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东
一、当前中小学师生关系不和谐的现状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基础和前提,但当前的中小学师生关系却出现了不和谐甚至恶化的现象。
近几年,我国中小学因师生关系不融洽、不和谐而引发的案件屡屡发生,它已向社会敲响了警钟。2009年3月20日,广东东莞一中学体育老师斥责学生跑步偷懒,遭顶嘴后脚踢学生致死。同年底,小学五年级一学生何某在自尽之前给其姑姑留下的一封简短的信中写道:“我知道逃学不对,但我是因为老师打我才逃学的。” 《华西都市报》2010年4月26日报道:广东省陆丰市甲子镇甲子第一中学,因制止考试中不守纪律的学生,该校一范姓语文教师被数名学生和家长群殴导致昏迷,左眼几近失明,身体软组织严重挫伤。这些案件、这些数据足以唤起社会对当前师生关系的重视。
二、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原因分析
1.社会原因
自古以来,师道尊严在我国这块大地上根深蒂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普遍认为教师高于学生一等。不关注学生的个性和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束缚、压抑了学生的自由和发展,最终导致学生的自主性行为转化为逆反性行为。另外,随着信息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对教师的崇拜程度大大降低,学生对学校的依赖性大大弱化,这也造成教师和学校对于学生及家长的神圣感大幅度贬值。
2.家庭原因
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习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很少受到委屈或挫折,这便造成他们性格执拗、倔强,感情脆弱、承受力低,合作意识差,关爱尊重他人意识淡薄等问题。加之家长对孩子言行中暴露出的问题教育不力,这些无疑会造成学生对教师的理解度、关爱度、合作度降低。
3.教师原因
“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对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当前我国对于如何更有效地考核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如何衡量教师的师德,显然没有真正科学有效的标准和依据。基于此,一些机会主义倾向者便没有把自己主要的时间精力用于备课、上课或帮助、关爱学生上,没有和学生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而是把这些时间精力用于谋取个人私利。“师德下滑”无疑会恶化师生之间的关系。
4.学生原因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身心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还没有真正形成的情况下,对老师处事的原则、方式、方法等缺乏应有的理解。所以,学生们往往难以有效克制自己的言谈举止。上课说话、抄袭作业、捉弄同学等不良现象难以避免。这当然也就会遭到老师的批评和训责,由于青少年时期逆反心理作怪,师生之间的关系难免进入“不和谐”的怪圈。
三、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的对策建议
1.加强师德建设
加强师德教风建设是建构师生和谐关系的内在动力。把师德教育和教风建设寓于教师的业务培养与培训之中,不仅要有组织地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和自身素养,而且还要不断完善师德教风的年度考核工作,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奖惩机制,对教师的德行进行严格的监督和评价,确保每一个教师的善行都能得到应有的奖励,每一个教师的恶举都能受到应有的处罚。从师德管理上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自觉做到以良好的师德风范感染学生,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教育学生,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校通过为教师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平台,推动教师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教育教学和沟通的技能水平,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从而增进师生之间和谐与互动。
2.提高学生交往能力和自制力
一是家庭要改变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要为他们自身性格的塑造,交往、处事能力的提高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空间;要使他们学会适应社会,学会关心、体谅和理解他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师生观,增强自身的自制力。
二是针对学生逆反的心理规律,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咨询机构,开设必要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课程。通过这种方式,搭建起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建立起彼此之间情感交流的纽 带;最终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作者单位:山东省单县第五中学)