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东
摘 要:我国医药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以年均17.2%的速度增长,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促进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对医药卫生体制进行改革,至2013年年底,已经两次对药品价格进行调整,并将进一步扩大基本药物的范围。作为生物制药生产厂家,在原材料上涨、人力成本上涨、药品同质化等内在压力和国际药企抢占市场份额外在压力的双重压力下,成本优势对于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制药企业;产品生产;成本控制;有效策略
1 制药企业产品生产成本控制现状
1.1 研发阶段——产品研发周期较长
药品的研发分为“原研药”和“仿制药”两类药品的研发。其区别在于研发投入研发周期的不同。根据罗氏制药的经验数据,每开发一种原研药,需要投入66.145亿元人民币,7000874个小时,6587个实验,423个研究者,大约经过8-10年或更長时间。国外制药企业像拜耳、辉瑞等具备资金实力的企业钟情于原研药,在患者生命的紧急时刻只能选择原研药,而且原研药在专利保护期内可以享受到较高的价格。即使是仿制药,生物制药的研发周期也是很长,而且生产技术也很难达到原研的水平。
1.2 生产阶段——生产成本核算流于形式
很多制药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采用的是品种法,品种法无须按步骤计算半成品成本,不需要将生产费用在产成品与半成品之间分配,计算简单。但是配制过程中会有半成品,这些半成品的存储需要特定的环境。还需要检验含量指标、微生物的检验,特别是对中药制成品需要检验农药的残留。半成品的费用计算对于企业能够合理计算成本很重要。因此,品种法对于企业并不合适。虽然很多公司有明确的规定采用品种法进行核算,但是由于成本核算管理人员计算成本时,随意变更成本核算方法,无视成本核算体制的存在,使得生产成本核算流于形式。
1.3 物流阶段——成本控制失灵
①采购成本控制。“实际采购成本-计划采购成本=采购价差”,采购部门会派出人员在企业所需原料处驻点,一同参与采购合同的签定,并对采购价格进行监控。②储备资金使用。企业根据自身的生产规模和定额消耗,合理地确定各个部门的储备资金,以便尽可能地降低储备资金的占用情况,并且鼓励实现零库存和占用社会资金。③管理费用。企业除直接参与生产人员的费用外所产生的费用均为管理费用,控制不当就会造成管理费用的大幅增加而增加成本。
2 制药企业产品生产成本无法控制的原因
2.1 研发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国内药品研发水平的影响因素众多,2012年医药研发人才同比增长56.8%,分子生物学制药研究人员同比增长127.6%,生物医药研发专员同比增长96.3%。由此可见,医药研发人才需求持续增长。
2.2 采购管理制度不健全
采购管理制度不健全的表现如下:首先,采购预算不准确,导致采购次数频繁。企业采取控制价差的方式控制采购成本,却忽视了采购的次数产生的物流成本。药品的原料具有季节性,其产生的物流费用是基本上保持不变的。釆购预算编制的错误,会导致物流成本的升高。其次,采购部门与仓储部门、生产部门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不能达到精益生产,实现零库存的目的。
2.3 产成本控制不到位
制药企业成本控制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采用的是金蝶K3财务系统进行登记账目,在2014年才开启销售和存货管理这两个模块,但是并没有将成本核算这个模块真正运用起来,导致对于成本的核算部分仍釆用较原始笨拙的方法核算,使用微软的EXCEL软件归集和计算。第二,我国制药企业每天的成本数据都由车间统计员和成本会计来进行整理和登记,成本会计在月末对本月成本进行统一核算,将本月发生的原材料消耗和生产费用在本月生产的所有订单中按产值进行分摊。
3 制药企业产品生产成本控制有效策略
3.1 研发设计环节成本控制的对策
据国际知名咨询公司统计,在2015年将有640亿美元生物药物专利到期,将给仿制药企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成长空间,预测到2020年将要到达200多亿美元,未来十年复合增长率将要达到56%。所以我们可以采取的具体对策如下:①制定目标成本;②明确责任主体;③编制成本预算。
3.2 采购环节成本控制的对策
在采购环节的成本主要体现在采购药品以及原材料的数量上,以及在运输原材料的物流费用上,以及在存储原材料以及药品的费用上。所以我们从这几个方面入手采取一些可行的措施。首先,就是完善采购数量管理,用多少采购多少,充分考虑制药的需求量。其次,建立供应商信息库,快速地获取信息,根据信息来控制以及决定采购数量的多少。最后,缩短仓库盘点期,在这个过程节约的主要是采购费用。
3.3 生产环节成本控制的对策
①加强材料耗用管理;②提升品质管理水平;③组织均衡生产。
3.4 营销环节成本控制的对策
首先,销售人员的个人利益账户被设置为随时了解销售人员完成的任务,付款,现金奖金和剩余的金额是上述或余额。实践表明,建立的企业图书,销售目标明确,积极配合财务控制系统的实施财务人员;企业为了控制风险,应当对资金进行严格监控,营业费用应以销售收入为基础进行预算。其次,改进自己的营销策略,并且将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做到低投入高产出。
4 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制造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已由降低原材料消耗来增加利润的“第一利润源泉”和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降低成本的“第二利润源泉”,转向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的“第三利润源泉”。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我国制药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的改进以及进步。
参考文献:
[1]王玉英,刘树艳.现代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思考[J]企业经济,2004(5).
[2]刘巧娣.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途径研究[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6(6).
[3]孙涛.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应用框架[J].科技信息(科学科研),2008(5):117-119.
[4]龚利群.制造企业采购成本控制[J].北方经济,2012(04):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