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主导”与“主体”

2015-05-30 10:48唐拥明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主导主导作用主体作用

唐拥明

众所周知,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认识是在教师引导之下进行的,学生的任何学习活动都不可能没有教师的指导而孤立存在。有些活动即使教师不在场也不例外,因为他们仍然是按照教师的引导、要求进行的。在教学认识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存在着客观必然性。对此,我们应有清醒、准确的认识。下面,我就结合自己最近所进行的一堂语文竞教课来简单的谈谈这一话题。

授课内容:《宋史·宗泽》

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读”。

这里的“读”专指朗读。我们不能一开始就说:“同学们,请你们先把课文多读几遍。”果真那样的话,学生刚被点燃的兴趣之火很可能就此熄灭。该咋办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时候到了。我先退了一步,并不急着让学生去读,而是引用、拓展相关知识使学生自觉意识到“读”之于学的重要性。“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我首先延引抱瓮老人的话语点出“读”字。然后我再举出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诗词俗谚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诸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朗朗上口,学问为你所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类。你这不是在“掉书袋”吗?可能有人会问。非也!因为一些语句我只需说出其中的一部分甚或一个词语,学生便能对上,使得他们有机会主动参与到课堂来,使他们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滋味,这也本是学生主体性的一次展现。当学生认识到“读”的重要性,就自然会自觉地主动地去读。学生兴趣有了,该让他们读了吧。教师应提出相应的要求,譬如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读出韵味等。在朗读方式的选择上,教师也不能随意为之,可根据需要精心安排。在这里,我采用了自由朗读、个别朗读和集体朗读三种方式。在学生自由朗读的基础上,我找了两位同学各自读了文中的一段,并把他们所存在的问题返给其他同学,群策群力,共同纠正。然后再集体朗读这两段。到此,“读”这一环节似乎便可结束了,实际上仍没有。江湖卖艺的不是常说“光说不练假把式”,此处可化用一下“光读不写假把式”,在熟读、读熟的基础上,当找同学听写重要字词。

在对听写结果作出一番评价后,我这才进入到第二个教学环节——“述”。

读书目的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获取信息,而信息的获取一个极为重要的方法便是用自己的话语转述文本内容(文言文更是如此)。可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在熟悉全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其中的人和事编写一个简单的内容提纲。只要手中有“纲”,转述定当不慌。就这样,一面是提纲的编写,一面是内容的转述,在发挥、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还能收到一箭双雕的教学效果。

当然,无论“读”还是“述”,都与文本联系密切,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有一定的影响。要弥补这一点,就必须鼓励学生多问。“学问学问,有学有问;学之根本,即在于问。”“问”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亦是我这次竞教的较为核心的一个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然是老师,定会有人作如此想,学生问老师讲,合情合理呀!然而,“合情”的未必“合理”,倘若真是那样,又与教师问学生答,答不出教师再给出答案有什么质的不同?要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展示,要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就当变“老师讲”为“学生讲”。我让学生推举几个语文基础较好的担任老师的角色,再让其他学生把自己所设置的问题提出来与小老师们一起探讨、学习。这样,就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他们在发问、讲授、争执、讨论中获得了知识。不过,此时的我并未袖手旁观,置身事外。学生终究是学生,他们并不能解答所有的疑难,在探讨过程中甚至会出现知识性的错误。居于主导地位的我,便以学生的身份融入进去,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意见也仅供参考而已),为学生减减压、缓缓场。这样,师生同台授课的情景就出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在这里得到了较好的诠释。

学生所设置的问题简单吗?一点也不!有些知识可能连我们做老师的也未必能想到。古人说得好呀,“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何况学生不是“愚者”,而是我们教学活动的主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请相信我们的学生吧,相信他们就是相信我们自己。“教师喂百口,不如学生自己吃一口”,我一直比较信奉这朴实的却饱蕴深意的话语。作为教师,我们应当知道,我们是主导,不是主要,更非主宰,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不重视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由教师来讲,越讲越少,渐至没了;由学生来问,越问越多,瀚如江河。

问了,讲了,最后该“练”了。

学生当中曾流行这样一句顺口溜:“文科靠死记,理科重练习,语文别在意,一块自留地。”视语文为自留地,这比喻不可谓不新奇,想学则学,不学则弃,更甭说什么练习!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有何感受?难受!可光难受有什么用呢?对此,我们既不能抱怨,更不能催逼。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延引古今中外重视练习与实践的具体实例、名言警句来引导学生重视联系、喜欢练习。列宁曾说:“要学会游泳,就必须下水。”所言之理我确信学生是能够理解的。他们不也曾反反复复诵读过刘勰的“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么?表述虽有异,理却归同一。“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向之语明确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练习长能力。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对任何一个学生而言,只有亲自淌过河去,才能知晓河水的深浅。为此,面对学生对语文练习的“不作为”行为,教师不要埋怨,更不要责罚,需要的是我们更多的关心、耐心和爱心。只有那种把学生从“要我练”变为“我要练”的老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居于主导地位且发挥主导作用的老师。但须注意的是,学生想练是一回事,练得怎么样是另一回事。所以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练习提出一定的要求,力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这样的练,才能练有所获,练有所值。

就这样,一节课便快结束了。可是这堂课对我的触动却仍在继续……

在高扬“素质教育”旗帜的今天,我们一定要警惕,抑制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将造成学生发展潜力的巨大浪费。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决不能只是一个漂亮的口号,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解其真味,在教学活动中严格遵照执行,让其化为永恒的誓言。我坚信,这必将给我们的语文课堂带来更多的惊喜,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快乐的节日!

猜你喜欢
主导主导作用主体作用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地方人大怎样发挥立法主导作用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翻转课堂:教师“主导”的新境界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中职物理教学的主导与主体
中企“主导”肯尼亚基建项目遭非议
如何发挥编辑的主体作用
地方人大进一步发挥立法主导作用的思考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