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敏
【摘 要】 高中语文新课的导入既讲究艺术性,又讲究合理、巧妙性;既要讲究新颖性,又要讲究实效性。新颖巧妙的新课导入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承上启下,温故知新,查漏补缺,也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能够水到渠成地为新课内容打好基础。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课堂导入;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1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新课导入对整个课堂效率的提高至关重要。尽管语文教学丰富多彩,但往往新课导入缺乏亮点,没有灵性,抓不住学生的眼球,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使本来富有生机的一堂课,上的索然无味,形成低效甚至无效课,所以我们语文老师每节课要精心设计导入的方法,使之生动有趣,实用高效,力争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水到渠成的步入新课,打造高效课堂效率。下面谈谈我对高中语文新课导入几种新鲜,实用的导入方法供一线语文老师共勉。
1、单刀直入直扑主题
教师的开场白是直直扑主题,单刀直入,用准确精练的语言,直接展示新课教学目标,点出新课教学重难点,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教学思路。如高中语文必修三《祖国山川颂》,因学生刚上第一课,师生之间不太熟悉。相互交流的语言还很贫乏,不可能一下子就采用生动活泼的导入法,只能采用直截了当的开门见山法:今天我们开始学习高中必修三的第一课《祖国山川颂》描绘了一幅祖国山川锦绣的画卷图,画中充满祖国大好河山的讴歌与赞颂,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对祖国全景式的描写的《祖国山川颂》,没有任何拖泥带水感觉,开门见山的是学生进入新课状态。
2、创设情境融情入文法
语文老师备好教材,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创设生动新鲜的教学情境,渲染课堂氛围,使学生精神饱满,情绪高涨的情况下迅速进入状态,与学生产生共鸣。如《黛玉进贾府》可以这样导人:放映《红楼梦》、黛玉进贾府的电影片段,通过进贾府后黛玉的神色,步步留心,时时戒意,不愿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和左右逢源,未闻其人先闻其身的王熙凤一些动言谈举止画面,正当学生意犹未尽时,老师设问这部《红楼梦》中的那个片段?让学生不约而同抢答,接着老师不失时机的说:这堂课上《黛玉进贾府》,轻轻松松,快快乐乐不容新课,水到渠成。
3、设置问题情境抛砖引玉法
教授新课时,也可以巧设问题情境,环环紧扣,把学生的思维自然引导新课中,积极地思考问题。如教学《苏州园林》时,可从漫谈一些城市的美称入手,先在副板书的位置上写上“城市的美称”几个字,然后说:“我国不少城市都有自己的美称,例如我们浏阳可以叫花炮城,上海可叫不夜城,广州可叫羊城,南昌可叫英雄城……那么苏州叫什么城?同学们猜猜?”(老师在正板书位置上写“苏州”二字)不少学生不约而同地发出响亮回答:“园林城!”于是,老师顺势在“苏州”二字后面写上“园林”二字。这样,引导学生在感受新知识的乐趣中导入新课,话语不多,却使学生心里豁然开朗,兴味盎然,增加了学习新课的驱动力,急于了解苏州的园林的特色。
4、巧用对联引入法
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艺苑中的一朵奇葩,巧妙地将这一语言艺术引进课堂,能给有限的课堂带来无限的生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范进中举》时,就用了一幅恰好能概括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境遇的对联,以此来导入本课的阅读欣赏。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侥幸今朝中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对联一出,学生哗然,学习兴趣马上调动起来了。
5、用趣味性的故事导入
我在上高中必修三《离骚》一课时,我以设问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导入的,请问同学们:每年过端午节,都要吃粽子,为什么呢?课堂一下子轻松活泼的起来,有的头脑灵活,快嘴的学生说:我知道,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屈原听说他的故乡楚国被秦国灭亡后,忧郁跳进汨罗江,人们怕他被鱼吃掉,每年端午节这一天包了很多的粽子投入汨罗江给鱼吃,这就是今天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接着我又问,同学们,伟大的诗人屈原创立一种新的题材是什么?留给后人的文学作品是什么?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离骚》,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屈原《离骚》节选,这样的导入,轻松、自然,水到渠成,为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
6、穿插吸引法
在教学中,空插一些文人的奇闻轶事,往往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如教王之涣的《凉州词》时,一开始就穿插王之涣的一段经历。有一次诗人王之涣、王昌龄和高适在一酒店饮酒,并听几名歌女唱歌。他们私下约定,如果谁的诗被歌女唱出,就证明谁的诗最爱欢迎,结果最好的一位歌女第一首就唱出了王之涣的一首诗。这首诗是千古佳作,同学们知道这是王之涣的哪首诗吗?这样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学生情绪立即高涨,产生了急于学新课的强烈欲望,并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索诗中的意境。
7、诗歌朗诵法
诗歌朗诵很具感染力,尤其是带有抒情性的诗歌、能渲染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因素,增强学习兴趣。例如教学《沁园春.长沙》时采用利用多媒体配着悠扬的音乐进行诗歌朗诵导入。首先,多媒体展示毛泽东的遒劲,挥洒豪迈的手迹,接着音乐声中教师用充满感情、激情豪迈的声音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特别朗读到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诗歌朗诵把学生的思维带入万山红遍的,面对广阔的宇宙毛泽东怅惘感慨,谁主沉浮的想象中,使学生心血沸腾,接着新课诗词欣赏步入新课状态。
总之,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诸如简介背景法,悬念设置法,比较引入法,释题导入法,音乐导入法等。它没有固定的格式和方法,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应力求省时;讲究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实效性,能启迪学生的开放思维,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为打造高效语文课堂铺好垫。
参考文献
【1】姚春红.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提高语文课堂效率[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02.
【2】魏娟.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J].中学时代,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