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2015-05-30 10:48:04厉业余康玉琴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课外活动培养策略

厉业余 康玉琴

[摘 要]化学教学应致力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形成,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创造意识、激发求异思维;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动手能力,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充分的情境与机会。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课堂教学 实验教学 课外活动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320098

创造教育是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必然产物。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教育的核心。笔者认为,目前化学教学可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最高形式,创造意识和求异思维相结合可以促进创造性思维的产生。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求异思维。

1.注重培养创造意识。

教师要克服偏见,鼓励学生“异想天开”。为了打破对“创造”的神秘感,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通过介绍一些科学家创造发明的典型事例培养学生创造发明的思维品质。同时,要注重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做渗析实验时,我曾组织学生寻找半透膜,有些学生找来鸡食袋、鱼鳔等,实验效果很好。在学生看来,这就是自己的“创造”,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创造的信心和勇气,激发他们创造的激情。

2.注重激发求异思维。

“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有思考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奇思妙想,不断激发学生敢于打破常规的勇气,营造“道理越辩越明”的氛围,注重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求异思维。

例如,向10mL0.2mol/L硝酸银溶液中滴加等物质的量的碱金属盐,完全反应后,过滤、干燥得卤化物沉淀的质量为0.052g,则该卤化物沉淀究竟是什么?

常规思维:沉淀物是一种卤化银,根据沉淀质量可知任一种卤化银都不符合题意。

创造性思维:沉淀物是一种卤化物。再根据等物质的量反应算出该卤化物沉淀的摩尔质量,最后推知此沉淀物应该是LiF。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善于多方位思考、多因素分析、多角度探讨,鼓励他们多提问题,特别是一些思考性强的问题。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随时随处都可能产生。

二、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一切化学理论的产生都来源于实验。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可通过实验创设情境,多给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实验尤其是一些探究性实验或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1.注重实验的探索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探究性实验不同于验证性实验,事先往往不知道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疑惑以及对一些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因此,通过探究性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复习镁与水反应的实验。

(1)打磨除去镁条表面的氧化膜,滴加蒸馏水(含酚酞),开始镁条表面产生极少量的气泡,片刻镁条表面及附近溶液显淡红色,一段时间后气泡几乎消失。该实验说明:常温下镁与水能微弱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

(2)向上面的溶液中加入醋酸铵晶体,搅拌,镁条表面小气泡又增多了。

思考:

为什么加CH3COONH4后,气泡明显且增多

?因为Mg(OH)2存在溶解、电离平衡,加入CH3COONH4会促进Mg(OH)2溶解平衡正向移动,镁条表面产生氢气。

实验过程中,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产生原因的分析与思考,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进一步认识实验本质,激发探索新知的热情,创造性思维也因此获得提升。

2.注重实验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参与了计划制订、实验设计、操作与观察、数据记录与处理、评价与交流,有效地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一次得到发展。

例如,实验室中没有启普发生器,请选择合适的仪器设计一个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简易气体发生装置。

教师可引导学生用球形干燥管代替球形漏斗,烧杯代替容器,再与单孔塞、导气管等组装成简易启普发生器。学生设计实验很少能一步到位,有时甚至会失败,教师应让学生对自己的实验方案反复修正,合理“扬弃”,不断优化,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不断提升。

三、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在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开展课外活动能促进学生手脑并用,在实验中思考,在实验中创新。教师可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兴趣爱好、想象能力等设计活动内容,内容要求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如

举行科学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

改进实验设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废弃物再利用,实验生活化、简单化和微型化,等等。

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开阔他们的视野,不断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机会。

(责任编辑 罗 艳)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课外活动培养策略
课外活动类作文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0:17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53:25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47:47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15:41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0:26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4:05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