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焱华
【摘要】教学风格,指教师在某种教育观念基础上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思想、稳定性的教学模式、艺术化的教学技能、创造性的教学智慧。教师的教学风格形成一般要经历教学思想的形成、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艺术的锤炼与教学风格的完善四个过程。当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技能、教学智慧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和谐统一同时又体现为某种特色并能显示出个性魅力时,它就形成为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生也是教自己”,这是教师自我完善的格言,而名师正是在完善教学风格的同时达到了自我完善。
【关键词】教学风格 教学思想 教学模式 教学艺术
所谓教学风格,指教师在某种教育观念基础上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思想、稳定性的教学模式、艺术化的教学技能、创造性的教学智慧。教学思想是教师教育观念的反映,它决定着教学风格的方向。教学模式是指课堂教学程序结构或教学过程操作方式,它是体现教学风格的特征。教学技能是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它是教学风格的内涵。教学智慧是指教师在解决与处理教学问题的策略与方式,它是教学风格的灵魂。当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技能、教学智慧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和谐统一同时又体现为某种特色并能显示出个性魅力时,它就形成为教师的教学风格。
教师的课堂教学风格形成一般要经历教学思想的形成、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艺术的锤炼与教学风格的完善四个过程。
一、教学思想的形成
教学思想决定教学行为,先进正确的教学思想是深入有效地开展教学改革的首要因素,也是教师形成良好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风格的前提条件。如教育专家魏书生认为:“每个人的头脑都是一个蕴藏量极其丰富的矿区,谁没发现这一点,就说明谁的勘探能力落后;谁还没有开采,就说明谁的工作中心还没有转移到发展‘生产上来;谁开采的少,就说明谁的开采技术落后”, “以培养自学能力为宗旨的学科教学和以学会学习为宗旨的学习方法引导”的教学风格就是这种教学思想的产物。
教学思想的形成首先来源于对课标的理解。课标是课程教学实施的基本纲领,它是教师教学思想形成的重要原因。由于课标叙述的概括性和内涵的深刻性以及教师教育观念的倾向性,教师对课标的理解就自然体现为不同的内涵诠释。对于课标中“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的表述,如果教师的教育观念倾向于“教会学生生活”,那么他就会形成“英语教学应回归生活”的教学思想;如果教师的教育观念倾向于“教会学生学习”,那么他就会形成“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如果教师的教育观念倾向于“教会学生表达”,那么他就会形成“英语教学要注重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
其次,教学思想的形成源于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是指导课堂教学的基础,教育教学理论对教师形成教学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教师倾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那么教师就会形成“注重引导建构”的教学思想;如果教师倾向于布鲁姆的“目标层次学习理论”,那么教师就会形成“注重夯实‘双基”的教学思想。
其三,教学思想的形成源于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与总结。如有的教师经过分析研究,发现学生拥有的单词量和通读课文的能力对英语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他就会形成“以词句为基础,以通读为手段”的教学思想;再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反思中认识到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因素,那么他就会形成“英语教学旨在兴趣诱发”的教学思想。
对于教学思想的形成,不论源于哪种途径,关键在于要从多角度来认识教与学问题。既要从“教”的角度分析教师的作用,又要从“学”的角度来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还要从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的角度来认识课程教学的价值功效。
二、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所形成的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教学模式是连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既是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体系的具体化,又是某种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比教育理论层次低,它具体、简明、易于操作;它比教学实践经验层次高,它概括、完整、易于界定,便于人们理解和掌握。教学思想是构建教学模式的基础,而教学模式又是教学风格形式的具体反映。离开了教学模式,就谈不上教学风格。如某初中英语教师的“情境(快乐导学)——生活(游戏活动)——建构(体验成功)”课堂教学模式,它既是“课堂是学生快乐生活的场所”的教学思想的具体化,又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通常为以下四种途径。第一种是自我设计,即主动构建符合于自己教学思想的教学模式,几乎每个教师都要经历这个过程。如针对“课堂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主阵地”的教学思想,就英语教学而言,教师就可能构建“听、读、记的自学引导——基础知识的巩固训练——口语交际与写作训练”的三课型教学模式。第二种是移植创新,即将同学科或其他学科教师的教学模式部分纳入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且在他人的模式基础上有所创新。如对于当代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的五重教学模式,而前面某英语教师的“情境——生活——建构”就是于永正语文五重教学模式的移植创新。第三种是重点攻关,即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注意结合个人特长或教学需要寻找突破口。如提高英语总复习的课堂教学效益,教师就可以借助“思维导图”为突破工具,从而构建“单词回忆——短语用法——语法归类”的复习教学模式,冲破课题或单元局限而贯通教材知识。第四种是借鉴吸收,即指教师通过精心选择而后将他人成功的教学特色部分地借鉴到自己的教学中来,从而使自己的教学也带上这种特色的方法。如对于“情境——生活——建构”的教学模式,如果将他人精彩的课堂结尾环节补充进去,那么原有的教学模式就变为“情境——生活——建构——升华”的活力课堂模式。
三、教学艺术的锤炼
教学模式的构建只是确立教师教学风格的总体框架,就如撰写论文仅拟定了写作提纲,能否撰写成功还取决于文笔功底。同样,是否能形成完美的教学风格还取决于教学艺术。
所谓教学艺术,就是教师娴熟地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其中在教学活动设计方面还蕴含着教师的创造性智慧。教学艺术的形成是一种艰辛的长期性的实践锤炼过程,它也是教师形成教学风格的重要方面,因此它要求教师要具备努力进取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与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艺术的锤炼主要有以下四种途径:一是广采博收,即综合各种风格之精华,集于自己教学之一身,从而使之具备令人耳目一新的风格特色。如要锤炼幽默的语言艺术,教师就可以认真研究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课堂教学实录,也可以细心领悟相声中抖落“包袱”艺术,还可以借鉴当代演说家周立波的“夸张”手法,使各种艺术风格之长熔于一炉。再如处理上课刚开始的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的“喧闹”秩序,教师就可以借用特级教师黄桂林的处理艺术:“I am glad to see you all looking so happy,Why are you so happy? All I know.。”学生必然惊疑,然后教师可以联系课题内容,“因为大家对……感兴趣,下面请大家……”这样巧妙地转入课题导入就是蕴含教学智慧的艺术。二是厚积薄发,即要求勤于读书、勤于思考、勤于创新。历代名家大师,都是厚积薄发的信奉者、实践者、倡导者。厚积乃薄发之基础,薄发是厚积之精华。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对立统一,共同构成积极的创造活动。三是加强修养,良好的教学风格要求教师应具备相应的文化素养和个性修养,其修养水平不仅决定着教师的教学风度,而且还影响着教学艺术的创造性。如特级教师陈静波将大家熟悉的歌曲重新填词然后用英文演唱并录音来训练学生的听力,融文学、音乐、娱乐为一体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形式,意在引发学生的课堂情趣活力。四是勇于实践,即教师要勇于上公开课,借助他人的帮助,促成自我发展。大凡上公开课,自我进取意识和成功期待较强烈,钻研较深刻。备课时,往往教研组群策群力,共同推敲,互助合作,群研究共商讨,在综合思考的基础上形成较优化的教学设计。上完课后的交流评课,大家畅所欲言,各种思想的碰撞与交流,都会促进教学艺术达到更高的境界。
四、教学风格的完善
在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构建了与之相应的教学模式,围绕这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艺术也日趋成熟,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风格的完美。在教学思想的形成与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中,由于教育改革的发展、教学技术与手段的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提升、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阶段性与发展性等因素,教学思想的形成、教学模式的构建实际上是一个逐步调整逐步发展逐步完善的一个长期性过程。
在课程教育理念方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注重“双基”教学,相应的教学思想的目标对象则是“知识与技能”,教学模式的特征是“传授”。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期提倡“素质教育”,相应的教学思想的内涵要点是“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教学模式的特征是“教学兼顾”。自2003年开始,新课程倡导“三维目标”,那么教学思想的本质是“关注学生发展”,其相应的教学模式特征就是“重在过程,旨在导学”。在教学技术与手段方面,幻灯图片——多媒体——互联网的逐步演变,以前那种“课本+粉笔”的单一教学方式已被时代淘汰。在理论指导方面,由于教育教学理论的创新以及教师继续教育的逐步强化,教师的理论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教师对教育内涵的认识也将越深刻,其教学思想就越体现先进化和本质化,从而教学模式也就趋向更科学或更完善。在实践性方面,阶段性与发展性是教学风格完善的重要特征。在50 年代初,特级教师钱梦龙根据教育家叶圣陶“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的著名论点与自己的切身经验,构建了“鼓励学生自学”的教学模式。60 年代初,钱老师深入探讨教与学的辩证关系,重新构建“教师有效引导下的学生自学”的教学模式。随着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提高及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70 年代末 ,钱老师又进一步提出了“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的教学模式。80年代教育改革后,钱老师将自己的教学模式与国内外各种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最后形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与“自读式、教读式、复读式、练习式”的教学模式。
由上可见,对于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首先要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其次是加强理论学习,其三是注重教学反思。将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寻根问底,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探索,逐步发展,逐步完善。
“教学生也是教自己”,这是教师自我完善的格言,而名师正是在完善教学风格的同时达到了自我完善。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0.
[2]柳斌.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M].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7.
[3]王增昌.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