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旺
摘 要: 随着公司从事的业务逐渐增多,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管理层会尝试更多的业务而不去考虑各种风险,使公司一直处于高风险的境地,最终伤害股东的利益。为解决此种情况,COSO体系在1992年应运而生,它是由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发布的,并在2013 年有了新的版本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我国企业不能将美国的版本全部照搬,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
关键词: COSO ;控制; 启示
本文将研究COSO框架如何在我国企业中更好的应用,下面主要进行三方面的阐述。1、COSO的报告的不断完善;2、列举我国两类型单位应用COSO的情况并总结;3、得到一些有用的启示。
一、COSO的报告的不断完善
COSO报告一般分为五要素,分别为监督、信息与沟通、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与内部环境。而在发布的新版《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主要是针对商业环境的变化以及避免企业一单发生内部控制失效而发生的破坏性影响。新版在许多方面进行了改善,引人注意的是新框架则将17 项具体原则确定下来,每项原则都是内部控制五大要素的具体原则体现。
二、列举我国不同类型单位应用的COSO的情况并总结
(一)证券公司:首先、针对证券公司的特点,依次设计内控环境评价、内部控制综合评价、价指标体系、内控主体评价指标体系、信息披露评价指标体系、内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内部控制综合评价;其次、新框架下证券公司应当以本公司的内控实际为出发点,针对新框架下明确的17个原则合理制定内部控制原则。2、制定内部控制目标,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着重来抓,这就需要在COSO新框架下,分离控制目标与控制机制,凸显出内部框架的地位,能实施更多细节。3、积极减少腐败因素在企业的影响,加强管理层与治理层的制约,让外部审计与管理层、治理层的沟通,设定一些授权审批制度等。4、注重董事会与职能部门的沟通,监督企业内部控制流畅,高效运行。
(二)高校:在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中,高校已不能够单单考财政拨款来发展,而不参与任何有关盈利的投资活动,原因为1、许多学校扩招并装备了更加良好的教学设施,投入巨大,使得高校渐进的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当中来;2、资金来源和使用的多样性渠道;3、会计核算体系复杂多样。下面从COSO要素的五个方面进行研究。1、控制环境:良好的环境是高校的基础,高校应对大学生进行基本道德规范教育,高校的中高层应随时与基层辅导员沟通,是学生成为知识与素养兼得的人才。2、风险评估:高校也存在内外部风险,高校的教育层次要保持,保持竞争力;需要进行重大战略决策时,更应该制定相应目标来进行识别。3、控制活动:针对风险评估的结果应采取有力的措施,在政策的规范下,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制定相应程序。4、信息和沟通:高校将自身的教育科研信息、会计信息、资产信息、项目信息、经营活动信息等信息进行有效地内外沟通交换,及时的做出相应的指导和监督。5、监督活动:通过其内部审计的有效实施来完成,审计部门出具的审计报告应揭示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形成有利于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建设的措施。
(三)本文谈到了两个类型单位对于内部控制的需求与应用,两者的不同点在于COSO框架是为了防止商业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随意投资而损害投资者利益,所以上市公司应用的比较广泛全面,企业可以制定一系列的财务指标而公共单位财务性指标比较少,通过预算与授权来进行内部控制,形式相对单一。
三、新COSO的启示
(一)继续施行并完善以基本规范为主的内控规范体系,积极推动与国际高标准内控框架的趋同。我国的内控规范体系形成比较晚,借鉴了国外企业的框架内容,并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改进,形成了以基本规范为主、配套指引为辅的规范体系。我们要继续坚定地施行上述的规范体系,不断地与COSO 新框架等国际内控标准的趋同,将我国的内控体系推向国外企业。
(二)把握报告发展趋势,转变观念,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关于整合报告的讨论越来越多。对我们来说,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做好制定类似法规的准备,以适应全球标准的变化; 另一方面要引导企业转变观念,充分理解非财务报告目标的作用。
(三)合理设定战略目标,增强内部审计独立性; 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全面建立诚信档案,进一步减少舞弊空间。首先,设定合理的战略目标可以减少管理层舞弊的压力;其次,“内部审计是有效内部控制的必需”,内部审计能从制度上有效防止舞弊;再次,企业加强诚信道德价值观的文化建设,降低舞弊的动机和借口;最后,外部法规对反舞弊也有着很大的作用。
(四)借鉴COSO,尽快制定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框架。COSO 致力于打造适应全球不同类型组织的内控框架。2011 年财政部发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征求意见稿,尽快制定出符合国情的非营利组织内控框架,加强非营利组织内控,提高其公信力,促进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参考文献:
[1] 董坤景.新COSO框架下的我国证券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 大学,2008.
[2] 管仁梅.高校内部控制建设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3] 陈淑芳,李江敏.COSO内部控制新框架(2013)的变化及对证券公司的启 示[J].西南金融,2014,04:51-53.
[4] 林斌,舒伟,李万福.COSO框架的新发展及其评述-基于IC-IF征求意见稿的讨论.会计研究,2012,12:6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