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高中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2015-05-30 17:59:52宋武
俪人·教师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体育兴趣高中生培养

宋武

【摘要】针对当前农村高中生体育兴趣的现状,探讨农村高中阶段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培养体育兴趣的一般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农村 高中生 体育兴趣 培养

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它影响着人们体育参与的具体活动方向和强度。

1.农村高中生的体育兴趣现状

小学、初中是学生体育兴趣发展的关键期。但是,这种现象只是在城市和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中凸现,在广大农村却不尽然。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造成师资力量、场地器材和教育教学观念的相对滞后,小学、初中阶段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发展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在个别地区甚至起到抑制学生体育兴趣发展的反作用。从我校2013—2014学年度实施分项分层体育教学的探索来看,农村高中生中只有10%—15%左右的学生形成了对某项体育项目的专一兴趣,且呈现出很大的不均衡性。大多数学生报名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均为盲从性质,并无明确的指向性,他们对各类体育项目了解不多,各项运动技术掌握较差,有少数学生在初中阶段从未接触过各种球类项目。这就给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在高中阶段学生不能初步形成专一或中心的体育兴趣的话,这将对学生在大学或学校后的体育活动产生消极的影响,对学生终身体育的实现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因此,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就成为农村高中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

2.体育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夸美纽斯)。教师应通过教学和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方面起到主导作用。兴趣是学习的初始动机,也是有效学习的保证。学生有兴趣参与的活动,一定要给予热情的支持和指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学生能否通过体育与健康的学习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兴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虽然也能完成教育的基本任务,但在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和活动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方面,却很难说有多少积极的作用。而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方法的安排,都要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学生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等。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因此我们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上体育课,并积极主动参加到体育课中去,从而进一步将体育与健康和自己的生活、学习、将来工作联系起来,最终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3.培养体育兴趣方法和手段:

3.1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学校体育模式下学生只能按照老师的安排进行练习以掌握某种运动技能。由于不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厌恶和反感。就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要改变现状我们必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让学生自主对动作技术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再通过自己的理解并模仿性练习,这样就真正发展了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愉快的过程进行体育训练,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就再不会感到“身顺心违”,不喜欢体育课的情况会根本改变,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意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2.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要,确保每个学生受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证适应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迫、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体育作为一种以技能学习为主的课程,学生学习的结果主要体现在学生体能、技能和运动行为的改变方面。从健康的角度看,每个人的运动需求和运动表现都不尽相同。因此,体育教师要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并根据这种差异确定课程学习目标和有弹性的学习内容,提出有益于学生发展的评价原则;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等等方面,也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保证决大多数学生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

3.3运用成功教学法,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生在求知欲的基础上努力参与并取得技能进步时,他对成功的表现会产生积极体验并对此项体育活动更加关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因此,要想使学生产生体育兴趣,就必须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

3.4运用愉快教学法,让学生感受快乐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贯彻愉快教学的宗旨是要使学生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满足其趋乐避苦的欲望。由此而产生体育兴趣。贯彻愉快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要以充沛的感情,专注的精神,优美的动作,生动的语言,娴熟的技巧,组织得法的体育游戏,和蔼可亲的态度来感染学生,建立起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之情,充分信任、尊重学生,用“乐教”影响学生“乐学”,防止由于体育活动内容的苦、累、脏以及其他因素造成学生惧学的消极心理。

3.5运用满足教学法,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体育教师应抓住“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有利时机,注意教材内容安排的新颖性,教法手段运用的多变性,充分体现体育课的活动性、游戏性和娱乐性,就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活动中蕴涵着丰富的美的因素,教师的语言美、动作美、教态美、形体美能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美的熏陶,通过美的启迪,易于实现体育活动中的“苦学”变“乐学”。

3.6.运用教学“引趣”法,持续提高学生稳定的体育兴趣

体育兴趣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环境因素的诱发。教学中持续“引趣”是引起学生愉快体验并逐渐形成体育兴趣的重要条件。教师可以通过新颖的教法、生动的教学用语、优美的示范、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设置疑难、情景设置和丰富的体育信息来引导学生,使学生在愉快的体育体验中逐渐形成稳定的體育兴趣,并初步形成专一的或中心的体育兴趣。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的体育兴趣,又不能把学生的体育兴趣推向极致,学生的体育兴趣只是学校体育改革的依据之一,而不是唯一依据。而且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可以培养、可以拓展和可以改变的。

4.结束语

个人的兴趣能产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欲望与追求,是形成习惯的心理基础,体育兴趣是实践终身体育的心理基础,而体育是实现终身体育的必备手段,因此学生的体育兴趣的培养必须在高中阶段加强,在高中阶段必须重视学生的健康,加强体育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走进高中新课程 华中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4

[2]成军杰.体育课教学内容与体育兴趣[J].学校体育学,2006,(3).

[3]薛建江.浅析对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1年19期

猜你喜欢
体育兴趣高中生培养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5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在小学体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未来英才(2016年19期)2017-01-04 14:06:10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浅议
未来英才(2016年1期)2016-12-26 23:32:19
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方略
浅谈中学体育课中的趣味性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6:43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6:40:21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