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探索与实践

2015-05-30 06:06白艳秋
经济师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体系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开设的一门课。面对课程学时少、内容多、时间跨度大等问题,为实现其在教学目的上的统一,探索并实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有效途径,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文章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使教师顺利完成从有效教学到优质教学的飞跃,使学生在课堂这个教学主阵地收益广博,体验深刻。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材体系 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1-266-0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开设的一门课,目前任课教师普遍认为在教学中存在着学时少、内容多、时间跨度大等问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何把握教材内容和教学要点的精神实质,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是教学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重要前提,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对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将大有裨益。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现状

吉林大学的陈秉公教授认为,课程的实施是一个前后一贯的连续教育教学过程。这个教育教学过程表现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表现为一定的思想理论(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转化为教材体系。它是课程实施过程的第一次转化和飞跃,主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第二阶段为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它是课程实施过程的第二次转化,主要解决怎么教、怎么学和将课程目标和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信念和品德的问题。两次转化和飞跃前后衔接、连续一贯构成了完整的课程实施过程,缺一不可。而实际经验告诉我们,第二次转化过程受影响的因素更加复杂,要想实现也更加困难,因此要想实现《纲要》课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完美转化,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办法才是正确、有效的途径。

首先,教师必须明确《纲要》课与历史学科的专业课的课程性质不同,因此授课过程必须始终明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而事实上目前从事这一课程的授课教师的历史学教育背景相对较多,这就容易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成历史课。《纲要》课要求我们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内在规律,它的主要目的是要帮助当代大学生在正确了解国史、国情的前提下,确立并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和对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信念,把自己锻造成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这一点必须与历史专业的授课区分开来。

其次,在授课时间较少的情况下,课程内容多是目前《纲要》课面临的最大问题。这主要表现为《纲要》课资料繁多,内容丰富。原本这对于师生而言都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处理不好便会使课堂教学显得杂乱无章,因为无论资料有多少可以使用,对于教师而言都要最终落实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因此如何筛选、利用这些资料便显得尤为重要。此外,是在《纲要》课的教材中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内容重复问题,一是与高中教材的重复,再为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称“概论”课)课程内容的重复,因此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就有了进行整合的空间,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目前大多数院校的解决办法即为实行“专题式”的授课方式。

最后,当代大学生的知识接受方式与《纲要》课教材之间存在着矛盾。《纲要》课教材是全国统编教材,这要求它本身必须具有科学性、权威性,但我们面临的学生却是千差万别,参差不齐,即便是同一所学校的大学生也存在着学科背景、文化修养及认知能力不同的情况。目前,大学生对知识接受方式要求越来越精细化,而且现代社会信息来源也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与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如何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因材施教,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并最终转化为大学生的信仰体系,让大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完美转化就成为我们思政课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实践经验,笔者愿就这一问题与全国各位同行进行探讨,以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二、《纲要》课理论教学中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探索与实践

针对《纲要》课以上的诸多问题,我们在理论教学中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资源整合。

(一)“专题式”与“问题式”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目前,在全国各大高校中普遍认为构建“专题式”与“问题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适合解决《纲要》课课时有限的最行之有效的方式,我校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也认为这是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的最佳模式。

首先,“一个主题、两个了解、四个选择”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时必须始终遵循的原则,即为了抓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

其次,在设置专题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既要尊重统编教材,又要勇于打破统编教材的章节体系。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在吃准、吃透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在中学阶段已有的相关历史知识以及该课程课堂授课学时量等限制因素,将每章内容进行系统的整合、浓缩。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程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设想、质疑、探究,最终实现教学目的。

最后,问题设置必须要有代表性。“专题式”与“问题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运用过程中必须注意问题的代表性,这个问题既要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同时也必须是本专题讲解的重点。例如在讲“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时,我们就设置了两个问题,一是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二是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两个问题不仅是本讲的重点,而且是解决教材中“四个选择”的重要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会使学生关注的焦点逐渐明晰,同时教师也完成了本专题乃至本册书的重点。因此,“专题式”与“问题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目前是适合解决《纲要》课课时有限的有效方式,它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将教材变为学材,并建立起完整的课堂教学体系

(二)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必须要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1.关于《纲要》课与其他课程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纲要》课与中学历史课的衔接问题。上课伊始,我们往往会碰到学生的发问:从小学到高中,历史课已经学了几遍,为什么大学还学习历史?这实际上是提出了大学历史学什么和怎样与中学历史课衔接的问题。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设《纲要》课,是要采用学习历史的方式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区别大学《纲要》课和中学历史课教育教学的标志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积累程度的差别,在不同层次上提高学生认识和理解历史的能力。大致说来,小学以讲故事的方式学习历史,中学以讲过程为主的方式学习历史,大学则应在理解历史逻辑的层次上学习历史,教给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二是《纲要》课与《概论》课的关系问题。在现实中,大多数学校并未讲完《纲要》课所有章节,有的讲到新中国的成立,有的讲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在内容上,《纲要》课与《概论》课有交叉不可避免,与《概论》课不同,《纲要》课不是去展开地论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而是用事实去阐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的理论观点,做到于叙事中寓论断。

2.关于《纲要》课中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在教学中我们认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应当把历史讲活。从时间维度的连续性而言,历史尤其是近现代史任何节点的内容都影响着今天的现状与未来的走向。大多数当今重大事件都能在近现代史中找到根源。因此,通过把丰富多彩的历史进程和生动感人的时代元素结合起来进行讲述、讨论、评判,让学生认识到现在的发展来源于历史积淀,同时又能以史为鉴,更深刻地认识当今世界。这样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提升他们的思想高度、政治觉悟。因此,《纲要》课教师要上好这门课,不仅要钻研教材,熟悉历史,还要深入地了解现实,特别是对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更要花大气力去研究,让历史知识鲜活起来,使其具有现实感和时代感,这样才能纠正学生对《纲要》课感觉知识旧、道理空、距离远的认识。

3.关于《纲要》课中德育与智育的关系。《纲要》课作为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主要功能不仅要传授历史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发挥其德育功能,达到以史育人的作用。因此“德育智育化”的思路更加适合。但我们认为,无论怎样,在授课中既不能脱离具体的课程内容,也要避免使教学陷入空洞的说教,要在传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发挥德育作用。一部中国近现代历史,本身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了实现民族复兴而救亡图存的斗争史,这些真实的史实对于教育当代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现德育、智育的有效融合,使“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一体化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三)多法并举,依内容而施法

就教学方法而言,全国的思政课教师都在《纲要》课教学中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有关提高该课程实效性的教学改革,但在改革中,我们往往注重于教学方法的革新,如多媒体教学、模块教学、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等等,毫无疑问,这些方法是提高《纲要》课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之一。但在此过程中,我们往往对教学内容则关注得不够。我们常说形式表现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因此,无论形式多么丰富,多么让人激动,但真正能打动学生,穿透学生灵魂的是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阐释,也就是说我们应更多地用理论去吸引人、用思想去感染人,用理论的深度、思想的高度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让学生信服进而达到以史育人的目的。

(四)教学手段现代化

在《纲要》课的授课中,必须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传统教学中,而且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图片、音像资料、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教学网页等等,还要把手机终端充分利用,由此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开通《纲要》课程的微信公众号,要求学生关注,不仅可以借用这一平台发布信息,同时也可以将课堂以外的知识进行拓展,从而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理论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使课堂的教学效果更加明显,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纲要》课实践教学中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探索与实践

目前在《纲要》课授课过程中,在学时已经相对固定的情况下,拓展授课空间也不失为解决时间少的一个好办法,关于这个方面,很多学校都有很好的做法和举措、亮点和经验:有的利用周六、周日开展校外实践教学,与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结合起来;有的将实践教学引入课堂,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体现出来;有的与校团委牵头的假期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通过调研报告等形式加以反映;还有的进行网络虚拟实践,加大对网络教学以及网络课程建设力度,等等。但在操作过程中,我们也往往碰到诸如实践教学经费的落实、实践教学课时的计算、实践教学人员的参与、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等问题。我们建议可在大实践观的视野下,通过多部门的协调联动加以推进,进而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

具体操作以我校为例,有以下几种实践方式:

(一)参观考察

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考察活动,并让学生撰写观后感和讨论,这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而这一点不同地域的学校都可以根据自己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的中国近现代史资源,开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二)指导学生阅读实践

采用读书、讲课、研讨和运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读书进而实现帮助学生理解与深化理论知识。为了使学生的读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将读书与课堂讨论、演讲辩论等实践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这种方式也是第一课堂的延伸,适用于把在课堂上没有时间完成的教材内容放到课余时间,让学生自学,也可以利用网络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

(三)知识竞赛、课前演讲

这是《纲要》课可以探索出的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锻炼学生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为主旨的课堂教学环节,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四)开设近现代史相关的讲座及选修课

为了辅助《纲要》课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纲要》课教师还可以利用选修课及讲座的方式,拓宽授课课堂。例如可以开设“中国近现代人物研究”的选修课,所选人物可以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通过《纲要》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使学生增加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在空间上拓展课堂,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把《纲要》课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也是教学实施的关键环节,而关于这种转化的探索将是永无止境的,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把握教材内容和教学要点的精神实质,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教条中解放出来,从呆板中生动起来,使其成为一门大学生真心喜爱并终身受益的课程。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指导项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2534088;项目来源: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黑龙江精神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价值与运用研究”,课题编号:GBC1212071,课题类型:省教育厅规划课题;黑龙江科技大学教研项目“开展素质教育活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高晓华,白艳秋.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实效性的探索.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

[2] 陈秉公.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规律性.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7)

(作者简介:白艳秋,黑龙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及中国历史与文化。)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芭蕾基训对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形成的影响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人物说史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正确树立唯物史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