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珍
摘要:首先审美教育是人文素质培养重要的目的,所谓审美就是根据不同的社会背景,按照一定时期人们的什么观念以及理想,有选择性的利用一些媒介来启发受教育的学生审美经验,人文素养的培养的一项目标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还有也是要培养人与人以及与社会、自然直接的关系的处理,教导学生能够很好的解决自身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当中也强调要注重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所以在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接触社会学习东西的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 审美教育 人文素养
语文这门学科是非常具有人文色彩的比较基础性的学科,而且人文培养的一项目标就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审美和教育相统一的一项特殊性的活动,在新课标背景下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人文素养的培养以及审美教育的提高越是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在小学阶段给孩子渗透美育,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性人才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受传统的语文教学形式影响,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处在应试教育阶段,因此美育教育长期以来被人们忽视,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美育的发展受到牵制。
一、小学阶段审美教育和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因为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是非常快的,特别是在这个时期小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发展都很迅速,紧紧抓住这个时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灌输各种各样教育内容,不仅帮助他们在逻辑思维方面的提升,还可以解答这个阶段他们对自己这个多姿多彩的社会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是他们在认知方面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其次,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是非常具有协调性,因为没有青少年时期的动荡性,比如说小学生品德方面的发展,在这个阶段道德的发育是人的一生当中最为适当的时期,他们具体非常协调的外在和心里,并因此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作风,但随着他们的长大到的冬季的变化,他们的言与行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自律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良好品行的最佳时期。
最后利用小学生纯洁的心里,他们的心里发展具有开放性和可塑性,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内心世界比较简单,他们做事方式比较坦率,纯洁,他们不会掩饰自己的个性,具有非常明显的开放性,比如说他们比较情绪化,任何事情都可能引起他们情绪的波动,因此这个阶段老师是最容易了解学生心里活动的最好时期。还有因为这个时期的特殊性,学生的见识有限,思维方式以及个人脾性都是不确定的,因此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都还没有定型,而且这个时期又是接受实物的最佳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作风都可以通过外界影响发生改变定型。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以及在小学语文中美育的教育是很好的时机。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审美教育和人文素养培养
1.人文素养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一个人的人文素养的好坏是这个人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准,是社会人文素养一个基本要求,是衡量一个民族和社会文明的标准和标志。假如说社会文明的进步和人文素养相违背,则我们的社会发展、经济水平的发展都将会受到影响,甚至有可能造成社会的灭亡,在很早的时候我国就重点提出了有关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从小学阶段抓起,用人文文化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民族主义精神,实现民族梦。在我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中,积淀着很多名人传下来的人文素养,我们可以借助古典知识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比如说,让学生学习古文、古诗,理解其中的思想境界,让学生切实体会其中的含韵,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不断渗透这些故事稳重的涵养,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很好的办法手段,古诗文是我国很多年来积淀下来的社会文化、人类和民族的精华,其中的韵律可以给人带来振奋以及情感,通过朗诵等各种形式让学生真正的学到诗中带来的精神升华,达到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我们必须抓住小学生心理的特殊阶段抓住时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其中的精髓,感受到带来的利益,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成为有较高的语文能力,高素质,良好的道德情操,以及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魅力。
2.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审美教育的渗透
在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中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在形式或者内容方面都渗透着美。比如说,里面用着优美的语言文字、让人容易遐想的画面等等这些都蕴涵着美,这样有助于传承我们民族文化;生动的画面容易引起学生注意,有助于学习和教学;这样避免形式内容刻板;在色彩上运用颜色的特点引起人的心理波动,有助于学生思考。我们要注重语文教学过程中审美教育的优越性,而且在课堂上尽量展现其优越性。语文的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任务,还是完成新课标的要求。在新课标下,语文教育课程要求教师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审美教育是人文素养的一项重要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教材中的美,关心学生心里变化,调动学生审美情感,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开展审美教育,使学生自觉的感知美,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这有助于创造全面性人才,培养学生审美特性它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一线教师要注重教学的创新,和教学质量,通过运用现代技术多媒体,展现图片,美化的板书,由抽象变具体,在学习诗文过程中,展现山水,诗人优美的气质,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风光,山水的秀丽,如果再以音乐做伴,学生就如身临其境般,带领学生朗读,节奏鲜明,帮助学生从抽象的诗歌中,体会到里面含有的情感,同时我们教师还有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会倾听,深刻体会学生主体的理念,在教学中,抓住作者的思想情感,结合诗中的描述,启发学生自由想象,让学生自发的进入到学习当中去,因此,审美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给学生腾出想象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由于教学本身的特性,教学的艺术,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不仅仅的是要关注传授知识的能力,还要培养鼓舞、激励学生。只有我们教师自身能够真正的体会到在现在这个社会人文素养和审美的重要性,就可以将我们的思想和精神传授给学生,如今,如果不懂美、不追求美以及没有很好的素质就真的可以说是我们从气质上就输掉了一大截,所以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特别关注美育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和灌输,使得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审美观,因此我们必须将美育和人文素养放到我们素质教育的日程上来,真正人学生理解美,欣赏美、保证自身素质,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为我们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2]蒋孔阳,朱立元.美学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张德勤.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J].小学教学研究,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