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诗玉
1976年的金秋时节,在一举粉碎“四人帮”后,乐山县党委却依然在翌年三月,开展了一场“路线教育运动”,县上的工作团来到了西溶镇上。
我从乐山城区的建筑工地上,被通知回西溶镇的建筑站内,去对质一桩采购员的票据责任而成为工作组清查、整顿的对象。当夜,运动积极分子缠询恶诘到凌晨三四点钟,我只要闭眼侧头有入眠状,即被高声喝止。次日依旧,却无实质进展。大约下午三四点钟,听到大门外有人在叫吴二娘,并说不关你的事,你快回去吧。我扭头向外张望,看到我的二姑婆,一双小脚在绑扎的裤腿下,分外醒目。她是听说了我在这里隔离斗争后,很担心而颤巍巍地走到这儿来看她的孙子的。她显然没看到我,在积极分子们的呵斥下,怀揣着一份揪心,在惶惑的惊惧中,悻悻地离开了。
又是次日的下午五六点钟,工作组的人突然叫我回家去,那神情怪怪的。我拖着被折腾得疲惫不堪又昏昏沉沉的身子,急匆匆地往家走,刚到临街的大门口,突然看到了堂屋正中的两条板凳、一张门板上,躺着已经去世的姑婆。我大惊失色,顿时热泪滚涌在眼眶里,心里万分地绞痛。我至亲至爱的二姑婆呀,您就这样离开了人间,带着您一生的贞洁、一世的苦难,仅仅一夜,天人永隔,孙儿不知道,您老人家是否找到了天堂的位置,竞这样突然地离我们而去!
二姑婆名叫吴桂贞,其母周氏乃五通桥牛华人氏,家道殷实而在家塾中识文断字,诵诗习画,与吴姓盐商之子成婚后诞下吴桂贞两姐妹,桂贞行二。后来家道中落而迁居古镇西坝,及至父丧姐嫁,母女俩相依为命,以临街店铺做些针线手工,代人缝补度日。周氏乃庙堂居士,在俗比丘,在家中二楼上设有天地君亲师牌位,供奉观世音菩萨,终身食素、礼佛。二姑婆跟随母亲吃素、拜佛、束脚,一双小脚着实地可怜楚楚。二姑婆待字闺中,终身未嫁,是我父亲的过继养母。当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出生在这老街小屋中并渐次长大懂事时,都知道二姑婆是我们的亲人,至亲至爱的亲人。因为我们都在不同的时间段里,融入到她老人家一生从事的事业之中,为其针头麻线的小生意,背着装货的背篓,在五通桥、牛华溪、竹根滩与石林场之间穿梭行走。二姑婆在用她灵巧的双手,勤劳而疼痛着的一双尖尖小脚,养育着吴家的子孙,从无怨言,克勤克俭。
应该是1968年某月的一个赶场天,我背着装有小百货的背篓陪二姑婆去赶石林场。那天她虽已感冒在身,却为了给人送去预订的货物,硬是拖着病体带上我去赶了场。在散场打理好背篓后,我背着一个夹层的背篓,她还仍然背着一个凉背篓,婆孙俩从石林场的阶梯式街道踽踽出场。石林镇出场后是一条可通汽车的长长斜坡土路,我走在前面,上到坡顶回头看,二姑婆拄着竹拐杖,还在半坡处。少不更事的我,竞跟随着同回西坝的货郎,没顾及染有微恙的二姑婆匆匆地往前走了。这十二里地,都是在田陌问用石条、石板铺成的百年人行步道,下过雨的路面有泥渍而有些打滑。一般下雨天,二姑婆都在小脚的鞋底,绑一块铁打的钉耙,可以防滑,但在石板光滑的地方就有摔跤的风险。到达大板桥的渡口,可乘坐由船工推着两片木桨的“双飞燕”木船,走八华里的水路,人也就可以歇息下来,在敞篷船中观赏两岸农村风光,沐浴一江清风,很是惬意。
粗心而极度贪玩的我,全然没去牵挂着还在泥泞路上病体虚弱的二姑婆,独自先行回到了家中。也不知过了多久(那年代的家里都没有计时器)姑婆回来了,在大街的门外,只见她满身泥浆,面部跌伤红肿的脸,我一时都吓呆了,都没顾及躲避母亲向我打来斥责的手。二姑婆反而给我讲情,忙说:“不怪他,不怪他,我都回来了嘛!”这份深重的自责,久远而沉重,每当忆及,都会噙起泪水,哽在喉头,只在每年清明时节,跪在她的墓前,向她忏悔、向她诉说。
姑婆身高约莫一米五几,长发挽髻,插一别针,常常戴着一块青色的护头毡,前额上缀着一片薄薄的青玉。永远都穿深蓝色的侧襟扣老式汉装,裤子全部是青白双色扎腰裤;脚下的小脚鞋都是自纳鞋底,自糊帮一针一线做成的,也合了那双自小被捆扎压缩小小尖脚的尺码。但,当她在家里泡热水洗脚剪脚趾甲时,那被依次压迫在脚背下的脚趾,活脱脱一双畸形而事实致残的“金莲”。老人家慈眉善目,两眼平实和蔼;小圆脸白里透红,丝丝笑意常常眯在脸上,从没看到她与人争吵、骂人的事发生过,满大街的人都跟着我们全家,恭恭敬敬地叫她“二姑婆”。
二姑婆的手工针线活是纳鞋垫、做童鞋、缝围裙,也加工成人布鞋。做一双布鞋的工序很多,也很麻烦,先用“片壳”画样取底,再选各种废旧布料用糨糊一层一层地贴,贴到鞋底厚度则用剪刀绞边,然后选白色土布,在底、面上各裱上一层,这就是鞋底的面层了。纳鞋底需用力气,母亲用锥子在鞋底板上钻眼,然后将大号衣针套上麻线,用右手食指上戴着的环形顶针,用力把针顶过厚厚的鞋底板,就这样一针又一针地纳成布鞋的耐磨“千层底”。鞋帮一般为两层,外黑内白,均用新布料,式样无外乎两种:街镇上的多选圆口,乡下的都选横袢扣子,因乡间土路湿滑,无袢扣易脱落。那年头,一双鞋做好多天,摆上摊,也只值个元把钱。在没有通电时的西坝街上,有许多针线活都是在煤油灯下完成的,那时岁月的艰辛,由此可见一斑。
二姑婆的一生是极其平凡的,生于小镇,顾家守承,终其一生以闺阁操守时习学的女红之艺,成为养家糊口的基本技能。执着的信念,蹒跚的脚步,她平常而又经常地行走在赶流流场的乡间小路上,任那风霜雨雪、酷暑严寒,从不间断。七十七载岁月,就这样化身为丘陵山谷间的一抔黄土,凝视着您的墓碑,怎样都无法想象出您弥留那夜,是在多么深沉的担忧与恐惧中,告别这世界……
责任编辑:黄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