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名画“复活”的艺术作品数见不鲜,并广受欢迎,笔者从跨媒体艺术角度提出了艺术接受者存在“多种感官都需要满足”的审美期待,进而探讨了当代艺术趋向跨媒体综合创造的内在根源与吸引力所在,阐释了艺术通感的在创作者中的作用。
关键词:名画复活;艺术通感;接受美学;跨媒体综合艺术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最著名的历史风俗画。2010年,这一名画的3D动态版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惊现,成为馆内最具人气的展品(如图所示)。图中1000多个古代人物逼真复活、举止各异、栩栩如生,昼夜两景循环交替、屋舍俨然、阡陌交通,一时传为佳话。随着当代艺术趋向跨媒体综合创造的加强,此类艺术现象并不是个案。爱德华·蒙克的名作《呐喊》、凡·高的《星空》等作品都已陆续在各大展览馆、网站“复活”。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绘画本就具有具体性与真实性的特点,《清明上河图》也一直是真实再现北宋市井生活的力作,艺术家为何又要将其复活?从接受美学角度看,受众是否潜藏着一种“各种感官功能(视觉、听觉、触觉等)都需要得到满足”的审美心理诉求?这是否是跨媒体艺术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上问题在艺术理论中常常与艺术通感相关。
以往致力于研究艺术通感的学者,通常将目光集中于艺术通感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例如,金开诚在《艺术通感的心理内容》中提到的“艺术通感,是指艺术家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能对各种艺术触类旁通,甚至融会贯通;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经常有感于物有悟于心,从而左右逢源促进创作”。但是长期以来,我们恰恰忽视了艺术通感也同样作用于受众的艺术鉴赏中。其实,受众存在激活“艺术通感”的审美期待并不是没有根据的。从生理基础上来讲,艺术通感是由于大脑神经中枢发挥联结、沟通作用,不同的感觉系统经过多次反复的刺激,形成的比较稳固的暂时神经联系。因此,当某一感官受到外物刺激,会产生“兴奋分化”,同时引起“兴奋泛化”,激发想象、联想等心理活动,从而对事物做出综合的反应。[1]康定斯基曾说某些乐音可以唤起色彩的联想。换句话说,欣赏者面对的问题是用耳朵“倾听”色彩,用眼睛“观望”声音。第二,按照姚斯与伊塞尔的接受美学理论,受众接受作品的过程就是利用文本的召唤结构,调动审美经验对作品创造性再阐释的过程。接受者的审美经验无疑是受多种艺术影响的。因不同艺术所作用的感官不同,受众会无意识地调动长期形成的包含多种感官功能的审美期待进行欣赏。笔者认为,这种无意识的调动常常是有创造性的联想,而这种创造性的联想通过“审美移情”产生审美快感。所以,人们往往会在甲文学中看到乙美术的影子,如“诗中有画”;在乙美术中看到甲文学的影子,如“画中有诗”。“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不也是唐人诗画一体的艺术理想?
可是受众为什么总是无意识地不辞辛苦地调动自身的这种“艺术通感”的审美期待呢?这是因为,“艺术通感”往往给欣赏主体带来更强烈的审美享受。格式塔心理学派将心理现象视为有机整体,认为整体虽由各个部分组成,但是它并不等于部分之和,而是大于部分之和,并且整体先于部分并决定部分的性质。[2]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当观众调动各种感官功能欣赏作品时,往往可以获得远远超过发挥单一感觉的审美享受。这些多出来的审美享受是欣赏者大脑重组排列、灌以联想而获得的创造性审美体验,也就是“迁想妙得”所带来的“象外之象”、“韵外之韵”,这也是“通感激活接受反应”的魅力。当今时代,受英国贝尔“艺术就是有意味的形式”等形式说的影响,趋向跨媒体创造的综合艺术借用新颖的艺术形式,以全方位立体式的视听效果受到追捧。从艺术接受者的角度来看,其内在根源正与上述“通感激活受众接受诉求”相关。
当然,跨媒介综合艺术受到广泛关注还与作品本身息息相关。接受美学认为最容易引人注意的是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艺术作品。因为它不像旧事物那样陈陈相因,又不像新事物那样为受众设置过多接受屏障。其实“既熟悉又陌生”的接受习惯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历史中找寻熟悉的部分,按照时间顺序构成“继承与创新”的纵向形式。例如,“明清的批评家把《水浒》《儒林外史》等白话小说和《史记》挂钩;白话散文家在讲《新文学源流》时远追明代‘公安、‘竟陵两派。”[3]虽然钱钟书就此强烈谴责,但也可以看出人们为满足人类本身发展所需要的稳定感总习惯为陌生事物找寻归宿。可是“既熟悉又陌生”的接受习惯还存在另一种形式,就是将各门类的艺术形态与艺术手段相融合,形成“融合与创生”的横向形式。跨媒介的综合艺术就属于这种,如“复活”名画的作品,名画与动画都是熟悉的艺术形式,但是巧妙的结合则是创新部分。其实各艺术形式间的融合转换所产生的新形式往往会在第一时间被无意关注,而不受伦理道德与价值判断等内涵属性的干扰并产生吸引力。“艺术通感”也就在这些陌生的形式之间激活受众的潜能,游刃有余地创造出艺术吸引力。当然,有的多媒材形式的艺术作品也被嗤之以鼻,因为艺术不仅仅是猎奇与点击率,“艺术通感”的功用也绝非止步形式表现。怎样让跨媒介综合艺术作品富含意蕴,还离不开艺术家自身对“艺术通感”的修炼。
虽见得达·芬奇、李叔同等诸多藝术大师修养全面,但是全面的知识修养能否真正对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起作用,许多人总抱有怀疑心态或者侥幸心理,更甚者视它为玄之又玄的虚空理论。因为无论怎么讲,当艺术家拿起画笔时,脑子里充盈的还是怎样经营位置、挖掘主题、塑造典型。其实不然,我们不能因为知识素养的影响途径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来实现的,就忽视了它的重要作用。因水彩艺术而蜚声画坛的王肇民先生就是典型案例。王先生不仅水彩造诣深厚,而且诗画兼优。如上图所示①:他在专业素养方面虽然主攻水彩,但是对国、油、版、素描、书法均有所涉猎。不仅如此,在文化修养上,他不仅熟读二十四史、中外哲学,而且常常按照古代音律吟诵自己创作的诗词。广博的知识与丰富的人生阅历看似构架了他成功的基础,可这些到底又是通过什么直接作用于他的艺术创作?笔者认为这些综合素养很大一部分可以看成是王肇民对“艺术通感”的培养与训练,他正是通过“艺术通感”将充满艺术性的灵性感受转化到创作中,让作品中“通感激活自身潜能”又作用于受众,从而促使他走向成功。无怪乎,有人曾言广东水彩“今人多学王肇民,画虎不成反类犬”。摹仿王肇民者正是缺少他那种深厚学养所铸就的艺术通感,所以作品中就少了“迁想妙得”所带来的那份深度,艺术吸引力自然力度不够。
艺术是向人的全部感觉开放的。习武之人不能打通任督二脉,终究不能习得高深武艺;学艺之人如果不能通达“艺术通感”,其艺术造诣也如樊笼之鸟,展翅高飞只是一个梦想。无论是从艺术家还是接受者方面思考,作品具有“通感激活潜能”都是艺术魅力生成的重要因素。
注释:①图来源于管丽丽的硕士论文《人格升华与艺术的独创——水彩画大师王肇民的艺术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 陈育德.灵心妙悟感深通——论艺术通感[J].安徽师范大学报,2000,28(3).
[2] 吕景云,朱丰顺.艺术心理学新论(第2版)[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380.
[3] 钱钟书.七缀集(第1版)[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2.
[4] H·R·姚斯(德),R·C·霍拉勃(美).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第1版)[M].周宁,金元浦,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5] 鲁·阿恩海姆(美).艺术心理学(第1版)[M].郭小平,崔灿,译.商务印书馆,1994.
作者简介:张月(1987—),女,山东滨州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艺术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