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与“空城计”

2015-05-30 06:07张晓波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5年11期
关键词:计谋曹氏空城计

张晓波

有历史学家考证说,“空城计”并不是诸葛亮的计谋,而是小说家为了吸引人而“嫁接”到诸葛亮身上的。本文只是就事论事,各位不必深究。

世人多认为诸葛亮用兵如神,空城计惊走司马懿,其实只怕未必如此。

先来看司马懿何许人也。

司马懿乃是曹操极其看重的一个谋臣,是曾辅佐曹氏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位至骠骑将军、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后追封宣王。当时曹魏,唯一能与诸葛亮相抗衡的,司马懿一人而已。

司马懿用兵如神,仅举两例。

其一,大约公元219年,关羽趁魏军大部调动淮南防备吴军之际北攻荆襄,围魏将曹仁,水淹于禁七军,斩庞德,一时间“威震华夏”,吓得曹操差点迁都河北,后来曹操听从司马懿的计谋,密会孙权,孙权果然派吕蒙袭取江陵,关羽被其俘杀。

其二,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驾崩,享年四十岁。临终时,令司马懿与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为辅政大臣。孙权得知魏文帝曹丕去世,于八月出兵攻魏。命吴左将军诸葛瑾分兵两路进攻襄阳,被司马懿击败,魏军斩杀吴将张霸,斩首千余级。

由此可见司马懿用兵之神,绝不在诸葛亮之下,而且司马懿对诸葛亮了如指掌,在五丈原对峙的时候,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曾来信问前线军情,司马懿回信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毂中,破之必矣。”这几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诸葛亮最大的问题所在。

这样的一位军事天才,小小的空城计岂有看不出来之理?

只可惜,司马懿当时的处境,让他不敢除掉诸葛亮。

曹操在世的时候,就已经逐渐察觉到司马懿“有雄豪志”,又发现他有“狼顾之相”,心里对他很忌讳,但曹丕和司马懿关系很好,总是维护司马懿。后来由于司马懿勤于职守,废寝忘食地工作,才使曹操逐渐安心。曹丕被封魏王太子后,司马懿升任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当时司马懿“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为曹丕所信任和重用。但司马懿的位高权重,功高盖主,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曹氏家族的地位,到了曹睿时期,这个在曹丕手下曾呼风唤雨权倾一时的军事奇才,已经被渐渐架空。

在刘备死后,诸葛亮迅速稳定下蜀国大局,然后用马谡的计谋,离间曹睿君臣,使得已经被边缘化的司马懿被迫下野,赋闲在家。即便如此,曹睿仍然不放心,又派人上门探查,以至于司马懿不得不依靠装病来欺瞒魏主,以免招来杀身之祸。这次下野让司马懿明白了,除非自己把持朝政手握重权,否则随时有生命危险。

司马懿被驱逐,诸葛亮得到了北进中原最好的一个机会,他立刻与孟达联系,准备再出祁山,进攻魏国。曹魏军队抵挡不住诸葛的攻击,不得不重新启用司马懿。

司马懿刚刚被启用,就斩杀孟达,智取街亭,粉碎了诸葛亮的进攻,进而进兵追击诸葛亮,几乎要致诸葛亮于死地,显示出自己在对抗诸葛亮上的绝对优势地位。

可是这个时候,司马懿羽翼未丰,地位不稳,又怎敢奈诸葛亮何?

假设一下,如果司马懿真的只是害怕中计,那么派几百个神射手,远远射杀诸葛亮便是;或者,只需派两千人马攻进城内,假如真有埋伏,大军便在外接应,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损失那两千军马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十五万大军再脓包,焉有不战而退的道理?

但问题是,没了诸葛亮,司马懿怎么办?作为一个老谋深算的军事家,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他岂能不懂?

诸葛一死,曹氏政权最大的威胁也就没有了,那么他司马懿还有什么存在价值?而此时羽翼未丰的司马懿,又如何避免杀身之祸呢?换句话说,诸葛亮是司马懿权力的来源和保障,只有诸葛亮存在,那么司马懿才能继续手握重权。

自己的前途性命掌握在自己最强大的对手手里,司马懿心里的滋味,恐怕也是郁闷得紧吧?

大家可以再想这么一个问题,按照当时魏蜀吴的力量对比,魏国势力最为强大,蜀国最为弱小,尤其是火烧连营之后,蜀国差一点就一蹶不振了。但司马懿终其一生不言进攻,只是防御,似乎是怕了诸葛亮。其实不然,司马懿再傻,恐怕也不会傻到自毁长城,自断后路的地步。他进攻蜀汉,胜也不是,败也不是。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位旷世奇才,对彼此的处境自然心知肚明,心有灵犀。诸葛亮攻的放心,司马懿守的暗喜,就在这攻守之间,司马懿渐渐羽翼丰满。

当司马懿带领十五万大军兵临西城的时候,看到诸葛亮稳坐城头,只怕心里也是打翻了五味瓶。不但要装模作样地大惊失色,还要假惺惺的仰天长叹:“吾不如孔明也!”又派出一支必败的军队,来证明诸葛用兵如神,自己料事如神,哥俩各有所神,平分秋色。

猜你喜欢
计谋曹氏空城计
三十六计之空城计
空城计
皇帝迎娶已婚女
自认为善
空城计
爸爸的计谋
敦煌石窟艺术的特殊呈现——以曹氏三窟为中心
张 勋:被夫人封『平肩王』
交换生的计谋
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