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高中美术鉴赏中如何注入“人文素养“教育

2015-05-30 20:44郑亮
俪人·教师版 2015年18期
关键词:美术鉴赏人文素养高中

郑亮

【摘要】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美术课程标准》最值得肯定的,也是最有意义的就是确定了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人文性。这将使我们帮助学生通过美术的学习更好地汲取不同时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也有助于学生通过美术表达自己的人文精神的理解。通过美术教育,我们可以有效地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人文意识。所以,在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营造这种“人文素养”情景。

【关键词】高中 美术鉴赏 人文素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大教育观念的确立,我们教师应该认识到在美术专业教学中渗透具有时代特点并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文教育,必将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情感支持,对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健康高尚人格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大的意义。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美术教师,更应担负起教育的重任,既教书更要育人。

一、以教师为本,提高人文意识。

美术教师在现代教学中除了本身要有精良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女里通过各方面的学习形成和大战自己的人文意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如果美术教师不具备人文艺术和人文素养。就不可能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一个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学生对他尊重程度的界尺,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通过教师的人格力量使学生对学科产生尊重的态度,从而产生学习的愿望,应该是我们实施教育手段的一个策略。

二、以课堂为本,渗透人文教育。

1、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审美表达能力,注重学生的人文培养。

《课程标准》认为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是“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是在作品不同层次的信息意义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在不同指向的“解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描述也好,分析、解释和评价也好,总是建立在表述的基础上。多年的高中美术教学经历中,我发现学生普遍表达能力偏低。所以在教学中,在把握美术的学科本位同时,我致力于注重学生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大到鉴赏作品的语言,小到画面画法的表述,我一直强调要自由、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学生在评价一些作品的风格的时候,总会用个“简单”一词,我让他们和“简练”“简约”比较后再定,他们很快就领悟了;讲雕塑的时候,我先告诉他们雕、刻、塑、铸、焊是雕塑的基本技法,然后让他们从汉字的形、声去感受“雕”和“塑”的异同;见到四格漫画的时候,除了画本身的知识以外,我还会让学生观察作品,让他们练习影视作品的叙述技巧去思考。

2、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美术课堂的活动,不仅仅是手、眼、嘴的活动,动脑才是最重要的,不是闹哄哄后,没有任何的收获,我宁愿看到学生鸦雀无声的凝思苦想,也不愿意他们在老师安排好的活动里面学习。课堂需要老师互动,需要参与。重要的是动脑的活动,是脑的参与。应该让学生明白,学习本身就是花力气的事情,关键是既然花了力气,就要思考如何学出乐趣,坚持不懈、学有所成。

3、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自评能力,促进学生的人文思考。

评价是教师的智慧,需要教师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而启发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评价方式,启发学生自评,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引导他们发散往更广的层面去思考。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解决更多的问题。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思辨能力,不再是幼儿园的学童只接受哄。如果一味的表扬和轻易的肯定,只会令他们思维懒惰,而怀疑、否定、批评才能引导他们往更深层面去思考,这就是“不悱不发”了。也只有怀疑、否定、批评才更容易引发对话,师生才能达到真正的平等互动。让学生不断的去想办法批评、怀疑、否定。他们就是已经在积极思考了,并自己找到答案。

三、以学生为本,体现人文关怀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强调教学目标在于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指导如何学习的、有独立的人格特征而又从充分发展的人。强调学生个体与创造性的发展,因此,教育要从选择课程内同、设计课程、组织课程三方面体现人文关怀。

1、从学生个性心理出发选择课程内容,满足各种学生的学习需要。

“兴趣比天才更重要。”学生对满足自己的需要,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常常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并形成进一步探究的欲望,美术学科作为人文学科,在鉴赏课上要充分体现人文情怀,内容选择亦应要适应全体学生的发展,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从学生认知细腻出发设计课程内容,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

教学设计要为学生的自由活动留有余地,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程,在空间设计上,注重开放性、延续性;在时间设计上,注意有弹性,少讲多练,为学生的自学和思考留有足够的空间,方法设计上,注意以教法促进学法,教会学生学的方法和策略。内容设计上要循序渐进,以旧知促新的知识,让学生能够自主吸收,自主建構。

3、从学生主体地位出发,组织课程内容,促进学生主体意思形成。

课堂学习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知识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交往对话生成的,在对话中,师生双方都平等、真诚的交往,而向对方提供肯定或者否定的会引起对方的和自己的思考。这一主张,教师在美术鉴赏中,要充分地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自主地对美术作品的观察、理解、思考、分析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交流、比较、操作、尝试甚至争论,在平等对话和交流中,启迪学生。

(1)课前调查,充分尊重学生的建议。

通过谈话、问卷调查学习需要、为准备课堂教学打好基础,并培养学生民主和谐、善于思考、尊重他人的人文素养。

(2)巧设问题,促进师生和谐交流。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一种技能,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用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3)创设开放换进,引导学生能够主动学习。

开放性的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读课本、讲见解、议论难题等方式创设开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以上每个要点之间互为关联甚至互为条件,在教学中同时体现。这是以学生为主体,侧重于教师的专业认识和人文素养所作的思考和主张。以终身教育的思想取代知识,将育人的目标放在首位并与知识目标更好地结合起来。

美术欣赏中审美能力的培养与人文素养的培养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能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自觉地与美术为伴,以真、善、美的生活为追求。让美术在培养高素质人才、创造高品质生活与和谐、健康的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吧!

猜你喜欢
美术鉴赏人文素养高中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师生互动的探究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中国现当代绘画鉴赏对高中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