子在谈及反讽与比喻的时候,引用了小说中描写钱将军之死的段落,根据佛洛依德的解释,这段心理独白里含有性暗示的意象比比皆是。而这个段落里种种令人恐惧的死亡意象与这里充满野性、质朴、旺盛生命力的表征形成鲜明对比,作者在这里运用了“蒙太奇”的组接技巧,从与郑彦青的交欢滑入到了钱将军的病亡[7]。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两个例子的对比,把它们放入可以用精神分析学说研究的领域中去。据此继续发散思维,我们也能探究出蓝田玉生命中两个男子给她带来的意义:一个是带有充足物质却不长久的生活,一个是带有精神满足却终将被抛弃的命运;女主角蓝田玉一生不幸的悲剧性质是命中注定,不可逃脱的了。

欧阳子既注重对文本本身进行细节分析,同时也没有忽视其中对小说人物设定和描写的部分。欧阳子在这里比较细致地分析了女主角钱夫人蓝田玉的性格和经历,指出这段心理独白的第三种作用,即衬托出了蓝田玉原本深藏的雅致性情,这点恐怕是大多数读者容易忽略的。

3.以戏曲比附人物形象极其关系的设置

接下来,欧阳子提到了小说中运用的比喻,剖析作者所用比喻之巧妙,将《牡丹亭》、《洛神》《贵妃醉酒》比喻小说中男女关系,巧妙而有趣。其实就欧阳子提出的“比喻”,我更倾向于把这种写作手法看成类似索隐派所使用对红楼梦文本的研究方法。但相比索隐派仅抓住文本中的只言片语或其中某一人物、某一处情节,就跟历史上类似事件进行比附而言,欧阳子对这类“比喻”的猜测,无疑更具有说服力。但欧阳子没有注意到的是,以上这三个戏曲典故,都是以“梦”为主题,包括其背后隐喻的故事,都是为了烘托钱夫人的梦[8]。再者,整篇小说的场景切换和人物的情感流动也十分的顺畅自如,这里欧阳子以介绍双关语的表现形式来阐述这两点,比如蒋碧月语意双关,一句“五阿姐,该是你惊梦的时候了”让小说情节过渡到女主角被迫献唱的情节,同时这一句话也将女主角从恍惚中惊醒。《游园惊梦》整篇小说,无论从人物,情节,背景设定等各方面来看,都带着浓浓的古典戏曲的味道,于是,对于其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作者会用戏曲曲目与内容去暗示、隐喻,既符合书中一贯温婉含蓄的女性化叙述基调,也切合小说中各类人物的身份,即因为出场人物大多都是唱戏出身的女子,正应验了那句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老话。这其中也可能含有作者本人隐含着宿命论的对众人命运的无奈的叹息。

在谈及这篇小说所运用的反讽和对比的写作技巧时,欧阳子明显将这些手法的运用,与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联系了起来,点名了后者表层和里层含义。值得注意的是,在欧阳子的评论文章中直接引用了小说中蓝田玉被其瞎子师娘算命的言辞,这些言辞即嘲笑了剧中人的自作聪明和自以为是,也再次点明了荣华富贵和儿女私情“终不得久,俱成云烟”的性质。小说里从蓝田玉的所见所感中看出了不少今昔对比,物是人非的景象,这不仅传达出了蓝田玉自身的落魄,上流社会的人情冷漠,且强化了小说的主题与内涵,即“人生如梦”。

五.中国古典文化与《游园惊梦》的关系

欧阳子认为,读者要理解这篇小说,必须联系中国古典戏曲来对此进行解读,当然探究的同时也少不了对中国文化历史背景的掌握。欧阳子指出,小说主题与昆曲兴衰的历史密切相关。接下来,他就为我们介绍了昆曲的发展历史。在欧阳子眼中,女主角一生起落的命运,正是暗合了昆曲兴起和衰落的轨迹。笔者认为这样就将小说的整体立意进行了拔高,将原先一位失势的将军夫人的一个生活插曲,描绘成一首对中国古典戏曲乃至中国古典文化精华失落现状的挽歌。“昆曲是我们表演艺术最高贵、最精致的一种形式。它词藻的美、音乐的美、身段的美,可以说别的戏剧形式都比不上,我看了之后叹为观止。那么精美的艺术形式,而今天已经式微了,从这里头我兴起一种追悼的感觉,美的事物竟都是不长久。”白先勇也曾这么喟叹过[9]。为了给自己的论据加以佐证,欧阳子又细细考察起原作者对于女主角的设定。他发现,从她的姓名到出身,无一不带着浓浓的古典中国文化的风范,是以表明原作者设置这个女主角,立意深远。欧阳子又借蓝田玉之口,点出一个变字,女主角便成了因国民党在内地失势而赴台的内地人传达心声的代表,倾诉了他们眷恋家园、眷恋过去的人生感慨,书写了一代人所经历的沧桑与无奈[10]。现代社会发展至今,人们不知不觉抛弃许多文化遗产,在追求媚俗和遗忘经典中越走越远,这也是欧阳子在原文中所提取的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

由此,欧阳子也诠释了艺术与人生的内在关系,他指出了艺术固然要与人生相结合,但同时也提出人生本就是灵与肉相结合的人生,不能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

六.《游园惊梦》与《红楼梦》关系阐释的再剖析

欧阳子花费了较大的笔墨谈及了原文“人生如梦”的主题。欧阳子在这里具有创新性的观点是提出原文所营造的环境,有“仙境”与“梦境”之别。原文里如天宫设宴的场景,看似仙境,实质却如梦境般短暂且容易消亡。欧阳子的这个观点,很贴合原文的主题,也验证了前面欧阳子自己所提到的,“仙境”的女主人桂枝香和女主角蓝田玉的角色对应关系,两人的命运也应该是相似的,也就暗示了今日仿佛仙境的神仙日子,桂枝香也是享受不了多久的。接着,欧阳子摘录原文中的一段,即借蓝田玉之口点出昆曲《游园惊梦》中的警句那一节,重点介绍了警句两字的语意双关。为了增加说服力,欧阳子将之与《红楼梦》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一节中林黛玉听《游园惊梦》时剧烈的情感波动作对比,突出了古今两位作者借同样的事物,相似的场景来表达小说主题的巧妙心思。

欧阳子还指出姚一苇先生在评《游园惊梦》时也提出此篇小说和 《红楼梦》在诸多描写上的相似,但欧阳子重申,两篇小说在主题表达上的相似才是重点。事实也的确如此,欧阳子这位注重用小说的形式和结构来分析文章的学者,重视小说主题才是应有之义。对于一些相似的细节描写,如人物,对话,环境等,对欧阳子来说反而不将其作为重点,一带而过即可。

欧阳子对此还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探寻。在他看来,虽然确定了两篇作品的小说主题都是“人生如梦”,但显然两者还有明显不同之处。曹雪芹已经明确了人生是“假”,解脱是“真”,但《游园惊梦》却是真假难辨,虚实难分,显然作者自己还在游移不定之中,无法给出清楚的回应。欧阳子就剧中人唱戏说戏的大量场景,确定作者白先勇的立意还是倾向于指出人生具有消极的一面,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因为就原文来看,蓝田玉为了富贵生活嫁给年老的钱将军,又因为爱情需要与郑参谋出轨,回首半生有欢愉也有痛苦,即使间隔十几年回想起来依旧心潮起伏难以自持,却没有言及一个“悔”字,因此,可以说主题的“人生如梦”既指“虚梦”,也包含“梦想,”虽然“人生如梦”,但仍要“不弃追梦”,想必这才是白先勇要传达给世人的人生信念[11]。

在结尾处,欧阳子重提了“平行技巧”在原文中的运用。大量人事、场景描写都是今昔对应,虚实交错,真假伴生,难分难辨。在欧阳子看来,这种源于中国道家的思想又可于《红楼梦》中所设定的太虚幻境的含义作比。但欧阳子接下来认为白先勇小说主题是曹雪芹小说主题的扩展和延伸,这种观点也值得商榷,两者只能说是表达“人生如梦”相似性质的主题,但也不能就此说谁比谁更好。《红楼梦》中盛极而衰的古代封建社会的四大家族兴亡史,场景和内容描写更加宏大开阔,具有极深的历史和文学的双重意义和反思价值,其中所蕴含的语言形式,结构和技巧,更是令我国学者以此开创一个专门研究《红楼梦》学问的学术流派,即“红学”。白先勇的《游园惊梦》只能说从主题思想到形式内容,都有摹仿《红楼梦》的痕迹,如果把他的作品说成是对这部著作的致敬之作,可能会更加妥帖准确。

参考文献

[1]白先勇,曹可凡;《半个世纪的“游园惊梦”-白先勇的戏梦人生》

[2]白先勇:《〈游园惊梦〉小说与戏剧》,《白先勇文集》第五卷,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336页。

[3]金红,文学生命的追索与还魂-重读白先勇的《游园惊梦》,华文视野(名作欣赏),2012/15

[4]刘畅,从新批评角度谈欧阳子《<游园惊梦>的写作技巧和引申含义》,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2

[5]沈燕,游人生之园 惊现实之梦-《游园惊梦》小说与剧本比较阅读,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6]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林宏伟,金红;《游园人生 苍凉一梦-浅谈《游园惊梦》中的意识流》,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3月,第24卷第1期

[8]王金芝,论中国传统文化因子与西方意识流的结合景象-以《游园惊梦》和《蝴蝶》为例,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5月,第22卷第2期

[9]白先勇:《为逝去的美造像———谈〈游园惊梦〉的小说与演出》,《白先勇文集》第五卷,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366页。

[10]金红,文学生命的追索与还魂-重读白先勇的《游园惊梦》,华文视野(名作欣赏),2012/15

[11]李琳琳,《游园惊梦》主题新探--评欧阳子《<游园惊梦>的写作技巧和引申含义》,柳州师专学报,2010年2月,第25卷第1期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文本细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99期)2016-12-26 09:55:01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的方法谈
文理导航(2016年31期)2016-12-19 09:18:24
细读文本,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用“文本细读”探讨语文阅读教学
教育(2016年38期)2016-11-15 17:49:36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68期)2016-09-21 13:59:02
诗词细读应从细读语言开始
考试周刊(2016年59期)2016-08-23 14:47:33
谈文本细读中教学设计的目标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