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间美术扎根于民间,是构成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作为民族艺术的载体,其美学思想、造型观念、色彩语言为当代油画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创作资源和灵感,可以丰富油画的创作语言,使油画找到契合本民族的表现形式,从而使民间美术与油画创作共生、融合,体现民族性。
关键词:民间美术;油画创作;影响;民族化
“一件范围如此广阔,面目如此众多的作品,前后约历400年之久的绘画,产生大量杰作而在所有的作品上印着一个共同特征的艺术,是整个民族的出品,所以与民族的生活相连,生根在民族性里面。”[1]这是丹纳给予尼德兰的绘画的评价。民间美术来源于生活,来自于人民群众之中,能够在相应的层面上反射出群众的生活情趣及审美趋向,所以借鉴于民间美术的油画创作一定程度上能更深层次的挖掘民族内涵,赋予油画创作以新的烙印,促进民族化、本土化油画的发展。再次,研究民间美术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必定能促进当代油画创作本土化理论向纵深发展,对中国当代油画创作起到里程碑的作用。
1 民间美术的美学思想对油画创作的启示
艺术来源于生活,民间美术根植于广大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是广大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伴随着历史长河的洗礼和沉淀,民间美术以华夏民族传统文化为框架,已经形成了完整、全面的审美观念及造型体系,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蕴和内涵,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和社会气质。
民间美术作为传统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典型的中国传统美学特征:强调主观心灵感受和意趣抒发,讲求写意、情感寄托,将理性、功利、伦理道德溶于美感直觉,不主张对现实外貌作机械琐细的模拟。这种美学思想与根植于西方的油画艺术的美学思想是有差别的,众所周知,油画艺术强调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绘,以直接再现自然为艺术宗旨。以油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借鉴传统民间美术的美学思想,可以使油画呈现出兼有主观、客观的审美效果,不仅外在表现形式上有新的视觉感受,同时也会更深层次的表达精神层面情感。如著名绘画大师吴冠中的很多油画作品呈现出浓厚的传统趣味。
2 油画创作中对民间美术造型观念的借鉴
随着民族历史的不断发展,中国民间美术在造型方式不断的演变、沉淀,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造型体系,这种造型观念体现了在中华民族哲学影响下的造物思想和艺术精神,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志趣的折射。
民间美术造型强调主观精神层面对客观自然的感受,往往带有一定的目的性,造型语言直接、干脆,在特定的造型环境中强化更深层次的意念、精神感受。民间美术根植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造型稚拙朴实,着重表现人本身的追求和感悟,通常采用简练、抽象、夸张、变形的手法重塑内心世界,以意念、情感、理想、追求为基础进行造型,打破时间、空间、距离等概念随想而塑,通过分解、组合、重构、物化等手法创造出新的形象,摆脱了自然地限制,显得活泼、有趣.淳朴而真诚。在我国传统哲学思想及传统习俗与信仰的影响下,民间美术造型方法上常常讲究对称与平衡、对立与统一、重复与多样、虚形与实形、节奏与韵律等。
中国民间美术的这种自由的造型观念给油画艺术创作一定的启发和灵感,在纵深的层面上扩宽了油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借鉴民间造型的观念,融合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丰富了油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如吴冠中的油画,力图使西方现代的造型观念与东方传统的审美意识相结合,借意境丰富形式,同时又借形式强调意境。
3 民间美术的色彩语言对油画创作的启示
民间美术的色彩来自于大自然,色彩明艳、对比强烈、艳丽夸张,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和艺术表现力、感染力。但在这看似简单、粗糙的色彩之中却蕴含细腻的情感,“火一样的红象征着热情、喜庆;大地、谷物的黄,象征富足、美满;雪一样的白,预示凄冷、哀悼……”[2]以鲜艳、亮丽的色彩传达民众质朴、简单的幸福观,表达人们追求幸福平安、崇拜敬畏生命的心理。正所谓“红红绿绿,图个吉利”。
民间美术扎根于传统的民间生活、民俗习俗之中,所以也是普通民众审美的物化载体。借鉴民间美术典型的用色特征,在油画创作中可以使油画创作中的色彩得以提升,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和象征意义。左汉中在他的《中国民间美术造型》一文中也曾说:“取舍就是扬长避短,即扬其长,弃其短,是矛盾的对立与统一。”[3]如钱流的戏曲人物系列作品,借鉴了民间美术的丰富色彩,明艳、亮丽、夸张,但并非是简单的照抄照搬,而是在吸收民间美术色彩的基础上,通过油画艺术的表现手法重现,传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宁静与恬淡。
4 结语
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劳动人民审美意识和智慧的结晶,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借鉴民间美术的美学思想、造型观念、色彩语言,一方面可以使油画艺术具有鲜明、强烈的本土特色,体现民族精神;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大众审美的认可度,提高当前人们的审美水平。民间美术是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精髓,具有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和审美角度,且形式多样,富于变化。这都是当代中国油画创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源泉,将有助于中国当代油画走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王林.美术考古100问[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4:63.
[2] 杨阳.民间美术图形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研究[D].赣州:赣南师范学院,2009.
[3] 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236.
作者简介:李红(1978—),女,安徽宿州人,安徽省宿州市宿州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