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敏敏
【中图分类号】G635.1
我担任高一班主任,所在的学校是非重点高中,我发现高中学困生现象比较严重,而且学困生人数不在少数。这些学困生由于各种因素,对学习不感兴趣,自律能力差,逐渐产生厌学、违纪等叛逆行为,成绩相对落后。学困生的转化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学困生的问题解决好了,就能大大提高班级教学质量,因而有时候转化一个学困生比培养一个优秀生意义更大。
大多数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并不是智力问题,其实他们很聪明,原因虽各有不同,但不外乎以下几种:(1)父母外出打工或离异,缺乏有效的监管,在学习上、行为上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习态度存在很大问题,懒惰贪玩,意志薄弱。(2)基础不牢固,无法接受新知识的学习。现行高中教材内容多且难,衔接坡度大,学生无法适应,日积月累就出现了知识断层,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信心,有些甚至就“破罐子破摔”。(3)高中学习的不适应,学习方法与习惯的不科学性,记忆方法死板,学习方式的简单处理,课文内容肤浅理解,更谈不上方法的积累和知识的梳理。(4)教师不重视。平时老师在讲解时有时候没有照顾到那些弱势群体—— 学困生 ,讲得太快或难度太大,以至于学生跟不上节奏,为进一步学习造成了障碍。个别学生没有掌握,老师也放过去了,以后回头再补就有些困难。(5)这些学困生中,绝大部分学生都曾经做过努力,试图提高学习成绩,但因种种原因而放弃。由于这些因素造成学困生诸如压抑、自卑等心理障碍,大大制约他们的意志、信心等。
学困生往往对他们的行为不以为然,不把校规校纪放在眼里。如何教育这类学生,如何转变他们的思想和态度,如何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是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学困生的转化非一日之功,这需要班主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要有一个较长期的实施计划。还要全面详细地了解和掌握每个学困生的具体情况,采取有的放矢的转化措施,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任何一个学困生都可以取得进步,只要我们给予合适的定位。正如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与研究:
1.加强交流,关心身边的每一位学困生。学困生的自尊心更强,更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信任和鼓励。良好的师生感情能够有力促进学生学习。当学生喜欢老师时,学生就会感受到上课是一种享受,乐于听老师讲解。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技能、方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师生间积极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情知交融、以情促知的教学效果。认真细心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积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相信自己,从而坚定信念,使聪明才智得到有效发挥。
2.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一种能够使人奋发向上的内部动力, 是每一件事情成功的基础。实践证明,学生对某学科感兴趣,便会有强烈的求知欲,从而集中精力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老师要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就要多鼓励、常表扬,逐步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他们坚强的自信心。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增强继续学习的动力和认为自己可以学好的信心。如何让学困生对学习感兴趣? 老师授课时要运用充满情趣的教学方法。在此前提下力争把课堂变成一个纯知识交流的课堂。要从简单的开始,学生首先明白自己在学什么,学到了什么。再者,为了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老师需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如新课、巩固和复习)采用不同讲授方法。
3.帮助学生处理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一些学生沿用初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导致高中阶段学习盲目,无所适从。初中学生对知识多是机械记忆,对课文强化背诵;高中学习凭理解、重推理。对知识的学习更侧重篇章结构的理解,而解题则紧绕推理、论证。帮助学生认识差别,尽快适应高中生活。
4.提高教师的亲和力,创新教学,激励学困生。老师的品德与威信如何能决定学生的学与不学,喜欢与讨厌某一学科,这是一种感情迁移现象。教师应学会赏识,随时捕捉不同学生的思维发散点,重视这些学生的接受能力。平时在课堂上我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偏易的任务或题目,降低一定难度供学困生参与和解答。讲解知识时,尽量分解难点,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上黑板板演时适应他们的实际能力,只要他们对了,我就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极易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让他们体验到成就感。
5.逐步夯实学困生双基,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学困生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思维能力较弱,以及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到位,有时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一知半解,这些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影响平时学习效率。因此,应让学生明确并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培养推断能力,让他们在心理压力上减负,在综合运用能力上脱贫。适当给予模仿性练习的机会并加强变式训练,从易到难、从简到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总之,高中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漫长而细致的工作。我们班主任只有智慧地对待班级中特殊的学生,智慧地思考教育孩子的方法,智慧地运用这些方法,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常抓不懈地扶持学困生,使他们自己超越自己,自己发展自己,从而增强自信心,明确奋斗目标,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张庆林.最优学习方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劳凯声.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