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

2015-05-30 11:13刘永亮陈岗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改进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刘永亮 陈岗

内容摘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要全面正确地看待这些问题,深刻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复杂原因,不能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否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工作的成就。当然也要认识到,在网络信息时代,通过多种途径,结合新的形式和手段,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现状 改进

一.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当前历史阶段,新科技革命创生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信息工具,如电视、网络、手机、QQ、微博等,使人们的思想意识呈现了多元化、复杂化、自主性和可变性的特点,过去在相对封闭时期所形成的思想观念高度集中统一的历史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从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来说,这种思想观念的复杂多元、自主可变的状况有利有弊。从利的方面来讲,人们的视野更开阔,选择面更宽,便于人们比较鉴别,明显错误落后愚昧腐朽的思想观念更易于被清除,普遍公认的正确价值观更能大行其道,人们的思想政治道德觉悟更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从弊的方面来讲,信息的产生可能受制于特定的利益集团,一些错误落后的观念可能改头换面,以系统化、大众化的伪科学方式迅速传播,在信息总量日益扩张、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情况下,人们更加难以小心求证,增加人们辨别真伪的难度。

思想意识领域的复杂状况,加上社会生活方面的深刻变革,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很多挑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待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发生不同程度的偏差,出现了很多不尽人意的现象。比如,在学校层面,有的学校有的班级随意占用或压缩思想政治教育的课时;有的学校思想政治教师配置数量严重不足,教师授课任务太重;有的学校在职称评定上单纯考察科研数量,对思想政治教师的课堂教学数量和质量重视不够,教师教学方法、手段落后,教学水平不高,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强。在教学过程中,一些班级特别是艺体类班级学生出勤率低,一些学生上课时玩手机、看无关书籍或者睡觉等,课堂学习氛围不浓,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不正常现象的原因分析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存在的这些不正常现象,要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不能简单地根据这些现象认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未能善尽职责,不能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丧失功能。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固有的思想性、理论性、政治性未必能够吸引所有学生。在高校大幅扩招以后,不同高校不同学生之间差距凸显出来。相当多学生知识基础好、领悟力强、学习自觉性高,这些优秀学生能够跟上教师教学节奏,师生语言和心灵的同步性更强,教师上课省心,学生学习效果明显。但是,面对学习同一种内容的学习基础更差的学生而言,则完全是另一种情况。他们在中学阶段由于自身素质或中学教学水平的原因而没有学好,在大学阶段未必就能够脱胎换骨而入脑入心。这是一个受先天素质、学习基础、社会环境、个人兴趣等因素综合影响的问题,并不是靠大学教师的某些特有的知识、手段、方法、情感投入就能够达成所愿的。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老师在有的班级上课很受学生欢迎,自身成就感、价值感也高,但是在给一些艺体专业或一些中学阶段对思想政治课程重视不够、基础较差的理科学生上课时完全“找不到感觉”。这种现象实际上说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在相当程度上要受到一些更为客观的而非教师本身的因素的影响,把教学效果的好坏完全归因于教师本身素质、方法、手段等因素是不够严谨和公平的。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和社会实践效果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联。课堂教学效果可以按照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手段、技能、内容及学生课堂表现、学习效果等多方面得到体现和认定,但是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终极目的来看,我们需要的却绝不仅仅是良好的课堂表现,而是要求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实践中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业中建功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课堂教学的成功或许能保证学生学生对理论知识有较正确全面的理解和把握,但这并不能直接等同于达到了课程预期目标。在实践上,可能存在着学生书本理论知识懂得多,但其现实道德表现和实践结果却与其理论认知不相一致,而有的学生课堂表现和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但实践表现却无可挑剔,也就是存在着高分劣行、低分优行或者思想政治课程得分高低与实际表现无关的现象。人们很难从他人的思想政治现实表现倒推出该人的思想政治学习表现,这足以说明思想政治教育与个人思想政治现实表现的关联的复杂性。从社会大环境来说,我们既可以看到很多受过优质高等教育甚至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很高的人,特别是一些高级干部,犯下违法犯罪恶行的现象,也能看到一些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普通个体却能明鉴是非,甚至成为道德楷模的现象,在这种高智商罪犯和低智商楷模并存的巨大反差面前,怎么能说人们的思想政治水平是单纯通过学校教育能够实现的呢?即使在一个班级范围内,有的学生学习较自觉,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但这样的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循规蹈矩,由于运气和个性的因素,其发展成就未必就很突出,甚至连工作机会都不易获得;有的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上可能学习不踏实,但在工作和人际交往方面主动积极,个性张扬,却易于取得事业的成功。有的学生忙于所在院系的公共事务,或者在外兼职工作、实习,因而无法参加课堂学习。如果禁止学生参加院系公共事务、在外兼职或实习,那就会使学生失去锻炼机会,这对学生成长是不利的;但如果容许,那些认真听讲的学生又会认为思想政治课可上可不上,或者认为老师对不同学生也是用不同的要求区别对待的,老师对学生又该如何交代呢?

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抽象性、导向性、战略性决定了其作用的发挥要受到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认知的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丰富的内容,其中很多内容是较抽象的,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或是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思考,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及其在实践中运用的程度必然要受到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社会阅历的影响,这种影响的程度甚至远在学校教育之上,而这些影响因素却并不在高校教师控制范围之内。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社会现实而不是学校教育,这是一个基本事实。统一单向的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与复杂多元的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面前的永恒挑战,而社会现实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的影响方向既有一致的情况,也有不一致的情况。从学生个体的角度来看,有些教学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环境、职业生涯并无关联,学习意义不明显,对于坚持用主流立场观点观察和思考社会现实,有的人自嘲是“当老百姓的命,操中南海的心”,这种心态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待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和积极性,进而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复性及知识获得的多源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校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很多内容在大中学之间、高校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具有一定的重复性。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来说,对中学阶段已经学习的内容也必须有所介绍,这就产生了重复性;如果完全回避中学学习过的内容,一方面会使中学阶段没学好的学生产生知识断层,另一方面则影响教学体系的完整性。大中学校及大学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重复内容的取舍确实是一个难题,尽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所侧重,但确实难免给部分学生产生“炒冷饭”的感觉,进而滋生对课程的厌倦和乏味的情绪。另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内容,在电视节目、网络媒体、宣传展板等多种渠道都可以有所了解,使部分课堂教学内容也失去了新颖性、独特性和吸引力。

第五,社会负面信息的大量存在部分消解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教育和引导效果。社会有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就必然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各种社会力量会以各不相同的思想理论解释和处理社会关系,自觉不自觉地形成各种价值观。主流价值观和个体价值观的冲突将会长期存在,尤其是在社会矛盾、社会分化比较剧烈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要用社会核心价值观来影响和引导个体价值观,但对相当多的个体而言,社会核心价值观是外源的,个体价值观是内生的,即使在公开场合或外部要求下理解了社会核心价值观,但个体价值观始终是更为亲近和深刻的。有的非主流价值观还涉及到敌对势力的组织化、系统化的针对性宣传。一些势力企图以思想舆论的诱导来颠覆现实的社会结构,把控制人们的思想、制造社会分裂和对抗、激化社会矛盾作为一种战略加以实施,要“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此,他们不惜以偏概全、借题发挥、移花接木、无中生有、挑拨离间,有意识地散播虚假、恶毒、歪曲信息。在网络信息时代,这种组织化、系统化的舆论宣传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冲击力不可低估,因为大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信息获得渠道多,但各种相关知识和分析能力却有很多欠缺,很容易成为敌对势力宣传舆论攻势的“中招者”。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广阔性、多变性,使得管理机构、教育者很难对各种消极有害信息做到及时有效的了解和清除,相当多的大学生必然暴露在多种消极有害信息的侵润下,思想意识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对主流价值观产生排斥。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改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存在一些不正常状态,确实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但正如上面所分析的,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极为复杂,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教材因素、教师因素,徒然地增加教育者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同时,也不必杞人忧天,认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危机四伏。

目前来看,两个因素决定了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方向、大局面是积极健康的。一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是接受过较为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他们思想政治理论基础扎实、学养深厚,对事物有一定的分析思考能力,而且作为国家教育体制内的工作人员,既要受到国家法律和教育部门相关管理纪律的约束,错误思想的泛滥和社会的动荡也不符合自身利益,所谓“吃饭砸锅”者总体上还是比较少见的。二是国家发展的巨大成就、正确战略决策和美好前景是战胜一切异端邪说的最好武器。立足于现实的教育是最有力的教育。我国数十年来各方面的巨大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是任何歪理邪说否定不了的,也得到了不怀偏见的人们的公认。国家、社会的进步是实实在在的,各方面群体生活水平的改善也是实实在在的,这种铁的事实本身就是支撑主流价值观的客观基础,社会各方面对主流价值观的高度认同对青年学生已经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氛围。党和政府立足人民利益,总结发展规律,制定和实施了一些列正确发展战略,这些战略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必将对创造美好未来、实现伟大中国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比起歪理邪说的强词夺理、颠倒黑白来说,正确价值观完全可以是理直气壮、义正词严的。正确价值观符合国家、民族、社会各方面群体利益,客观上也得到社会大多数人的认可,错误价值观损害各方面利益,必然受到人们的谴责和反对,这就是我们应该坚信正确价值观终将战胜错误价值观的强大理由。错误价值观或许能够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产生一定的诱惑误导作用,但终究歪理不能代替真理,煽动不能取消理性。绝大多数受教育者在正面教育和社会现实的双重影响下,能够逐渐具备必要的分析思考能力,从而清除错误思想意识的消极影响,敌对势力并不会轻易赢得新时期意识形态斗争。

尽管如此,为了筑牢意识形态阵地,防范和化解可能出现的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不正常状态,教育部门及教师还是要多方努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是抓好教材建设。教材是教师备课授课、学生学习和成果考核的基本依据,辐射面广,对教学成败关系极大。教材编写者队伍要专业化,要保持相对稳定。教材编写既要及时反映新的社会现实问题、新的思想理论成果,反映党和国家在实践中提出的新论断、新决策,又要及时呼应广大一线思想政治教师和学生对教材使用的意见建议,尽可能编出科学规范、适用有效的高质量教材。

二是抓好教学辅助手段建设,减轻教师备课随意性、盲目性及工作负担。思想政治教学的辅助手段,主要是指教辅书籍、电子课件和音像资料等。就全国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庞大,工作量大,重合性强,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固然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备课,但是教师独立分散备课也有很多不足,主要是不同教师在工作量、工作环境、研究兴趣和方向、知识水平甚至家庭环境等方面差异极大,造成备课效果参差不齐,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大面积达到高标准。教育部门组织有经验、有水平的专家队伍创作较高质量、通用性强的教学辅助材料也是十分必要的,将对思想政治教师产生莫大的帮助。目前已经有一些省份做了相关工作,但是质量不够高,问题还比较多,成效不明显。

三是不断探索互动教学、快乐学习、有效学习的方法。互动教学、快乐学习、有效学习是目前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基本要素。成功的教学方法是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学生积极参与,要把知识传授与获得同情感传递与行为养成结合起来。教学方法的选择不能单纯突出形式新颖性,要从实效性着眼,综合运用讲授、问答、讨论、视频播放、参观考察等方法。

四是及时准确了解舆论动态,及时有效清除负面信息消极影响。教育管理部门要对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影响的负面信息保持关注,加强研究,深入认识和批判错误思潮的本质及危害,适时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对错误思潮的免疫力,清除其消极影响,弘扬正能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结合教材内容尽量让学生对相关问题的不同思想观点有所了解,并做出正确引导。

五是重视思想政治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待遇,合理评价教师工作,更好发挥思想政治教师积极性。思想政治教师是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败的“操盘手”和“关键少数”。要使思想政治教师培训制度化、规范化,扩大教师培训的范围,拓展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及时应用学科发展前沿成果。要使思想政治教师工作待遇不低于其他学科教师水平,使思想政治教师获得必要的平等尊严和自我价值。思想政治教师需要广泛阅读学科最新知识成果,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党和国家重要理论和政策新论述,才能使思想理论水平保持与时俱进,但同时也使思想政治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专业性要求更高的科研工作。博学和“多产”是有矛盾的,在类似职称评定等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有一定的特殊考虑,使思想政治教师在职级晋升方面更加顺畅,从而更加有效地承担起本应承担的认识社会现实、了解理论和政策、教育和引导学生的功能,消除思想政治教师的后顾之忧,以更加自在和愉悦的精神状态从事好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朱国芬.“有限理性”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思考[J].江苏高教,2014,05:122-124.

[2]刘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的理论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5:23-25.

[3]赵新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思考[J].中国国情国力,2014,10:64-66.

[4]陈彩祥.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评《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10:112.

[5]黄小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调查——以海南高校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3,11:121-123.

本文为四川文理学院科研教学团队研究项目成果。

(作者单位:四川文理学院)

猜你喜欢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