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据有关数据统计表明乡镇具有8亿人口,乡镇小学生在我国小学教育占相当大的比重,尤其乡村小学的生源中多数为留守儿童,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环境,监护人的教育方法存在差异,为我们乡村小学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影响三个方面对乡镇小学素质教育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乡镇小学生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会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这就阐明了学校领导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基层小学教育的责任人必须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管理能力。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更新办学理念;要深入实际,把握乡村生源的具体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稳定教师队伍;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校园环境;充分利用家庭与社会的教育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完成国家社会学生家长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社会道德、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
一、选拔优秀的班主任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
班级是学生在校学习、活动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肩负着教学与学生思想教育的双重任务。其特点是每天大部分工作都在班级进行,是学生最尊重、最信赖的启蒙老师,又具有学生“在校家长”之称。班主任的举止端庄,衣着打扮,举止言谈,教学水平,处事原则,都是学生学习及效仿的一本“活教材”。工作每一个细节都会在学生的幼小心灵中打下深刻的烙印。为此,必须把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与时俱进,敢于创新,甘于奉献,管理协调能力强的教师纳入班主任队伍,从日常的平凡小事做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熏陶学生,以正确的方法去指导学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敬业意识、诚信意识、友善意识。形成弘扬真善美,摒弃假丒恶,和谐向上的班级氛围,为学生打下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打造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坚实保障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保证”。这就明确指明了教师在振兴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我们乡村学校教学设备相对滞后,有能力的家长把孩子送往城里就学。我们面对的是来自不同家庭环境,学前教育参差不齐的生源,给小学教师的教育工作带来诸多的困难,也严重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为此,要尽力改进教学设备,优化教学环境,为教师创造外出学习获取教学新信息的机会,拓宽教师的教学视野,提高教学水平。要关心教师生活,积极了解、协调解决教师生活的实际困难,减轻教师负担,培养一支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率先垂范、甘于奉献具有“红烛”精神的乡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是提高小学教育水平的重要保证。
三、以新课标为依据,探究适合乡镇小学特点的教学模式是提高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
素质教育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研究教材,科学构思教案,把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艺术融合在一起,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探究兴趣,使学生课堂精力集中,发言踊跃,思路广阔,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在学生广泛地发言讨论过程中,为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为辅导答疑结课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优化校园环境,充分发挥校园育人的隐性功能
校园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校园环境影响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整洁温馨的校园会陶冶学生的情操,具有美的享受,又具有培养学生道德的潜能。在校区划分班级校园绿化维护,卫生责任分担区,做好定期检查评比活动,引导学生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培养学生爱校意识、劳动意识、团队意识;校园人文环境是校园师生风貌的具体体现,具有育人的隐性工程。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抑制人的不良行为,也能够熏陶、培育人的优秀品格。如:教师衣装打扮,举止言谈的每一个的细节,都是教师人格素养的具体体现,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乡村小学要积极改善和利用现有条件,为学生构建朴实幽雅学习环境、加强师德建设,为学生提供和谐向上人文的校园氛围,这样,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大力做好宣传指导工作,发挥家庭环境的育人作用
家庭是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家庭又是儿童生活的主要空间,家庭风气和教育方法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当下,在乡村小学生源中,独生子女和留守儿童占相当大的比重。由于家长及监护人的文化层、思想观念、教育方法的差异,势必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有的望子成龙心切,追求成绩,忽视人格教育;有的教育方法不当,而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有的家长不注意个人修养,给孩子带来负面效应。为此,我们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现代的通讯设备及家访工作的机会,向家长宣传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影响的重要性,介绍家庭的教育经验,引导家长在家庭运行过程中向孩子展现出:家庭和睦,勤劳致富,尊老爱幼的家庭风气;在邻里之间展现出:为人正派,处事公道,诚实友善的和谐关系。教育方法以引导为主,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把握孩子的接受理解能力,维护孩子尊严。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慈爱,家庭的温暖,从而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感恩父母,报效社会的决心。
六、呼吁民众加强道德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成长环境
社会是小学生学习的大课堂,社会风气对他们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他们正处于发育期,对社会的真善美,假丑恶还没有识别能力,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为此,学校要大力宣传呼吁民众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良好形象感染学生,以身边的典型事例激励学生,把重视孩子成长作为日常生活中议论的重要话题,为学生的打造获取更多的正能量的社会活动空间。
为此,要完成国家、社会、家长赋予我们乡村儿童的素质教育神圣使命,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和管理模式。选拔德才兼备,率先垂范的教师承担班主任工作,打造爱岗敬业,敢于创新,稳定的师资队伍,辅助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开发利用社会的可利用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提高乡村小学的素质教育水平,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兴海.探析农村小学办学方法.中国校外教育,2014.
[2]刘淑媛.创新教育之我见.中国校外教育,2014.
[3]李晓梅.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科技创新导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