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上当”中“上心”

2015-05-30 17:08杨海峰
新课程·小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轴对称正方体三角形

杨海峰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向学生讲授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应该绝对可靠,可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环节,教师巧妙地设计一些“陷阱”,诱使学生“上当”,失误出错,再利用这些契机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而让学生“上心”,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介绍几个案例来看看聪明老师的妙招吧。

第一招:一波三折,自找门路

案例1:在教学“角的度量”时老师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猜猜,下面的角可能是多少度?”

1.角的一条边指向右边的20度、30度、50度,另一边不给出,学生猜测20度、30度、50度后,教师出示另一边正对着零刻度线,学生成功通过。

2.角的一条边指着60度,另一条边暂时不给出,学生猜测60度后,教师出示另一条边(指反方向),学生连呼上当。

3.角的一条边指着70度,另一条边暂时不给出,学生冷静猜测:这个角可能是70度,也可能是110度,教师出示:角的另一条边不是指向零刻度线,学生再呼上当。

思考:这位老师在教学中不怕学生出错,设计每一个问题时应该说都蕴涵着丰富的思考价值,直指本课所学新知:如何准确地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学生在一波三折的思维波澜中不断经历着认知结构的失衡与平衡,“角的度量”的认知难点被成功突破,思维能力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

第二招:巧借测试,追根究底

案例2:在学生认识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后,接着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观察的位置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不同。于是教师别具匠心地设计了一个小测试(教师事先在带来的教具图书箱的两侧分别写上班级和生产教具的单位,使图书箱摆放的位置正好只能两边的同学发现这个秘密,而中间的同学不能发现)。

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测试,不过身体要坐正,头不能左右晃动,听清楚老师的问题,知道答案先不说,举手告诉老师行吗?

生:行。

师:测试一,这个图书箱,你知道是哪个班的吗?

生:六(6)班的。(左侧同学回答非常快)

师:是吗?(这时师请坐在右侧的同学到图书箱的左侧验证,得到生的认可)

师:测试二,你知道这个图书箱是哪个厂生产的吗?

生:金狮教具厂生产的。(右侧同学回答非常快)

师:(故意走到坐在中间位置的同学面前)怎么回事?不举手?(此时学生纷纷举手发言非常踊跃)

生1:(迫不及待地)因为我们坐在这里看不见两边。

生2:老师这个测试有点不公平,我们坐在中间根本看不到。

师:大家发现了什么呢?

接着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观察的位置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不同。

思考: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教师巧妙利用小测试,一方面给学生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气氛,同时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另一方面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新课的探索和学习,很自然地去追根究底,这点尤其体现了老师故意装糊涂问中间同学“怎么回事?你们怎么了?怎么举手的那么少?”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个个兴致勃勃,学习情绪高涨。自然而贴切地进入了新知的教学。毋庸置疑,这样的教学设计是有效的,也是每位教师倾心追求的。

第三招:故意诱错,唤醒思维

案例3:在《观察物体》一课最后,教师设计了四个层次的练习和一个猜猜看的小游戏。

练习1: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一个正方体,回答:

(1)出示一个正方体从正方体的正面、侧面、上面看,你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2)出示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横着拼)。

指名学生演示,屏幕上同时出示图。

师:从正面、上面、侧面看一看摆成的物体,和同桌说说看到的是屏幕上的哪一个形状。

(3)出示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竖着拼)。

指名学生演示,屏幕上同时出示图。

师:从正面、上面、侧面看一看摆成的物体,和同桌说说看到的是屏幕上的哪一个形状。

(4)出示四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竖着拼)。

指名学生演示,屏幕上同时出示图。

师:从正面、上面、侧面看一看摆成的物体,和同桌说说看到的是屏幕上的哪一个图形。

思考:在完成练习3时,教师故意设置了一个“美丽”的“陷阱”,在学生正确选择正面和侧面图形之后,师:“那我知道了侧面肯定选2,同意老师看法的举手。”(生一开始受思维定式的影响近90%的同学赞同老师的观点)停顿几秒后,其他未举手的同学发现“上当”了,纷纷“抗议”和老师争论了起来,最后通过拼搭验证学生的观点是正确的。师又提了一个问题:怎样拼侧面看就是选2呢?这样的设计妙在学生不经意间掉进老师设置的“陷阱”,进一步集中了注意,唤醒了思维。有力地培养了学生动脑的习惯,不上“想当然”的当。

第四招:自相矛盾,辨清事实

案例4:教学“轴对称图形”

师:想不想知道以前学过的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请同学们打开信封,拿出表格与图形,通过折图形完成表格内的填空。(老师设计的表格里内容涉及“图形名称”“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三项内容)

结果,各小组在汇报的过程中,对于三角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分成了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是,另一种认为不是。

师:谁是谁非,大家来个辩论赛吧!认为是的是正方,认为不是的为反方,现在,两方选代表上台陈述理由吧。

生:(正方)大家请看,我们组的三角形经过对折,折痕两边能完全重合,证明三角形确实是轴对称图形。

生:(反方)同学们看好了,我们组的三角形折来折去,折痕两边就是不重合,说明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不信,你试试!(反方发出了挑战)

此时很多学生都发现了问题纷纷举手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因为他们发现,老师放在信封中的三角形是不一样的,原来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而非等腰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思考:上述案例中,老师在信封中放入不同的三角形,别具匠心地设置了自相矛盾的“陷阱”,在学生进入圈套后,老师从容地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在辩论中,正反两方的学生情趣高昂,结果学生不仅发现了“秘密”,解决了矛盾,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发现了等边三角形应有3条对称轴的新问题,可谓“硕果累累”。

“懒”教师带出“巧”学生,此话一点不假。现在的教育改革,我们的老师不妨都学会做个“懒”教师,对于学生的问题不用忙着解答,老师就是知识的传递者,在不断地接学生抛出的“绣球”,学会传递绣球,通过教育智慧——精心设计与思考一些妙招数,把绣球再次抛给学生,最终让学生自己去解答困惑,在“上当”中“上心”,从而品尝收获的喜悦。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轴对称正方体三角形
说说轴对称
给正方体涂色
多少个小正方体
《轴对称》巩固练习
认识轴对称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关于轴对称的几个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