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锦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性不断突显。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与生动化,更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案例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信息技术 案例教学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320125
在新课程标准全面实施的今天,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也具有全新的标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当更加关注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形成信息技术技能,让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得到满足。引入案例教学法,帮助学生扩展自己的信息技术学习视野,能够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改革中,新课程标准格外关注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重视学生终身学习理念的打造。案例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恰恰能够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理念,也能够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中,教师可以利用具体案例的展示,促进学生在课堂中思考,让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学生从一个案例中找到问题的本质,进而学会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对于当代高中生来说,合作学习能力是其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与其他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中,学生才能得到更多自己需要的信息,知道更多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案例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引入,有利于学生自主思考,更给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活动提供了多种机会。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案例的内容、其中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讨论。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沟通能力可以得到培养,合作意识能快速形成,有利于学生高效地解决学习问题。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重视课堂案例内容的及时更新
在高中信息技术案例教学中,案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要发挥案例教学法的积极作用,教师应合理选择案例,通过案例的引入为学生创设探究信息技术知识的情境,提高课堂学习活动的趣味性。那些一题多解的案例,往往更能满足学生思维发展的需求。案例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学法之一。因此,要促进案例教学法反映出教学改革的创新性,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改革对案例内容进行改变。不能用几年前的案例去讲解新的知识,应关注案例活力的保持,确保案例与当前教学内容的完美结合。
例如,在教学《键盘指法》时,键盘指法学习是信息技术的基础内容,也是容易被教师忽视的内容。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只关注学生的打字速度,没有重视学生的打字指法。教师可以将一些键盘指法的学习小视频作为一种案例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去总结练习键盘指法的几种方法。学生在视频案例中提取自己要掌握的知识,有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教师要结合最新指法练习方式对案例内容进行更新,给学生更多的选择。
2.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案例学习
创新教学手段,是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的有效方法。在过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一直都是教师的配合者,听教师讲解学科的内容,接受教师传递过来的信息。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需要转变自己的课堂身份,成为主动学习者。让学生在课堂中多思考、多发言、多分享,才能让学生在输出的同时输入,发现自己的思维漏洞。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锻炼自身决策能力的过程,积极参与,才能提高能力。
例如,在讲解《收发电子邮件》时,教师可以呈现多种收发电子邮件中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参与到案例学习中,体现信息技术知识的价值。比如“林丽发给马修一封电子邮件,但马修接到邮件时没有看到题目,认为邮件为空,就没有打开,这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一些学生说因为林丽没有写邮件的主题,一些学生则说是马修的错,没有题目并不代表邮件是空的。不同的想法会让案例学习变得更加有趣,也会让课堂氛围热烈起来,有利于学习质量的提高。
3.做好课堂讨论活动的组织工作
案例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丰富课堂互动活动。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案例,学生有可能会产生多个问题,这会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而针对案例而产生的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这就会促进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要开发案例中的讨论点,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与讨论。例如,在讲解《页面设置》时,教师可以提出与页面设置方法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发现案例中过于繁琐的操作方法,分享自己的操作方法,促进学生讨论。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利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也有利于学生学习观点的改变。只有在真实的案例中,学生才能感受到信息技术知识的科学性与应用价值,帮助学生找到信息技术学习的动力。
(责任编辑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