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上语文课,需有“点”的意识

2015-05-30 10:48张婷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5年11期
关键词:美美周作人海子

张婷

许多年轻语文老师初登讲台,往往拿捏不好“教什么”这个问题,喜欢模仿别人,缺少教学自信力。笔者经过认真思考,发现若有“点”的意识,从“点”切入文本,教学设计也会变得有层次起来。

一、重点:支撑课堂教学的支点

一堂好课的内容设置总是有限的,能不能把握住重点是衡量一个新老师教学能力强弱最起码的尺标。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在教学中,课文重点就是支撑整堂课的支点。譬如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的《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篇文章之所以有名是源于那句著名的比喻:“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多少人在年少时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感到一种心灵的震撼但却又莫可名状。正因为这句话的有名、富于感染力和难于理解,所以笔者在执教这篇课文时把这句话设为教学重点。

可以从两方面剖析这句话,一方面“人是苇草”,一滴水就足以致人以死命,所以说人是脆弱的,人在浩渺的宇宙面前又显得卑微和渺小。另一方面“人能思想”,因为思想,人成为万物之灵,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思想却超越时空。所以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尊严和高贵。这样阐述后,学生基本能够理解这个比喻并产生一定的人生启迪,在写作中也能自如地运用到。

二、难点:破解学生困惑的金钥匙

陈寅恪教学有一套奇特的法则:“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也不讲”。今天的我们面对的只是普通的中学生,不是昔日清华的天之骄子,如果真的坚守陈氏“三不讲”原则,只会让学生如坠雾中不知我们之所云。但是陈寅恪老先生的话却有一番启示: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学生不会的东西。即使书上没有,他们看一眼就知道答案的部分也不在不会之列。那种需要教师引导,深入思索,合作探究方能得到答案的地方才是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也即教学难点。

笔者在执教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歌时,课前发放调查问卷,让学生填写“我对这首诗歌的评价”和“我认为最值得探讨的问题”。在谈初读感受时,一般学生停留在诗写得很美的浅层次理解上,也有文字敏感的学生这么写道:“初读海子的这首诗,首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令我乍看之下觉得此诗乐观、积极、向上,作者对于这个世界、生活似是充满信心与希望。而细细咀嚼、品味下发现表面的幸福不尽然是真的。‘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其潜意识又是否表达了今日与曾经的忧伤和消极?甚至是一种与生活脱轨之感。”这样的理解就触及了诗歌的核心。

但这只是个别学生的理解,笔者将这段话做成PPT,上课时请作者朗读,让全班同学有个印象。然后整合教师的理解,学生的疑问,小组合作讨论三个问题:(1)海子用哪些意象来表达幸福?(2)海子的幸福是一种怎样的幸福?(3)现实生活中海子幸福吗?如此一步步走进海子,如层层剥笋般走进诗歌的核心,也即教学的难点“理解诗歌表面的温暖和内里的悲凉”。

三、特点:与众不同方显魅力

什么是特点?就是一篇课文的个性,鲜明而与众不同。北宋词人周邦彦的那首《苏幕遮》写得极美,以咏雨后荷花来抒发对故乡的眷念之情,上片写荷形神兼备,下片直抒胸怀,风格清新淡远,饶有风味。

笔者在执教时就重点抓住“美”这个特点,将教学目标设置成:美美地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美美地品,品出荷花的风神与词人的乡愁;美美地写,写下想象,写下思念,写下感动。美美地读,一读意在正音,二读重在节奏,三读贵在情韵。美美地品,重点品读“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等句的风致韵味。学生发言此句有清新美,洗净铅华,笔法洗练,虽然所咏是无花之荷,但其韵致又何减于姹紫嫣红;有炼字美,“一一”最妙,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刻画得惟妙惟肖;有意境美,清晨醒来,伴着袅袅弥散的香烟,是词人淡淡的惆怅,“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也似李易安的那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美美地写是课堂的高潮。如果你是久居京华的周邦彦,当你推开窗户时,看到这一片丰盈弥望的荷叶。你会想起什么呢?也许会想起故乡的荷花,想起钱塘,想起江南,也许还有江南的故人风物,词人的闲愁慢慢地变成一种乡愁。想象,是作文的翅膀,学生的片段写作效果不错,如:“荷花,遂想起夏天/记忆中的夏天/孩提时/赤脚嬉戏于塘边/徒手采莲于塘中/那关于夏天的音乐盒/悠扬的哼着那独属于童年的旋律”。学生在写作中调动了自己的生活经验,也更加感受到了这首词的美。

四、异同点:比较中显出别样风情

语文的教学,知识的迁移很重要。课文无非是例子,我们要通过一个个例子达到“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效果。因而比较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有比较就有异同。譬如笔者在执教老舍先生的《想北平》这篇课文时,不自觉的想起周作人先生的《故乡的野菜》。老舍和周作人都是“五四”时的名家,这两篇散文也都是通过对故乡风物的描写来抒发思乡之情。笔者在教《想北平》接近尾声时,就引出了周作人《故乡的野菜》,让学生从主题、内容、情感、手法等诸方面进行比较。

《想北平》,顾名思义,想——想念,思念。人在什么情景下才会想念?感情和空间的距离。老舍生于北京,长于北京,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北京度过的。这篇散文写于1936年,当时老舍先生身在山东济南。身处他乡的老舍思念自己挚爱的北平。所以这篇文章除了思乡之情,更有家国之思。而周作人《故乡的野菜》则没有那么厚重的历史感。出生绍兴的周作人,早年留学日本,这篇文章写于北京。虽然在文中他写道:“我的故乡不只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但文中所写所忆,大都是浙东绍兴的特产风物,可见思乡情切,这是一篇典型的思乡之作。

《想北平》只是在最后两段写到了北平的物产,而《故乡的野菜》则是通篇回忆浙东的野菜。两篇散文语言朴实无华,似淡实腴,但相似之中又有细微的区别。老舍更有北京平民的口语化,而周作人却是江南文人的冲淡平和。这些细微处,都是值得学生用心咀嚼的。《想北平》里的“花多菜多果子多”可能会让学生感到一丝陌生,那么《故乡的野菜》里的野菜却是为同样长在江南的我们所熟识的,是不是会想起江南的春天,故乡的亲人。这种文与文之间的“移情作用”在文本理解时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猜你喜欢
美美周作人海子
美美
德令哈,没了“海子”你还剩下什么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乾荣子对周作人创作之影响考察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九寨沟观海子(外四首)
跳舞美美的
周作人之死
解析海子之《死亡之诗(之采摘葵花)》
营救美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