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校文化建设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作用

2015-05-30 00:13孔德滕史雯
俪人·教师版 2015年17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环境学校

孔德滕 史雯

【摘要】目前,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非常艰巨而又充满挑战性的工作,对于学生的管理要从哪些方面、从哪些角度入手,这是需要探索的话题。然而,学生每天生活学习的环境是他们每天接触的,对学生的影响是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如何能够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如何改善学校现有的资源是我国高校文化建设中亟需重视的问题之一。本文意在重视挖掘学校文化,将学校文化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融入进去,培养具有深厚底蕴、国际视野的人才。

学校是一个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教育的组织机构,尤其是高校,肩负着传授和发展文化知识的重任。在高校学生管理中,传到、授业、解惑是教育的一部分。学生修身、修心、修正人之本、修正己之念,内外兼修更为重要。学校内外整体的文化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学校文化建设的指向直接引导学生行为习惯的方向。所以,学校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创造一种成长的氛围,构建发展的环境。对于艺术高校来说,学生思维比较独立活跃,行为更为开放,良好的健康学校文化尤为重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文化的建设是一种历史现象,具有其鲜明的阶级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环境下,创设的文化意韵也不同,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我们现在所领略到的文化是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丰富宝库。在这个文化大爆炸的时代,高校承载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因此,学校文化重在于建设、在于传播、在于孕育、在于熏陶。它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将这三方面进行全面的、协调的、统一的发展,才能为学校建立起完整的统一的文化环境。

学校文化建设之精神文化建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理念文化建设,构建一套完整的主题灵魂,以一个统一的灵魂来引领学校的各项活动,也就是学校核心主题的构建。在每所学校里,都有着自己的文化底蕴,通过校园主题文化的构建,来统一学校整体的脉络及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行为思想,这也是整个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更高层次的学校文化的构建。主题文化的构建,反映着学校自建校以来积淀下来的,经过几代师生共同努力积累起来的思想意识。学校的一训三风(即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学校共同愿景、教师誓词、学生誓词等方面。它是属于学校师生员工共同认可的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生活习惯和规范体系。

学校文化建设之物质文化建设,即环境文化建设,每所学校里的亭台楼阁、校门、文化场馆、雕塑壁画等都属于学校环境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因素。高校中环境文化建设是一种外显的文化,是直观的、可见的物质性文化的彰显,好的环境文化建設具有统一的目标,能够对学校师生进行引导,使教师及学生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师生陶冶情操,对学校师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环境文化建设彰显着学校灵魂主题,其中宿舍文化、走廊文化、教室文化、文化场馆、文化广场、文化地标等要以学校核心主题为基础,构成一套完整的、统一的环境文化系统,让校园成为一个文化之园,一步一景,一步一文化,学生徜徉在校园,犹如行走在文化之林,随时随地的受到文化的洗礼。

学校文化建设之制度文化建设,即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需要长年累月的约束自我,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在校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说明好的行为习惯要有好的制度文化、好的环境文化进行引导。学校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制度的形成,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目前,现在处于科技发达、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在高校中,学生受到形形色色的文化围绕。那么,问题就自然出现了,学生处于思维活跃,冲动的年龄阶段,如何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独立自己的思想,能够明智的选择自己的道路,因此学校的文化环境则起到很大的作用。学校的系列的理念系统则体现出了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也是学校遵循的规则。

各大高校现在多以制度、规则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虽然我们都会以制度来管理学生,来约束学生,以硬性的实施为主,以惩罚为中心,而不能从根本解决学生的行为规范,习惯的养成。然而,我们在管理过程中,融入人文的关怀,将管理的形式,摆脱“不准”“禁止”“不得”等命令的形式,充斥在学生身边的则是“应该”“要怎样”“什么是正确的”等引导词语,重视学生的社会性,文化性,情感性的培养。学校文化建设则是在无形中对学生说“应该”,在无形中进行引导,以更直观的形式,更直白的道理,更浅显的制度来告诫学生,要学什么,要做什么。

现在高校大学生多是90后、95后,从他们生活的环境来看,可以说是衣食无忧,生活条件大多富裕,较多为独生子女,自小娇生惯养。那么,从他们安逸的环境走到独立的大学阶段,处处受到约束,要按照学校规则进行活动,往往会将家中的习惯带到学校。如何让学生在环境中角色进行转换,尽快适应环境,融入环境,这就要求学校在文化建设中,元素的多样性,活动性。通过开展丰富的主题活动,从主题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学校的内在精神、灵魂、魅力、逐步融入成为学校中的一员,并发挥自己的作用。

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着很多的难题,学生管理重在树人、立人。树什么样的人,立怎样的人,这就需要看学校拥有什么样的文化。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来培养学生的进取的观念,自我成长的观念。就像清华大学秉承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精神,明确了清华大学培养学生的方针策略。然而,学生也在校园中感受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内涵,逐步地将自强、厚德的观念融入到学生内心,就会在行为及习惯中体现出来。观念的培养则需要环境的引导,如果没有适应环境引导也无法形成良好的观念。同时,高校培养人才,最终是输送到社会,成为社会人,大学养成什么样的习惯也直接带到了社会中。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不只是靠规则进行约束,设想到在洁白纯洁的地方,还有谁会忍心破坏他、污染他?那么,校园作为一个学生生活还学习的地方,悠着很浓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习惯体系,那么还有谁还会去破坏这些规则。

最后,高等学校作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她的一草一木都是影响着学生的,学管人员是大学生的监督、引导的工作者,学管人员如何去引导学生、如何助学生成长。那么就需要借助学校的文化底蕴,学校的文化建设,从理念系统、环境文化、行为习惯等方面着手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因此,学校文化建设不只是单纯的学校装饰装修建设,而从根本、从每一个细节来影响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够骄傲的成为学校一部分。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环境学校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