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娟
培养良好习惯是素质教育的归宿。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也是最佳期。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细节抓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习惯养成教育的举措很广泛,怎样去选择,怎样从小处着手,是最重要的问题。我认为“榜样法”在小学阶段的习惯养成教育中是值得推广的。
我们都说“榜样是最好的老师”,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需要一个好的榜样,好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很强的,会成为他们前进的目标和动力之源。孩子以什么样的人为榜样,他也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当他们以英雄人物、伟人、智者、科学家等为榜样,就可能找到动力和方向,成为有用的人;当他们结交小人、盲目追星、盲目攀比、从父亲那里学会吸烟等,结果将非常糟糕。
在生活中仔细观察会发现,孩子长大一些后,常常喜欢模仿同龄人中比较优秀的、自己喜欢的人,模仿他们的言行举止。这样看来,榜样(尤其是同龄榜样)在孩子学习、生活中的位置十分重要。萧伯纳曾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刘邦也曾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如果孩子能与自己的榜样(尤其是同龄榜样)充分共享有利条件,就能营造出一种你追我赶的氛围,形成海纳百川的胸怀。这不仅是一种学习和竞争,也是一种高层次的人生境界。
“孟母三迁”,为的是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榜样也是孩子身边环境的一部分。老师是除父母外孩子最天然、最近的榜样,运用榜样法,老师首先就要“正己”,想方设法从各个方面为学生做出表率来。
除了老师外,其他人的榜样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也许有人说,那就“择优为邻”,找那些各方面表现都很优异的人作为孩子的榜样。这种想法无可厚非,但是不是一定要这样呢?
其实,孩子身边的伙伴,哪怕他身上有一点值得孩子学习的地方,比如学习特别认真、特别守时、很有礼貌、遵守交通规则等,都是值得孩子学习的榜样。如果刻意寻找那些最优秀的同龄人做比较,由于目标太高,反而不利于孩子的进步。因此,选择合适的目标,应当成为寻找榜样的一个重要原则。
作为老师,自身给孩子树立榜样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修养
有人曾说:“做老师的不得不事事谨慎,务使己身堪有作则之价值。”老师不管做什么,不管有意无意,对自己的学生都是榜样。孩子最善于模仿,老师如果不注意自己的小节,言行举止不当,很容易给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
2、欲正人,先正己
就是说,老师要求孩子做到什么,自己首先要做到。一个言而有信的老师才能培养出讲诚信的学生,一个邋里邋遢的老师也很难培养出喜好整洁的孩子。无论做人、做事还是学习、生活,都应该先用同样的要求去要求自己,再去要求学生。否则,让学生做这做那,自己却得过且过,学生怎么会愿意听你的话呢?
3、身教重于言传
很多时候,学生更愿意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而不是听老师说。因此老师最好少“说”多“做”,老师做了什么比说了什么更重要。比如要教育学生诚实,老师首先做一个诚实的人,比说一千遍、一万遍的大道理有用得多。老师身体力行,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再也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了。
而老师在为学生选择好的榜样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把握好交往的“度”,找到合适的榜样呢?
1、全方位了解学生
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老师要明确:自己的学生有哪些优点?哪些不足?在哪些方面有待改进?对什么更感兴趣?比如有的学生在清洁卫生方面有待改进,不妨让这些孩子交一些卫生习惯很好的同学、朋友作为榜样;有的学生喜欢阅读,不妨让他们与那些同样具有阅读兴趣的伙伴多交往,在交往中交流读书心得,等等。
很重要的一点是,了解对方的情况。条件允许的话可以了解一下对方的家庭背景。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重要,通过他的家庭可以更加了解孩子的朋友。
2、与自己的学生多沟通
一般情况下,老师不应轻易反对学生的正常交往,不过很多老师总是希望自己的学生与“好学生”多交往。但是,学生的衡量尺度可能和老师有所偏差,但他们的意见也值得考虑。如果自己学生不听老师的意见,老师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让学生理解老师的出发点是为他们好。
一般而言,老师觉得自己学生的朋友坏,无非是因为他们身上缺点较多,怕他们影响自己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老师完全可以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说明自己的担忧,表明立场,只要态度真诚,学生是会考虑老师的意见的。
其次,可以见见学生的朋友。
也许你并不喜欢这些学生的朋友,但硬要强行阻止他们交往是不好的。你可以去接近这些学生的朋友,近距离地了解他们,然后还可以结合具体的情况给学生的行为加以指导。
3、为学生规定一些行为原则
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还有限,而老师又不可能一直跟着他们,所以,老师有必要告诉自己的学生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4、鼓励学生和自己的榜样共同进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由于个体学生各自的局限,常常是你在这点比她好,她在那点比你强,大家各有优势,不相上下。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可以互为榜样,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克服自己身上的缺点,同时以自己的优秀之处影响别人,帮助别人进步。老师既要鼓励孩子进步,也要提醒孩子,千万不要被别人身上的缺点或坏毛病影响,好习惯没养成,坏毛病又形成了一大堆,这就背离了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