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思想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可行性

2015-05-30 10:48段春梅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5年11期
关键词:实词虚词少教多学

段春梅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中学阶段学生对文言文的知识能力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需求来看,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应对考试的需要,现实生活中很少有文言文的阅读需求,估计将来也不会有,文言文这种语言形式,确乎已经退出了人们的生活,即便阅读古代典籍,也不是一定要每个人都去阅读原著,因为,许多专业人士已做好了各种翻译与注释。

那么,文言文的学习要达到怎样的水平就可以应对考试了呢?《考试大纲》中对文言文部分的考查是这样界定的: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显然,要求并不高。

但现实情况是,长期以来,教师在教授文言文的课文时,喜欢延展,动不动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从课文某个词语出发,将并不常见的意义和用法一股脑儿地归纳出来,灌输给学生,似乎这样才能显示出教师的博学,而事实上,学生辛辛苦苦地把这些词语生硬地记在笔记本上,根本无法记在大脑中,更不要说实际运用了。

我们在试着改变,教师试着在课堂上少教一些,让学生可以多学一些。

首先要求学生必备“古汉语词典”(不同版本都行),另外有与教材配套的教辅资料。其次,教师要认真研习教材,找出每一篇课文需要着重掌握的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提示。最后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遵照:诵读——翻译——归纳大意——分析形象,这样的步骤自主进行课文的研读。诵读的作用是找到语感,学习任何一门语言,没有语感而生硬地去记语法是本末倒置的做法;能够把一篇文言文翻译成现代白话文,是目前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任务也是基础任务;能字通句顺地翻译一篇课文了,“归纳大意”“分析形象”都不再困难了,因为教材所选文段,都是比较浅易的。

在实施这四个环节的时候,在课内给学生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利用手头上的工具书、参考资料、课本上的注释,自主研读,教师提醒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地给课文做注释,方便理解记忆,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这样的自主研读过后,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知识要求,抽查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回答,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没能弄明白的问题,给予补充讲解;对于学生认识不够全面或认识浅显的问题,给予进一步的引导,最终达到全面掌握本课知识的目的。

采用这样“少教多学”的方法,学生真正走进了一篇篇文言文里,人在,心在,所以收获是实在的,由浅到深,慢慢积累,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收获自然是丰盈的。

学习就是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去发现一个个未知的世界。学习就是主动地去吸收、去发现、去探究;就是举一反三、无师自通、融会贯通。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少教多学”确实不仅仅是一个理念,实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科学方法,从长远看,它渗透给学生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即自主学习的思维方式,而“自主”二字,又是我们成就一切的基础,因为能真正做好的事情,没有几件是靠别人逼出来的,而是靠自己积极主动做好的。

猜你喜欢
实词虚词少教多学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虚词识别方法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的基本策略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践行“少教多学”理念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例说文言实词解题误区及对策
虚词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