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疑质难,启迪思维

2015-05-30 10:48刘景江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5年11期
关键词:梨花讲授矛盾

刘景江

笔者认为,有效的课堂提问,能使学生增长知识,开拓思路,培养创新精神。以下主要就两方面谈谈有关于语文课堂提问的一些看法。

一、课堂提问的原则

1.提问的目的要明确

语文教学中提问可以是方方面面的,可涉及的面很广。但教师在设问时必然要胸中有数,有的放矢,必须是让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展开,不能天南地北,乱扯一通。例如我在讲授《记一辆纺车》一文时,第一课时只解决以下一问:“请用自己的话归纳每段大意,并指出每段用到的表达方式。”这样的问题既贴近教学单元的要求,又使学生一课一得,教学能取得实效。

2.提问的内容要适中,难易要适度

我们任教的教学班多是平衡班,各层面的学生参差不齐,问题太易学生不重视;问题太难,过多学生答不上,就会泄气,失去学习语文的劲头。因此,我们在讲授课文时,必须精心设计问题,从学生实际出发,认真构思问题。例如我在讲授《变色龙》一文时,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①文中主要写了什么事?主人公是谁?②文中通过写奥楚蔑洛夫对狗的态度前后变化,说明了当时俄国的一种什么社会黑暗现实?③文题‘变色龙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深刻含义?寄予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这样的问题能使班中各层面的学生能有所思,象“摘果实”一样,既能摸得到又摘得到。

3.课堂提问必须有明确对象,明确时机,考虑提问的次数

提问时,很多的教师总希望自己的问题学生能轻而易举,迎刃而解,因而在发问时特别照顾优等生,而对学困生则视而不见,这种现象在公开课中尤为普遍,所以在提问过程中,教师要考虑照顾各层面的学生,考虑发问的有利时机,适宜提问的次数,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课堂提问的艺术

1.设疑质难,激发兴趣

人常讲:“学贵有疑。”它的可贵之处,就是有端而发,经过大脑的紧张思考,分析,不得解决而提出的,它是智慧之火迸发的一闪火花,是智力发展的新起点。提问能激发学生思考,诱发兴趣,开拓思维之路,开启智力之门。教学实践证明,通过设疑质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积极思考过程中,对自己力所能及的,有要开动脑筋的、克服困难的问题自己去想一想,或做一做,一旦想出或做出的时候,就会体验到一种十分愉快的情感,这种情感反过来又会激发学习的兴趣。

例如我在讲授《驿路梨花》一文时,设计如下一问:“文中既无写到驿道,描写梨花的句子也不多,以它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各位同学积极思考,并互相讨论后,纷纷举手发表意见。学生甲说:“暗示解放军战士经过的地方,小茅屋的附近刚好有梨花树。”学生乙说:“梨花纯白,在这里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暗示哈尼族小姑娘纯洁无暇的美好心灵。”同学丙接着说:“本文题目《驿路梨花》是从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一诗中摘录下来的,暗示一种助人为乐、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广泛传扬,表达了作者的赞许之情。”回答问题的同学一个比一个准确、全面。只有不断思考,教师因势利导,才会使学生抓住文章旨意,很好地开启智慧之门。

2.存同求异,巧妙设问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思考会刺激智慧觉醒。”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我们教者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辨异”的提问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亦即是教师在讲授课文过程中,把若干问题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分析、辨别,寻找异同,这样可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及概括,作出评价和比较,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思维。例如我在讲授《故乡》一文时,出示了《故乡》一文开头自然环境描写的段落和《祝福》一文结尾部分环境描写的段落,让学生阅读两段内容后,提出以下问题:“《故乡》一文开头用农村萧条破败的景象来映衬‘我悲凉的心情,景与情协调;《祝福》一文结尾用节日喜气洋洋气氛来烘托祥林嫂的悲剧,景与情不协调,两篇文章这样着笔有什么作用?区别是什么?”又如在讲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文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本首诗从开头到结尾写送别的情景共用了四个‘雪字,各表什么意思?空间顺序关系如何?”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在相似中辨异,引导学生左思右想,务求水落石出。

3.利用矛盾,训练思维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个人学习,如果不善于发问,不思考,是不可能有好的学习成绩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有目的地设置问题,形成不同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寻求矛盾,利用矛盾,引起注意思考,激起探究的愿望,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我在讲授《孔乙己》一文时,分析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就抓住这一句对全文所起的点睛作用,顺势提出问题:“‘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为什么鲁迅先生却又把它们放在一句话并列使用呢?”又如在讲授《愚公移山》一文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愚公要搬掉的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搬山存在种种困难,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如搬屋到山外居住好了,但他为什么还要搬?何苦呢?”这样的问题就能挑起矛盾,引起学生争论,使学生深入思考,寻求解答。

猜你喜欢
梨花讲授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梨花美
梨花艳清明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梨花之歌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梨花里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