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台湾文学课堂 慎重对待课堂改革

2015-05-30 11:13李圣宇罗云倩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文学课堂教师

李圣宇 罗云倩

内容摘要:当今正是大陆高校教育改革浪潮激流勇进的时候,经历了扩张之后的许多高校面临着教学质量惨淡的窘迫局面,面对着课时的无限压缩、入学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等问题,大陆高校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隔岸相望的台湾文学课堂在课程内容的开设上相对单纯地锁定在国学,更显文学课的专业性。在课堂教学形式上,台湾文学课堂结合网络混合教学、研讨教学等新形式并且效率可观。借鉴台湾的文学课堂,慎重对待文学课堂

的改革。

关键词:文学课堂改革 台湾文学课堂

当今正是大陆高校教育改革浪潮激流勇进的时候,经历了扩张之后的许多高校面临着教学质量惨淡的窘迫局面,面对着课时的无限压缩、入学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等问题,大陆高校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作为身处这个风云变幻信息时代的一名读书人,作为华师文学院中文系的一名学生,作为赴台学习了一个学期的交换生,深知自己肩负着探讨大陆高校教育改革的责任,更有责任首先将这种探讨明确锁定在大陆和台湾高校文学教育课堂的领域。

之所以选择文学课堂作为探讨对象,是因为文学教育不仅仅是“句读之学”,更涉及审美、情感、思维、文化立场的培养,传达“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在学校教育中,无疑语文教育就是一股滋养学生情感和审美趣味的清泉。

之所选择台湾的文学课堂作为对比,是因为大陆的文学课堂在面对教改大浪时,课程内容的开设和课堂教学形式的改变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困境。而隔岸相望的台湾文学课堂在课程内容的开设上相对单纯地锁定在国学,更显文学课的专业性。在课堂教学形式上,台湾文学课堂结合网络混合教学、研讨教学等新形式并且效率可观。

在借鉴台湾文学课堂的经验之前,我们有必要先阐明文学课堂的特性。

一.文学课堂的特性

文学课堂以其突出的人文性显得与其他学科不同,其内容很难做到逻辑性和拥有清晰的知识点,人性探索、审美想象、虚构创造、语言表达是其内容的重要构成要素。现将文学课堂的特性略作分析。

1.体验性

文学如一处风景名胜,看再多的评论文章,不如自己亲身体验一次受到的直抵心灵的震撼来得强烈。正如当代作家阿城在谈论诗意时说的,一串一串看似没有必然因果的句子依靠朗读时将其连起来,从其中浮起的就是诗意。这种体验有时依靠自己,也有时依靠一位熟悉当地风景的导游,这个文学的导游就是老师,一位好老师必然能够将文学的初体验加深。

2.语言性

语言性既针对授课教师也针对学生。即使所有的课程都需要有语言的交流,但无疑文学课对语言的艺术要求最高。且不说文学作品由语言文字构成,课堂上老师的语言风格也彰显着一位老师的人文思想与文学情怀,或多或少地为文学作品添姿增彩。至于中文系的学生,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也成了必备的技能,叶圣陶这样强调语言的重要:“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

3.广阔性

一方面,中文作为母语门槛很低,似乎什么中国人都能够插上一句对文学作品评头论足。文学的自学是可以的,而物理另一方面,文史哲不分家,一堂文学课很难不涉及历史、哲学的内容的补充。文学课堂的边界不确定,文学课堂也因此有了广阔性。鲁迅在北大教授中国小说史时,有人说:“那门课名义上是`中国小说史,实际讲的是对历史的观察,对社会的批判,对文艺理论的探索。”[1]还有甚者说:“大家在听他的`中国小说史'的讲述,却仿佛听到了全人类的灵魂的历史。”[2]

二.大陆文学课堂在教与学上的困境

1.学

1999年,国家作出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的决策,从此传说中的“精英教育”一下子成了“普及教育”,直接面对的问题是生源构成的变化和生源质量的下降。文学边缘化成了一种社会语境。中文专业的学生许多是被调剂或者凑合填的志愿,中文专业兴趣明显淡化。传统的文学课堂无法应对如此急促的生源改变,出现了两个显著的问题:

一是中文专业的学生普遍缺乏起码的文学修养,缺失基础阅读。20世纪90年代之前,走入大学文学课堂的大多是喜爱文学的学生,在中学阶段便已经自行阅读了大量的经典作品且有自己的独特兴趣点。如今,大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只是阅读课文上的文章,而对长篇的经典文学作品没有了解,踏足大学文学课堂时面对老师所分析的文学作品一头雾水,兴致缺缺。

二是中文专业的学生常常忽视文学文本解读,文学审美深度过浅。一方面市场上流通着许多为了普及经典文学的翻译、改编作品,比如《易中天品三国》、《白话史记》等等。《史记》沦为一本白话历史书,而其中的微言大义却完全丧失殆尽,削弱了文本解读的难度和魅力。另一方面,中文系的学生由于缺乏基础阅读,自身对于文本的解读能力也始终不能提升,更加容易购买普及类的书籍观看,陷入怪圈之中。

2.教

大陆的传统文学课堂里的教师依靠“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根腰杆,一支笔”走天下,以语言表达为长的中文系教师尤其如此。在遭遇了高校扩招的变革后,各专业的教学纷纷淡化了专业性,频频向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上靠,各种公共课、通识选修课充斥了校园。就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四年的本科学习,其中公共课的课时占到总课时的26.3%,通识选修课占7.5%,两项总共占四年总课时的1/3,而留给中文系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时间还剩多少呢?课时的严重压缩使得大陆传统的文学课堂讲授出现了更多的问题:

一是教师重于文学史而忽视文学作品讲析。以古代文学为例,魏晋南北朝和唐朝的文学在一个学期45个学时内讲完,对于其中大师的作品根本无法做细究,只能粗略带过。相比台湾文学课堂(以台湾彰化师范大学为例),台湾彰化师范大学国文系的课程内容则以作品为主,例如一个学期开设的课程单纯为《史记》、杜甫专家诗、《韩非子》等,一个学期仅仅围绕一本经典作品展开,使得师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探讨。

二是教师“一言堂”,无课堂讨论。一方面为了弥补课时的压缩,教师只能在一节课中,紧赶慢赶尽量把自己知道的悉数倾倒给学生,根本无暇顾及及其耗费时间的课堂讨论。另一方面,学生基本没有充足的阅读储备,很难在课堂上展开讨论,一旦开展讨论,课堂气氛极差。相比台湾文学课堂(以台湾彰化师范大学为例),单一门“新文艺及习作”的课程,一个学期有2/3的时间以研讨课堂的模式进行具体作品的探讨。以5个人为一个小组,进行两节课(每节45分钟)的ppt展示,展示内容包括作家生平、作品风格、主题、艺术手法、名家点评、个人心得6方面。第三节课由教师针对小组的展示进行点评、补充。

三是教师忽视学生的读写实践。以华中师范大学和台湾彰化师范大学对比为例。查阅《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涉及学生写作实践的课程仅有“写作”、“应用写作”[2]门课程,皆为普通的基础写作,很难激发和提高学生创作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而台湾彰化师范大学则开设各种类型的写作课,比如“诗选及习作”、“新文艺及习作”等,在学生学习经典文学作品的同时,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对应课程所涉及的文学作品的创作,学生能写小说、诗歌、戏剧等各种文学体裁的作品。

三.改革大陆文学课堂的慎重考量

1.学

文学课堂本身极富人性与人情,只有学生真正深入的去阅读文学文本,教师在课上的讲解才不会成为“空谈”。中文系的学生应该把阅读当作一种自觉的生命活动,不仅要学会阅读,还要在阅读过程中建构自己的文化。作为专业学习文学的学生要有从研究性的角度来看待文本的意识,注重平时的阅读积累和阅读体验,提高自己的文学感受力,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有了课前的阅读准备,学生才能将教师课堂上的理性解析和自身的直觉体验结合,达到期望的教学效果。

2.教

托尔斯泰说,“教育最大的规法在于自由。”现代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起到引导学生、协调课堂的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题。教师不应当刻意地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美国教育学家肯尼思指出:“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该鼓励学生提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教学活动、小组讨论等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问题意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平等地对话和交流,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经验共享,创设活泼开放、自由灵动的文学课堂。根据文学课堂本身的内容和性质特点,以及授课教师自身的性格特征,把文本信息延伸和拓展,结合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生活体悟、社会背景、个人体验、人生思索等,引导学生主动介入文本,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师范类大学培养的中文系学生的培养目标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重学语文教师。而且社会对未来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专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每一个教学活动的完成都需要教师创新的教学设计意识和能力,需要他们在语文课程的设计空间展现其独特的创造精神、创造才能和教育智慧,这一切都对语文教师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丰厚的语文素养提出了要求。这就意味着文学课堂不仅肩负着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有意识地讲所学知识加以应用,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和使用语文,用语文的思维方式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

四.总结

翻阅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其中赫赫在目的培养目标明确写着:“本专业培养……拥有宽阔的人文视野、优良的综合素质……的优秀教育工作者。”这种对人性的探索、自然的敞怀、文辞的审美所带来的作为一名中文系大学生的素质是我们不断追寻的。这种素质不是简单的千篇一律的课堂转型能够带来的。台湾文学课堂更加传统,传统在重视基本阅读,又极具创新,创新在结合网络混合教学、研讨教学等新形式,以及各种媒体平台所提供的平等的交流,并且效率可观。

作为一种趋势,改革文学课堂无法阻挡。但是文学课堂以其独特性使得我们在急功近利的改革面前不禁带以关怀姿态。文学课堂的参与者应该以温情的注视为基础,以提升学术为目的,理性对待改革浪潮,保持文学课堂的脉脉深情。

注 释

[1]冯至:《笑谈虎尾记犹新》,原载《鲁迅回忆录》一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见鲁迅博物馆等编:《鲁迅回忆录》上册331页。

[2]鲁彦:《活在人类的心里》,见鲁迅博物馆等编:《鲁迅回忆录》上册121页。

本论文成果系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文学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我们需要文学
美在课堂花开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