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丽
摘要:当师范生出现就业的困境时,将促使一部分师范生走向自主创业的道路,但针对他们创业意识不强、创业心理品质较差、创业能力较弱、创业知识欠缺的问题,高校加强师范生的创业教育就尤为重要,这就要求高校改变针对师范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创造机会,帮助师范生寻找更多的出路。
关键词:高校;师范生;创业教育;重要性;对策
2000年9月23日,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签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0号),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同年12月,教育部召开了“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工作。教师资格的认定、中小学教师的来源渠道拓宽了,打破了基础与中等教育系统由师范生就业垄断的格局,社会在职人员和非师范生纷纷“抢占”教师岗位,这对完成专业学习的师范生的就业构成很大的冲击,师范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这就促使一部分师范生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但没接受过创业培训的师范生却表现出创业意识不强、创业心理品质较差、创业能力较弱、创业知识欠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对师范生开展创业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创业教育不仅能将学生从传统的就业观念中解放出来,增强师范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师范生的创业心理素质,增强师范生的创业能力,用创业这种方式来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还能开拓学生的眼界,提高个人素质,使他们在踏入社会之后更加游刃有余,创造自己的价值。
一、师范生创业素质缺失的现状
1.创业意识不强
对于师范生来说,找一份安稳的工作是他们当年报考师范专业的动机之一,然而,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其中一些人无法如愿加入教师这个行列,部分学生只能选择自主创业,但他们却存在着创业意识不强、创业欲望不强烈的问题,在“就业不如创业”的呼声下,举棋不定,患得患失。
2.创业心理品质较差
创业是需要投资的,投资就意味着有风险,但多数师范生担心失败,冒险精神较差,在面对困难处境和遭遇挫折时,缺乏较强的独立、坚韧与承受力,有时在机遇面前显得犹豫不决。
3.创业能力较弱
创业能力是以智力活动为核心的,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创造性,虽然师范生的专业技能熟练,但师范生在市场机会识别、市场调查、商业策划力、创业融资力、创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较弱,在决策出现问题时,他们往往表现得不知所措。
4.创业知识欠缺
师范生所接受的是专业知识的学习,他们很少接受创业知识的学习,所以创业方面的综合性知识薄弱。在面对自主创业时,往往会表现出不知道怎样开展工作,不清楚从哪里人手的情况,经常走弯路,对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把握也不是很精准。
二、加强师范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1.严峻的就业形势迫使高校强化师范生的创业教育
从近几年发展的趋势来看,师范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首先,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高校培养模式,允许符合条件的社会公众和非师范生申报教师资格,从事教育行业,这使教育行业的师资曰趋饱和。其次,国家“特岗教师”这一特殊政策的实施,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这对师范生的就业也带来很大的挑战。由于高校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和影响,对师范生的创业技能和主动精神的培养和其他专业相比,有着明显的不足,师范生的就业领域和发展方向受到很大的约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师范类毕业生的从业分布基本是教育、公务员、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公职领域,在公司、企业、工厂等经济领域只占1%左右,成为企业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师范生的创业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心理和创业实践经验,能够在未来的求职就业中自主创业,缓解就业压力。
2.教育领域发展趋势需要高校加强师范生的创业教育
在教育领域,我国主要的矛盾是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对教育更多更高的需求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教育矛盾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的多样性。未来教育领域工作岗位将越来越脱离传统的模式和要求,更多潜在的或前人未涉足的新型岗位或领域会不断涌现,而这种新型的教育岗位或领域必须由具有专业师范技能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来开拓。高校的师范生想要抓住这个事业发展的机遇,必然要求高校加强创业教育,增强创业意识,培养创业技能,增加创业知识。
三、加强师范生创业教育的对策
1.转变创业理念,增强创业意识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观念真正转变,行动起来才能自觉和迅速。高校要做好创业教育,首先得帮助师范生转变对创业的认知观念,引导师范生树立正确的创业理念,积极创业是人生职业规划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只有主动把握才能赢得先机。创业是最能检测一个人在面对现实问题时是否具有判断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标尺,创业更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实现其自我价值。
2.加强创业心理,提高心理素质
对于创业,要捕捉商机,选择投资方向,这都需要创业者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也需要有过人的胆识和敢于冒险的精神。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挫折,承受来自家人、朋友和社会的压力,因此对于依赖性较强、自主性较差、忍耐力较弱的师范生来说,加强他们的心理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3.强化创业实践,培养创业能力
高校要树立“大创业教育”的观念,对师范生的创业教育实行全员化、全程化。对师范生的创业教育不能拘泥于课上的知识灌输,还要锻炼学生创业能力,这需要老师的指导,更需要学生自己亲身的实践。高校可以将创业实践与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结合起来,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实践活动,如校企面对面讲座、假期实践等。师范生应当积极参加创业实践活动,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除参加相关创业大赛及学校举办的创业实践活动外,还可以进入公司、企业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观察社会,不断提高自身的创业实践能力。很多创业成功的大学生均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大学生应当在把握自身学习的情况下多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自身的社会知识,增强自身的创业实践能力。
4.设置合理课程,丰富创业知识
从师范生入学起就开始加强他们的创业教育与引导,培养他们的创业热情和“自主创业、自我发展”的创业意识,从大一开始就进行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让他们明确自己的创业规划。在课程设置上,应摒弃传统的单向、一元化培养模式,积极营造多向、多元化的培养模式。调整课程设置,充实课程内容,注重技能教育和能力培养协调,着眼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做到文理渗透,扩大选修课比例,让师范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财经知识、金融知识、公关知识、管理知识、营销知识、税务知识和法律知识等,使学生达到“一专多能”,既有从师的技能、方法,又掌握从事其他职业的本领,让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的机会。
5.搭建创业平台,增加创业机会
高校借助自身教育平台,利用政府、商家提供的资金,建立自己的创业基地,实行“院领导、主管教师、创业小组负责人”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鼓励师范生申请创业项目,并予以资助和扶持,带领学生进行项目研发,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创办、经营企业或公司,从事商务活动、技术发明、成果转让、技术服务等,实现产、学、研为一体的办学模式,师范生通过老师指导和自身能力找到创业项目,实现创业。
总之,曾经就业较有保障的师范生,如今也打破了“铁饭碗”。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观念在改变,师范生也不例外,无论是社会现实,还是自身的爱好,投资创业已然可以成就个人梦想。在“与其给他人打工,不如自己创业”的口号下,更多的师范生也加入自主创业的行列,这就要求他们在大学里,不仅要学到高深的知识技能,还要学会生存的本领,加强师范生的创业教育也成了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