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圆的周长”公开课所引发的思考

2015-05-30 08:14薛宣华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16期
关键词:多位数试探周长

薛宣华

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着大量低效运作的现象,教师不能在预设和生成之间求得平衡,或者“预设味”过重,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或者一切以学生为重,课堂过分围着学生打转,淡化了教学的内容、目标,教学的随意性很大. 而笔者认为,追求互动生成的数学课堂已成为教师教学的追求,数学课堂教学是由许多灵动的生命体组成的动态过程. 下面以“圆的周长”公开课片段为例,对课堂教学的“预设”在实施时遭遇“意外”教师该怎么办的问题而引发笔者的思考.

一、“圆的周长”公开课片段描述

师:圆周长与什么有关?

生:(各自发表意见,最后统一认识,圆直径与圆周长的关系很密切. )

师:我们来研究圆周长与圆直径有什么关系?由老师提供圆的模型. 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先讨论一下,你们计划怎样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

生:四人小组讨论测量计划.

师:讨论好的小组上来领圆的模型. (课件显示下面的空白表)

生:进行测量.

师:请各小组派代表把测量结果告诉大家.

生汇报测量结果,师记录:

师:观察同学们的测量数据,思考圆周长和圆直径有什么关系?

生①:圆周长是圆直径的3倍以上. (教师微笑着点头)

生②:圆周长是圆直径的3.14倍. (教师点头,但显得有些尴尬)

生③:圆周长是圆直径的3~4倍. (教师再次微笑着点头)

师:数学家经过许多次的实验发现,任何一个圆的周长都是它自己直径的3倍多一点,而且测量得越科学这个倍数就越精确,我国很早就计算出圆周长是圆直径的3.1415926倍.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有两个细节,细节①:某小组测量圆周长,得到的数据是6.28 cm. 细节②:在“观察测量数据,思考圆周长和圆直径有什么关系?”时,生②回答“圆周长是圆直径的3.14倍”.

细节①,学生用尺测量圆周长时,以厘米为单位能精确到百分位吗?且百分位上的数恰好是8,使圆周长与圆直径的倍数暗合了π的近似值3.14. 如果圆周长6.28厘米是用3.14×2倒导出来的,那学生就没有经历测量数据的数学过程,而且教师还默许了学生对数学探究活动弄虚作假的态度;细节②,里面蕴含着从特殊到一般的不完全归纳的数学思想,学生②就不可能感悟到这一数学思想.

以上这样的情境我们很多教师或许都曾经历过. 自己“精心”预设的教学过程,有些同学却“不屑一顾”,而且非常自豪、迫不及待地表达出了最终结果. 遭遇这样的意外,使我们的教师有些措手不及,一般都会采用“忽略”“继续”的办法. 之所以采用“忽略”“继续”的办法,我想原因有三:第一,学生测量的数据和回答的答案是3.14,并没有明显的错误,只是它太“完美”、太“准确”,令人有些难以相信,所以可以忽略. 第二,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于不了解π的同学,需继续学习,使他们对π的产生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所以要继续. 第三,面对课堂上突发的意外,当没有好的策略,而且想尽力完成预设的教学计划(自己精心预设的教学计划不能完成,总是舍不得),所以也只能采用“忽略”“继续”的办法. 教师充分准备、精心预设的教学过程在实施时被学生“破坏”或“打乱”是在所难免的,而且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这种现象有可能会越来越多. 一方面,新课程改革倡导师生平等、教学民主,要给学生创造充分发挥和施展的空间,这使得教学过程更加开放,更具有不可预测性;另一方面,我们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丰富,家长对子女的培养更加重视. 我们学生到底掌握了哪些知识,到了哪个思维水平,教师很难准确地预见到.

虽然课堂上的“意外”很难预见,但倘若发生了,又必须很好地解决,那当我们的“预设”在课堂上遭遇“意外”时该怎么办呢?

二、面对思考作出的选择

“意外”发生前预设试探. 在“意外”发生前预设试探性的内容,准确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既可以将“意外”消灭在萌芽状态,又可以及早思考利用“意外”的策略.

(1)试探的方式. ①提问试探:用开放性的问题,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②谈话试探:通过轻松、真诚的师生谈话,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已知情况. ③活动试探:用数学活动,了解学生真实的数学水平.

(2)试探的目的. 试探的目的主要有三个:①试探学生对学习内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②试探学生对学习内容已知的水平;③试探全班学生对学习内容已知水平的分布情况.

(3)试探的实例.

①实例A——提问试探,了解相关知识:“圆的周长”在引入阶段设问. 同学们对圆的周长有那些了解?还想知道些什么?通过前一个问题的提问,对于文首“圆的周长”教学片段中出现的意外就能提前探测到,那些对圆周率π有所了解的学生肯定会在这儿表现出来.

②实例B——活动试探,了解分布情况:“多位数的读法”导入阶段

师:请同学想好一个比一万大的数.

学生想.

师:请把你想好的数写到黑板上来.

许多学生上来写.

师:黑板上有哪些不是比一万大的数,我们把它们擦去.

擦去小于等于一万的数(包括大写的数).

师:请大家读读看,你认为能读的就上来读给大家听.

学生读.

师:说说你是怎么读的?

学生介绍读法.

通过全班学生自由地写多位数和读多位数的活动,了解全班学生在多位数读法方面各层次的分布情况,使下面的教学能有针对性地展开.

猜你喜欢
多位数试探周长
多位数的组合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静守百年:试探西贝意象
试探着向硅谷伸出触角
西游新记9
巧算周长
如何写好多位数
试探《鬼谷子》军事思想
周长小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