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同炼
【摘要】语文是小学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重要基础,而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占据了半壁江山,没有阅读的过程,就没有良好的输入,学生的理解能力难以提升,学生的表达苍白无力,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必经之路。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围绕阅读内容、阅读方法、阅读氛围三个方面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方法,望可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课外阅读 语文教学 人教版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67-02
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是良药,可以助人摆脱愚昧、变得聪慧,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金匙。阅读,是学生积累知识、拓宽视野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丰富情感体验的重要来源。新课程改革强调阅读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应当以课内为基础,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阅读内容指导——走进文学的世界
步入高年级以后,学生识字较多、理解能力相对较强,具备了大量课外阅读的基础条件,并且认知水平与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发展,具有自主明辨是非的能力与一定的选择欲望,其课外阅读书籍的选择更富于灵活性。但教师并不能完全放任学生自由挑选,现代信息传播良莠不齐,书籍质量也有所差异,高年级小学生的辨识能力仍然有限,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除此之外,部分学生倾向于阅读一些经典名著,但有些篇目超越了小学生理解的范围,如《罪与罚》、《麦田守望者》等,学生难以深入理解其思想内涵,容易丧失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书籍的选择首先可与课本内容相结合,实现课内外的紧密衔接,例如五年级下册学习了《景阳冈》与《猴王出世》,教师便可推荐学生阅读《水浒传》与《西游记》,当然,四大名著相对较长,教师也可推荐其中的部分章节,若学生有兴趣,可以继续阅读;除此之外,依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教师仍可推荐一些经典童话作为课外阅读选择,但应注意童话所蕴含的背景意义。同时,还应适当推荐古典诗词,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在河之洲”的斑鸠鸣叫到“灼灼其华”的夭夭粉桃,从秦风蒹葭到鄭风子衿,从风雅颂到赋比兴,从思乡情切到爱国情深,古诗词中有太多美好的故事,等待学生去探索,站在时空交接的边缘,回望千年前凋零的一片枯叶或是一朵芬芳,学生的文学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加以沉淀。
二、阅读习惯指导——掌握阅读的方法
习惯决定效率,好的阅读习惯将会事半功倍,习惯并非天生,而是需要后天培养与引导,因此,教师在平日教学中应注重阅读方法的渗透,教会学生如何阅读。不同的文章体裁有不同的阅读方法,例如古诗词适合诵读,抒情散文适合朗读,小说故事则可以尝试阅读后加以复述,古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初次未读懂的情况下不应急躁,应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思考,也可以与同学或是老师进行讨论,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心情。
阅读就是积累的过程,而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即便是当时印象深刻的内容,经过时间的冲刷也会被逐渐抹平,因此在阅读中做读书笔记是十分有必要的,读书笔记的内容不加限定,学生可以摘抄自己喜欢的古诗词、优美文段或是修辞手法,也可以写下自己的阅读体会,在某一时刻某一情境下思维流泻于笔尖的点滴,也许在未来将成为灵感的来源、宝贵的素材。在此基础上,应鼓励学生动手写作,将阅读输入与写作输出相结合,开始时,可不限字数与主题,学生依照自己近期阅读内容写下读后感,相互交流,在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可以加大难度,限定主题或者是要求学生寻找不同书籍之间的相同点,搭建文学的桥梁。
三、阅读氛围营造——享受文化的气息
阅读是一场心灵的旅行,需要良好的氛围,才能走入书中角色,获得更为深刻的感悟,为此,可在班级设立图书角。每一名学生拥有的书籍内容较为单一、数量也较少,但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每个人贡献几本书,班级的图书角就会变得异常丰富,通过资源共享,学生们都能读到自己喜欢的书籍。而班级图书角的管理员可采取轮换制,由上一期读书数量最多的两名同学担任,小学生好胜心强,阅读动力将大为增加。与此同时,营造良好阅读氛围还需要设置相对固定的阅读时间。为了便于家校合作,教师可建立课外阅读家长联系卡,或是采用QQ群与微信公众平台的方式,将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推荐给家长,并要求家长定期反馈学生在家阅读时间与阅读进展,以和谐的家校关系推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重要阶段,优秀的课外阅读内容,良好的阅读习惯将有助于其感受真善美,体味人间真情,有助于其美好品格的形成,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阅读动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阴艳红.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质量[J].中国校外教育.2015(08).
[2]章芙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