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内在价值 构建知识体系

2015-05-30 10:48:04赵东亮赵东亮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知识体系初中化学构建

赵东亮 赵东亮

[摘 要]以《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教学为例,强调从整体上把握单元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从整体上确立单元相关内容的联系和转化,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整体 构建 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320094

初中化学第五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涉及的知识内容较广,化学反应繁多,物质之间的联系较为复杂,这部分知识繁、杂、乱,好学、易懂、难记。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设计细致而严密的教学思路,清晰而透彻地把握学习内容。现以《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

一、要从整体上把握单元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

1.加深对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的认识。

考虑如何在学生已有的物理、生物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这些物质及其变化。例如,让学生列举含有碳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或通过简单的化学实验、化学现象,帮助学生广泛了解碳的多种单质、CO、CO2、H2CO3、CaCO3等的组成、性质和它们之间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2.加深对气体实验室制法的理解。

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是初中化学的主要实验技能。CO2制取方法的探究,是在O2制取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在复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基础上总结了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根据反应的原理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根据生成的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来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根据气体的性质来确定气体的检验方法和验满方法。实验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把实验器材、步骤、现象、结论等设计成实验报告单,把所学内容设置成问题,如你能否自己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你组装或设计的原则是什么?如何确定CO2的收集方法?等等。

3.强化化学学科思想。

在深入了解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内容,精心设计学生活动,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化学物质进行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的学习。由碳的几种单质的性质和用途的比较,明确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了彼此性质的差异;根据CO和CO2的性质和用途的比较,初步确立物质的组成决定物质的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学科思想。

二、要从整体上确立单元相关内容的联系和转化

本单元主要研究碳和碳的氧化物,物质种类广,物质性质用途内容丰富,涉及的化学实验量比较大,化学方程式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构建知识网络图

,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1.从元素组成上看,本单元所学的物质中,多数是与碳元素有联系的物质。如金刚石,石墨,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CO和CO2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化合物等。

2.从物质的转化上看,C、CO、CO2之间,CO2、H2CO3、Na2CO3、CaCO3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这种相互转化构成了这些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使知识网络化,更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构建知识体系,将知识结构化

要构建知识体系,将知识结构化,就要从单元整体的角度整合教材内容。例如课题3“CO和CO2”的学习,CO2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它的化学性质比较容易掌握,相对来说,学生对CO的了解并不多。通过对比实验等对它们的性质进行探究,让学生逐步体会两者性质的差异。(如下表表示)

同时,该章节与环境保护主题密切相连,关注环保,共建人类美好的家园,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环境污染的关系,重点向学生讲解温室效应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为此设计如下问题:

1.温室效应是怎样造成的?你如何看待温室效应?

2.如何防止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的巨大灾难?

总之,《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学生通过思维去把握知识间联系的过程,更是学生学习科学方法和发展科学思维的过程。它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物质世界,正确看待物质的构成和变化,了解化学科学的价值。

(责任编辑 罗 艳)

猜你喜欢
知识体系初中化学构建
CS2013指导下的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设计与翻转实验教学实践
构建知识体系的专题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和探索
大学教育(2016年12期)2017-01-03 20:13:19
智能信息处理实验课程建设
地理教学中的知识体系整合
青年时代(2016年27期)2016-12-08 07:49:16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财务管理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3:13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2:31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7:49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3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