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做心中有语文的教师

2015-05-30 10:53孙丽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大语文教学观课程体系

孙丽

摘要:从三个方面浅要分析了如何践行“做心中有语文的教师”,分别是:心中有语文课程体系、重视语文基本技能、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具体表现为不能割裂了课文在课程体系前后的联系、注重生活化的写作指导、通过读做到语文人文与工具的统一以及在“大语文”教学观的指导下构建的时效性课堂等。

关键词:“大语文”教学观 语文基本技能“语文”课程体系

语文课究竟应该如何上?“教课文”还是“教语文”?对此问题,很多语文教师虽然在整体上的认识是一致的,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手段可能不尽相同。我认为应该是“用课文来教语文”,关键是看我们如何转变。时至今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语文教师只有做到心中有语文,方能从容教课文。

一、高瞻远瞩,心中有“语文”课程体系

首先,教师在施教任何一篇课文之前都要高瞻远瞩,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课,它既是前四个单元训练重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复习和巩固,也是下一单元新的训练项目“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的铺垫。教学时应结合本单元训练目标“仔细品读、赏析课文,教会学生抓住人物的描写手法,如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能联系自己已有的生活實际,用心体会出教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根据课文特点,设计练习,利用文本渗透学生对表达方法的领悟与运用。基于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为:学习抓住“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及心理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内心的阅读方法。难点定为:借助父母对孩子不同的两种评价这个平台来领会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进一步体会孩子成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两种爱的声音。从这两点进行教学突破既符合学段要求,又抓住了文章的中心。

其次,生活皆语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观认为:“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生活中孕育着语文教学,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中时时处处皆学问。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生活教学资源,拓展教学渠道。春夏秋冬的景色,早晨上班上学的人流,购物的商场,家人的谈话,同学之间的嬉戏打闹……这一些都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手段、一种资源,如果我们语文教师能有一双独特的慧眼,将以上的种种引入我们的课堂,引入我们的母语教学,我相信这样的课堂一定是活色生香的课堂、一定是精彩纷呈的课堂、一定是学生们魂牵梦萦的课堂。记得一次语文课堂上,我们正赏析课文,不知何时进来一只比麻雀稍大的鸟儿。它惊慌失措的乱飞,孩子们的头、眼睛则跟着鸟儿乱转。稍有心理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个时候如果教师再根据原有的计划上课,再要求孩子听课,那简直是不可能做到的。于是,我干脆停止了上课,并且快速要求孩子们仔细观察鸟儿的神态、飞翔的动作甚至想象此时鸟儿的心理以及其他同学的表情、神态、语言等,要求同学们以“鸟儿飞进教室之后”写一篇观察日记。几分钟之后,鸟儿找到了教师的出口,解放般的飞了出去。第二天孩子们把日记交了上来,通过批阅,我发现孩子们写的的确是妙笔生花,孩子们把他们所见所听所想写进了作文,虽然他们的文笔稚嫩,但文章内的生活气息却是扑面而来。

二、以读悟情,重视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新课程标准也强调,阅读课文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能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中去,用心体会、课本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从而进一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稍微有点语文常识的人都知道,阅读不光是人文教育,它更是训练语文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必须要注重词汇量的积累、注重语言的运用,注重阅读转化成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 从而给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在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使用了“运用词语概括全文”和“分角色朗读训练”方法理解课文。首先引导学生以词串文,学生运用表现作者情绪变化的关键词语概括主要内容,从整体入手,感知课文内容,一方面来锻炼了概括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在运用这些词语时也深刻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变化,加深了对文本的感悟。其次,我在教学中还调动学生的情感感悟和基本知识的积累,注重调动学生的朗读激情,让学生在有感情的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感情,升华文章的主旨。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呢?这就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片段”分析体会表达方法,以读悟情。然后再给学生创设情境,引导他们运用“神态、动作、语言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行写法的模仿训练。例如:想象一下此情此景下人物的心情及神态、动作、语言等表现,仿照本课的句式,把句子说生动。(1)听到这个好消息,我……(2)看到桌子上的生日蛋糕,我……(3)等了半天,车也不来,我……这些环节的表达训练,使课文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做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三、转变观念,树立“大语文”观的教学理念

要改变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把语文课向教材之外延伸,就必须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讲解模式。灌输式的讲解教学,你讲的,大部分学生都会忘掉,但学生自己去读、去体会、去消化吸收的却不容易忘记。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树立“大语文”观的教学理念,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联系实际,整合教材,按学生生活实际设计问题,积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材是以主题单元为单位进行选课编排的,在施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之前,我适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配套的小学生语文自读课本相关主题单元,让学生先阅读这个主题单元,然后自己选出感触较深或比较喜欢的文章和片段做好批注,在阅读课上自由交流,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性评价。这样的自主阅读,合作交流都为新课的实施做好了铺垫。

课上,一方面,我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同时,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等,如:结合情境说一说“腼腆”是什么意思?从“得意扬扬”你又看出了什么?我们猜猜小巴迪此时此刻在想些什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学完课文后,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口语交流:“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爱,它如阳光照耀我们的心灵。尤其是父母亲之爱,更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同学们一定有被他们鼓励、批评、赞美、斥责,甚至打骂的事情,你能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真实故事吗?当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学了这课后有什么启发?讲一讲你现在的理解!通过学生的精彩发言,我发现学生真正体会到了:鼓励也好,警告也罢,那都是父母对孩子浓浓的爱。

总之,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运用新的理论武装自己,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教学,不断反思,不断进步,不断成长,做一名心中有语文的教师,做一名关注学生需求的教师,做一名善于反思提升的教师,定会是一名在幸福中成长的教师!

猜你喜欢
大语文教学观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利用小农场 开展大语文
“大语文”观下如何实施综合性学习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及其简评
诗心语文的“田园嬉乐”教学观
探析高中语文“实用说”教学观对学生的濡润
“大语文”视野下的阅读培养方式探究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