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富民路径 促进农民增收

2015-05-30 10:48沈华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12期
关键词:技能培训土地流转

沈华

摘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必须出实招、鼓实劲、求实效,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的惠农强农政策及其它政策法规,开拓思路、大胆创新,注重细节、创造机遇,依托小城镇建设和资源区位优势,推动山区农民快速、有效、持续增收,为实现“调结构、抓创新、保发展”目标多做贡献。

关键词:区域优势;土地流转;技能培训;拓富路;促增收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断依托本地区域资源、区位、交通、旅游等优势,采取有效措施,构建农民增收长效工作机制,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和渠道,深挖农民增收途径和潜力,全面提升农民增收的质量和水平。近年来,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均保持两位数增长,2014年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17元,较去年增长13%。

一、依托小城镇建设,让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增收

紧紧围绕建设全国重点中心镇、次中心的目标,以创建国家卫生镇和整治村庄环境为抓手,坚持镇村一体化发展,对《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大力推进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着力提升小城镇功能和品位,努力改善全镇人居环境。近年来,先后投入2.6亿元,完成了集镇主干道、污水治理、环卫设施以及亮化、绿化、美化等工程建设、商业住房建设等。依托小城镇建设,促使集镇周边及散居农户逐步向功能齐全的集镇集聚,为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创业提供机会,让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增收。

二、依托资源、区位优势,让农民在“山边”旅游业发展中增收

围绕茅山旅游风景区总体规划,依托资源、区位、生态环境优势,发展山边旅游业。山边旅游业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文明产业,也是山区的高就业产业。近年来,“农家乐”、生态旅游观光园和采摘园等的兴盛,大幅促进了农民增收。 “农家乐”既增加了农户自产自销的农副产品收入,又实现了较丰厚的服务业收益,也让农户将自己的承包地流转给规模专业户经营特色农业,从土地流转上增加了收益;游玩景点和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加大了对游客的集聚效应,提升了农副产品的销售力,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不愿离家的妇女劳动力和半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三、依托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让农民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中增收

党委政府坚持以高效、规模、生态观光农业为发展方向,按照 “打造现代高效农业,提升农业效益”的重大战略决策要求,着力在“建基地、创特色、树品牌、产业化”上做文章,紧扣优质粮油、林果茶园艺业、畜禽业、高效设施农业四大主导产业,推动农业快速发展。全镇高效农业发展面积3.1万亩、花卉苗木2.1万亩、茶园4.1万亩、果品1.2万亩;规模畜禽养殖基地21个、养殖大户76户,饲养总量占全市的1/4 ;观光旅游农业9家。全镇高效农业实现总产值4.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6%,做到了“村村有亮点,片片有特色”,有效提高了农民的农业生产收入。

四、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壮大,让农民在龙头企业带动中增收

薛埠镇积极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战略,突出抓好优质稻、蔬菜、茶叶、水果等农业基地建设,做大做强茶叶、林业、粮食和水果等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市场竞争力大、辐射带动力强的重点骨干龙头企业,同时重点扶持发展了五个农业示范园区:万亩优质粮油生产园实行订单生产;镇郊设施农业园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经济林果园全面推进水蜜桃、葡萄、樱桃、梨等生产规模;以西部茅山风景旅游业发展为主线,充分发挥“山边”旅游优势,打造了一批维护生态平衡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名优茶生产科技园全面提升茶叶品牌。积极推动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构成特色农业产业板块,引导并带动农户增收。

五、依托山区农业综合开发,让农民在资源有效利用中增收

近年来,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为重点,多途径、大力度招商引资、增资开发,争取到国家、省、市各级项目资金近1亿元,建成高效农业项目30个,其中单笔投资额在300万元以上的有10个,100万元以上的有20个;形成经济林果、有机茶、时令果品、名优花卉、盆景、特种养殖等农业规模生产基地;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高效规模开发项目区和万亩粮田建设示范区。全面提升了项目区的排灌水平、农田生态治理水平和高效农业成果的转化水平,为农民增收增添了后劲。

六、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让农民在合作经营中增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农村“三大合作”改革的深化,镇党委、政府始终以优势和特色产业为依托,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以多主体参与、多渠道发展为主旋律,以政府引导、支持、指导为手段,着力在全镇范围内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升农产品档次、品位和市场竞争力。截止目前,全镇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82家,社员26878人;土地股份合作社13家,入股社员17350人,入股面积5011亩。认定的家庭农场74家中经工商登记的农场8家。在加强规范化建设的同时,积极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申报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8家,成长型示范农场8家,进一步加强了对申报项目单位的指导服务工作。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方面已初显成效:一是推进了全镇农业特色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二是引导带动农民了解市场,学习掌握最新的农业生产实用技术;三是解决了一部分农村劳動力和半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让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享受到合作经营带来的增收成果。

七、依托土地规范流转,让农民在搞活土地经营机制中增收

近年来,中央一系列的强农惠农政策在提升农民种地热情的同时,也使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土地流转问题(如土地抛荒、口头流转等)不断显现,一方面对过去土地流转手续中存在的隐患加以梳理和完善,并严格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强对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一方面进一步提高土地流转服务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充分利用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村土地流转服务站专门设立的土地流转场所和服务窗口,完善土地流转从洽谈、鉴证、签证的一站式服务。到目前为止全镇累计流转土地面积4.65万亩,规模经营累计面积达9.42万亩。土地规范化流转一方面使农民每年可得到较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还可以从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从事二、三产业,获取较高的务工收入;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使农民足不离村实现就地打工,在打工中学到新技能,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和致富本领。农民真正从土地规范流转中获益良多。

八、依托职业技能培训,让农民在就业创业中增收

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贴近农民、注重实效”的原则,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层次,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一是大力开展各类实用技能培训,让农村劳动力掌握就业致富技能。近年来,每年举办劳动力转移培训,致力于转移农村劳动力。二是针对镇建材、服装加工行业较多的特点,在委托和订单培训的基础上,通过政策扶持、能人帮带、中介推荐,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就业率。三是利用山边旅游业发展优势,引导和鼓励农民发展“农家乐”等三产服务业,加快培育茶都、花卉苗木市场等区域性农产品流通市场,扩大农民就业渠道,提高农民家庭非农收入。

参考文献:

[1]程漱兰.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吴理财.农村税费改革对乡镇财政的影响及其后果[EB/OL].中国会计网,2006-08-28.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薛埠镇经营管理站)

猜你喜欢
技能培训土地流转
浅谈美军士官技能培训特点及启示
关于钻井一线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
探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问题
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经营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根据、障碍和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中地方政府职能的构建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供需市场失衡问题的研究
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对农民土地权益影响问题分析
浅谈飞机维修技能培训
基于“培训包”理念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