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转化后进生的思考

2015-05-30 15:34:30周英华
俪人·教师版 2015年17期
关键词:体罚教育者后进生

周英华

【摘要】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呼?”到陶行知的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教师不仅要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休息时间,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奉献的心,因为在教师的手下是一颗颗成长的种子,而每一颗种子能否健康成长,直至收获,关系到一个个家庭,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兴旺与发展。

【关键词】后进生 转化 爱

在农村地区甚至一些城市的基础教育中,许多地方都充满着“暴力”的味道,这着实是教育的一种悲哀。

在这里,我们不能说这些老师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但是我认为在教育中能不体罚就尽量不体罚,任何一种体罚都是使学生肉体痛苦,它多半于事无补,反而会使学生精神倍受刺激,以致他们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尤其是对于初高中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学生,他们的自尊心很容易受伤,体罚易使他们形成叛逆的思想,大教育家陶行知就最最反对体罚。

的确有的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枪杆子下面出政权”,主张“武力解决问题”,而这些都是阶级斗争思想的残余,与现实生活中的师生关系格格不入,这很大的伤害了学生。不过,对此那些崇尚暴力的老师也有自己的解释。

反对体罚教育有时又会走入另外一个误区—溺爱式教育。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優生”的教育方式上,很多老师都认为对学生的最高评价就是成绩好,其他方面都是其次的,所以慢慢的在学校就出现了“一好遮百丑”的局面。而对于成绩比较差、纪律比较差的“后进生”的态度则完全相反,只要他们一出错要么遭到严厉的批评,要么置之不理。在我实习的学校就有这种现象,那里有快慢班之分,老师对慢班的“后进生”就经常不理不睬。这样是不对的,“后进生”不但不该被忽视,反而应该更受重视。不客气地说,离开了对“后进生”的关注与研究,“素质教育”不但是虚假的,而且是虚伪的。

理由很简单:素质教育的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而对多数学校的多数班级来说,“面向全体”就必然面向为数不少的“后进生”。或者换句话说,只要有哪怕极少数的“后进生”在我们教育者的关注之外,那么,我们所标榜的任何“素质教育”都不是科学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而只能是我们社会主义教育的耻辱!

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要表面上关注“后进生”,而且还应该实际行动起来,找到转化“后进生”的途径和方法。转化“后进生”的途径、方法当然是很多的,但其基本的教育思想应该充满爱,应该充满“民主、科学和个性”的精神。

要转化一名“后进生”就必须首先端正我们对学生的一些思想,认清学生的现状:⑴学生不是一张张的成绩单,不是一堆分 数,不是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而是活生生的人,是有自己独特心灵世界、有充分主体意识的、独具个性的人,是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⑵他们的心灵决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⑶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紧张的生活节奏,学生的青春期心理疾病也渐渐增多……

要转化一名后进生就必须首先分析了解后进生的成因;我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学习屡遭挫折;2、失去应有地位;3、难以抬起头来;4、爱好、特长受压抑;5、心理负荷超重。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转化“后进生”呢?“后进生”的形成与班级的不良环境和老师的教育以及家庭的影响是密切相关的。那么,转化“后进生”就必须从三方面入手:1、用老师的爱来感化学生;2、用同学的爱影响学生;3、用父母的爱唤醒学生。下面我们就这三方面进行讨论: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用心灵赢得心灵。

爱,是教育的前提;而且这种“爱”应该是真诚的。换句话说,教育者对“后进生”的爱,绝不应是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的自然流露。所以首先,我们要用心的引导他们去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帮助他们树立“我是一个有缺点的好人”的道德自信。其次,要注意平时的感情投入与积累。要善于在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聊天、一起嬉笑玩耍中自然而然地感受他们的心灵,同时,要尽力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再次,教师还应充分理解并尊重学生的一些独特的、奇妙的,甚至错误的想法,这并不是说教育者放弃自己的责任而一味迁就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在老师面前有一种人身安全感和思想自由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信任老师。最后教师应坚持“三不原则”,即:第一,不因学生犯错误而轻易请家长;第二,家访不告状;第三,家长会上不点名批评学生。

作为真诚的民主教育,用心灵赢得心灵,不只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教育本身。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后进生”的心灵,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2、造就班级和谐环境,用班级的爱影响学生。

良好的班集体是学生生活的乐园,是“后进生”性格得到矫正并不断进步的摇篮。心理学认为,人的情绪、情感或态度都是环境在个体身上的体现与反映。一般说来,一种环境或一些人如果能满足或符合我们的需要、观点与习惯,我们便会产生好感或积极的情绪,反之就会引起相反的情感。没有任何一种心理的内容不来源于外部现实,没有任何一种心理现象的产生不存在着客观的原因。因此,一个和谐的环境无疑有助于“后进生”的转化。

造就和谐的班级环境,班主任至少可以做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教育全班学生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真诚友好的人际关系;二是提倡并鼓励男女同学正当交往;三是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独特的长处,同时又看到其他同学的长处,从而使班上呈现人人自尊,同时又尊重别人的好风气;四是组织各种有益有趣的课余活动,调节学生的紧张学习生活,使他们有一种集体自豪感和精神充实感,避免长期单调枯燥的学习给学生造成焦虑烦躁、极度紧张等不良心境。

3、端正家长的教育观,用亲情唤醒学生。

在子女教育的问题上,相当一部分家长的认识是糊涂的。在教育子女问题上他们往往易冲动,一旦子女犯了错误,家长便不问原因,简单粗暴地训斥、打骂他们,这样的家庭教育,直接危害子女心灵的健康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叛逆的思想,甚至自暴自弃,最终成为“后进生”。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纠正某些家长的错误观念,让他们认识到教育孩子不是打骂就可以的,我们在教育的时候必须以爱为基础,引导家长多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用亲情唤醒“后进生”。

父母与子女的特殊关系,确定了他们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实践证明,学生家长的参与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之,对于“后进生”的教育,无论是从老师、班级还是家长的角度去教育都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以爱为基础。

猜你喜欢
体罚教育者后进生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工会博览(2023年1期)2023-02-11 11:57:46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8
难忘的体罚
美国教育体罚的渊源,现状与前景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创业家(2015年7期)2015-02-27 07:54:13
全球第25个儿童权利日:何时告别暴力和体罚
中国火炬(2014年12期)2014-07-25 10:38:07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
中国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 14:30:26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探索(2013年4期)2013-07-24 08:5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